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

(感謝東海隱鶴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蘇天成帶領江寧營進攻草原,而且要求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配合,按說是擊中了皇太極的痛處,不管怎麼說,皇太極都不能夠失去蒙古部落的支持,而且皇后就是科爾沁草原部落的人,逝去的宸妃海蘭珠,同樣是科爾沁草原部落的人,還有皇太極的莊妃大玉兒,同樣是科爾沁部落的人,海蘭珠和大玉兒本就是親姐妹。

可皇太極並非是那麼着急,這裡面也是有原因的,草原部落習慣遊牧,居所不是特別的固定,這一點與關內不同,這樣的情況下,不是很熟悉草原部落的情況,很難鎖定部落的位置,而且草原上的環境,與關內是完全不一樣的,氣候惡劣不說,罕見人煙,草原上的黑風暴,也是很致命的,弄得不好,千軍萬馬都有可能被吞沒。

皇太極清楚,蘇天成善於用兵,而且江寧營所轄的炮兵營和神機營,非常的厲害,但蘇天成作戰,基本都是在關內和遼東,包括復州和宣州等地,主要還是攻城拔寨,至於說在草原作戰,恐怕就沒有那麼犀利了。

皇太極也不會輕視蘇天成和江寧營,畢竟江寧營的呵呵戰果是擺在那裡的,正紅旗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戰役,不是一般部隊能夠創造出來的。

豪格離開瀋陽的時候,皇太極秘密叮囑了。若是科爾沁部落和察哈爾部落做好了準備,就不要守株待兔了。可暫時不去協助插漢部落以及喀爾喀部落,要求插漢部落和喀爾喀部落積極應戰,保存實力,不要和江寧營展開正面的對抗,利用對草原地形的熟悉,與江寧營周旋,大軍直插河套地區,端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老巢。這兩個部落的軍士都出去征伐了,部落駐地一定是非常空虛的,趁着這個時候,展開突襲,取得了勝利之後,基本可以摧毀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軍士的信心。

范文程提供的情報,基本確定了江寧營的行動軌跡。從義州方向出發,進入到草原,大清國的將士已經撤離了義州,這個時候,皇太極的重點心思,已經放在了草原部落如何迎戰的方面了。皇太極可以斷定,這次江寧營征伐蒙古草原,親自領軍的一定是蘇天成,因爲征伐草原部落的戰鬥太過於重要了。

大軍進入草原之後,眼前的一切都發生了改變。茫茫的草原與沙漠成爲了主要景色,藍天白雲之下。本來是一副愜意的景色,可惜如今是冬季,正是一年之中最爲嚴寒的時候,草原上到處都是積雪,氣溫都是在零度以下,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凍傷,這也令蘇天成小心了很多,大軍行進的速度並不是很快。

大軍選擇的集結地點,在距離長城不遠的豐鎮。

豐鎮是一個很小的集鎮,和關內的集鎮比較起來,這裡不能夠算作是集鎮,因爲在長城之外,時常遭受到蒙古部落的侵襲,這裡生活的人很少,到了冬季,幾乎是看不到什麼人的。

爲了防止大軍行程的泄露,大軍抵達豐鎮之後,馬上控制了這個地方,蘇天成非常的謹慎,豐鎮雖小,但位置很重要,有些時候,這裡也是蒙古部落與大同邊軍交易的地方,儘管這種交易是極其秘密的。

距離豐鎮三百餘里的地方,就是察哈爾部落右翼前旗的駐地,察哈爾部落是草原最大的部落之一,部落駐紮的地點,也並非是在一個地方,部落右翼的中旗與後旗都駐紮在不同的地方,江寧營首先要打擊的,就是察哈爾部落的右翼前旗、中旗和後旗。

作戰的難度是不言而喻的,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軍士從河套地區趕來,與江寧營會和,沿途需要經過土默特部落和準格爾部落的駐地,他們要很小心的避開這兩個部落,不能夠引發草原上的震動,避免草原諸多的部落會和了,聯合起來作戰。

蘇天成也有着自身的分析,既然皇太極知曉江寧營要攻打蒙古部落,絕不會坐視不理的,會做出來一定的安排,只不過皇太極也有爲難的地方,那就是遼東和海州等地,牽扯了皇太極的兵力,令其不敢調動大部隊進入草原,若是這樣,蘇天成可不會管京城是不是在談判,一定會率領大軍對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發動進攻的,正是因爲有了明軍的牽扯,皇太極只能夠抽調小規模的不對,進入到蒙古草原作戰。

從瀋陽來的情報,也證明了蘇天成的判斷,瀋陽的黃在勝,沒有發現大規模軍隊調動的跡象,而且多鐸還在岫巖和鳳凰城等地,發動了諸多小規模的進攻,這一切都說明了,後金的大軍依舊駐紮在海州、廣寧和瀋陽等地。

豐鎮方向,沒有發現蒙古部落的大軍,斥候每天都要出去偵查,忍受着嚴寒的氣候,劉鐵漢甚至親自帶領斥候,在方圓百里以內進行偵查,都沒有發現什麼情況,這也說明了,從遼東過去的情報,迷惑了皇太極,讓皇太極以爲,江寧營大軍依舊將從義州進入到蒙古草原,首先對插漢部落和喀爾喀部落展開進攻。

蘇天成明白,時間是非常寶貴的,皇太極不會長時間的上當,江寧營大軍遲遲不能夠到遼東,不能夠進駐義州,必然會引發懷疑的,只不過現在的時間有些特殊,春節是大漢民族最爲重要的節日,江寧營可以利用這個節日,暫時迷惑皇太極。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大軍,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豐鎮,三路大軍會和之後,確定下來作戰部署,將直接對察哈爾部落右翼的前旗、中旗和後旗展開進攻,江寧營負責進攻最爲強悍的中旗,錫伯族部落負責進攻前旗,達烏爾族部落負責進攻後旗。

瀋陽,崇政殿。

皇太極已經開始擔憂了,按照范文程提供的情報,江寧營應該要進駐義州了,可遼東方向來的情報,盧象升依舊在做準備,沒有看見江寧營軍士的蹤跡。

要是蘇天成不打算從義州方向展開進攻,問題也不是很大,但皇太極的部署就會受到一些影響的,最好還是能夠準確的掌握到江寧營的行動軌跡。

令皇太極有些沮喪的,是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沒有能夠火拼,這方面,范文程是花費了不少心思的,只要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相互火拼了,蘇天成所有的計劃,都將付諸東流的。

范文程的臉色有些蒼白,這段時間,分析諸多的情報,耗費了范文程很多的精力。

皇太極看了看范文程。

“文程,這段時間,你很是辛苦,還是要注意身體啊。”

一邊的代善也開口了。

“範大人,皇上說的是啊,你還是要注意身體。”

范文程連忙回答了。

“皇上,睿親王,奴才沒有什麼事情的,只是奴才也有些擔心的,過去這麼長時間了,爲什麼義州方向,還是沒有什麼動靜,這兩日,奴才仔細思考過了,馬上就是春節了,若是到了臘月二十四,義州方向還沒有動靜,那就有兩個方面的可能,第一是江寧營軍士過了春節之後,纔會展開攻擊的,春節之後,草原的氣候會慢慢開始轉暖,這樣的氣候條件,有利於征伐,第二是江寧營改變了進攻的路線,不會從義州方向進攻了,不過這樣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從遼東的情報來看,盧象升依舊在積極的做準備。”

皇太極點點頭,看着代善。

代善稍微思索了一下。

“漢人是非常注重春節的,臣有所感悟,遼東的漢人,不管遇見了什麼事情,都是要過春節的,臣覺得範大人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或許春節期間征伐,存在很大的難度,故而蘇天成作出了決定,春節之後開始征伐,至於說江寧營是不是改變了進攻的路線,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義州、大同、榆林和安寧堡等方向,都是必須要嚴密監控的。”

代善等於是爲范文程說話了。

代善說完之後,范文程再次開口了。

“皇上,睿親王,奴才最爲懊悔的事情,就是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火拼沒有能夠展開。。。”

范文程還沒有說完,皇太極就開口了。

“文程,已經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不管怎麼說,你已經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如今需要思考的,是蘇天成究竟會從哪個方向展開進攻,朕的想法,蘇天成肯定會親率大軍對草原部落進行征伐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可能是考慮到過節,故而江寧營遲遲沒有動靜,不過還是要高度注意的,大同方向和榆林方向,要高度關注,至於說安寧堡方向,朕看可能性是不大的,蘇天成若是率領江寧營,直接進入河套草原,耽誤時間,朕看蘇天成不會做出來這樣的選擇。”

說着話的時候,皇太極站起來了。

“蒙古草原的廝殺,必須要引發高度關注,豪格帶領大軍,已經進入了蒙古草原,若是草原的戰局出現了什麼變化,朕看還要繼續派出大軍進入到草原,二哥,你的身體若是能夠承受,準備帶領鑲紅旗的將士,進入草原。”(未完待續。。。)

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8章 恩榮宴第70章 發榜(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482章 大禮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20章 頭疼第448章 誓師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90章 大場景第108章 恩榮宴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5章 真相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476章 啓動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809章 前兆第70章 發榜(2)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467章 敗退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69章 昏頭了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2章 會試第1084章 廷辯(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494章 宿命論(3)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55章 真相第735章 青州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418章 造勢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818章 挑撥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36章 大調整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012章 誤判?(1)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238章 變故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8章 恩榮宴第70章 發榜(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482章 大禮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20章 頭疼第448章 誓師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90章 大場景第108章 恩榮宴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5章 真相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476章 啓動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809章 前兆第70章 發榜(2)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467章 敗退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69章 昏頭了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2章 會試第1084章 廷辯(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494章 宿命論(3)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55章 真相第735章 青州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418章 造勢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818章 挑撥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36章 大調整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012章 誤判?(1)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238章 變故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