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預判

明軍對大淩河展開攻擊的情報,放在了桌上,皇太極的臉色陰沉,情報上面顯示,明軍是四月二十八日凌晨開始攻擊的,辰時之前拿下了松山,四月二十九開始,攻打大淩河城外圍的據點,但這個情報,皇太極得到的時間,是四月二十九酉時以後。

這意味着,明軍的進攻,非常突然,拿下松山之後,駐守大淩河城的嶽託和孔有德,暫時矇在鼓裡,大淩河城距離瀋陽,四百里地,按照戰時的要求,一天一夜的時間,情報要送到瀋陽,也就是說,最遲皇太極需要在四月二十九日辰時之前,得到情報,按照時間的推算,這份情報耽誤了接近一天的時間。

拿到了情報之後,代善、阿濟格、多爾袞、濟爾哈朗、范文程等人,迅速集中到了大殿,明軍開始進攻了,他們需要做出來決斷,按照前面的計劃,兩天之內,八旗軍就可以抵達大淩河城,實施救援了,瀋陽到大淩河城這一段的距離,悉數都在大清的控制之下的。

前方的戰報還不清楚,不過駐守松山的,只有兩千軍士,面對十數萬的大軍,根本不可能抵抗的,能夠遲滯進攻的時間,就算是很不錯了,畢竟大清的主要注意力,還是在大淩河城,所以說,這一次的進攻,不管是多少時間之內結束戰鬥的,都沒有參考的價值。

救援的重要性在於時間。

八旗軍早就做好準備了,特別是代善,駐守大淩河城的,畢竟還有千餘正紅旗的八旗軍,這些可是他的屬下,再說了,大兒子嶽託也在大淩河城。

但救援的部署也是非常重要的,明軍既然展開了對大淩河的攻擊,必然會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所以說如何救援,如何的把握時間,就成爲最關鍵的取勝因素了。大淩河城距離錦州城只有四十餘里,馳援大軍直接攻打錦州城,也是在兩天之內,能夠展開攻擊。

“諸位,明軍開始攻打大淩河城了。分析了這麼久,一切都要靠事實說話了,你們有什麼建議,朕想聽聽,軍情緊急,闡明建議的時候。簡單明瞭。”

“皇上,臣以爲,要馬上展開救援,直接馳援大淩河城,效果不一定很好,最好的辦法,還是攻打錦州城。不管是不是能夠成功,至少能夠徹底打亂明軍的部署,蘇天成出任了薊遼督師,這是第一戰,肯定是全力以赴的,駐守錦州的明軍不會很多的。”

遇到事情之後,代善的思維是很清晰的,他分析的道理是不錯的。大家也是贊同的。

不過皇太極有着自身的想法。

“二哥說的有理,朕的考慮是,明軍剛剛展開進攻,氣勢一定很盛,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取得了那麼多的勝利,如此簡單的安排。不會忽略的,若是錦州城有大軍護衛,八旗軍進攻遭遇挫折,豈不是兩面都不能夠照顧到嗎。最爲不利的情形是,明軍拿下了大淩河城,我八旗軍就被夾在大淩河城到錦州城這四十餘里的範圍之內,駐守關寧錦的明軍傾巢攻擊,豈不是會造成更大的傷亡。”

皇太極的話剛剛說完,阿濟格開口了。

“皇上,臣弟以爲,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的,明軍攻擊大淩河城,依靠着大淩河城的城池和有利地形,想要拿下來,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這些年來,大淩河城經過了數次的修繕,堅不可摧,救援的八旗軍,可以放心大膽的進攻錦州城,若是明軍回援,駐守大淩河城的漢軍可以趁勢進攻,如此夾擊明軍,定能夠獲得大勝。”

皇太極瞪了一眼阿濟格。

“十二弟,戰鬥需要做出來最壞的打算,這樣才能夠做出來最好的部署,你說的這種情況,的確存在,但若是部署不當,出現了朕說的這種情況,該當如何。”

阿濟格看了看衆人,低下頭不說話了,不管怎麼說,崇禎九年的那次慘敗,還是他心頭最大的傷痛,皇太極雖然沒有過分斥責,但肯定是有看法的。

多爾袞終於開口了。

多爾袞是大清國公認的驍將,論作戰的睿智勇猛,除開皇太極,就要算他了,不管是在指揮方面、部署方面,還是在領軍衝鋒方面,多爾袞都是非常厲害的,也是皇太極最爲放心的。

“皇上,臣弟以爲,救援如救火,必須要儘早開始,明軍進攻大淩河城,初期階段,氣勢一定是旺盛的,加之蘇天成到遼東時間不長,必然想着取得勝利,如此的情況下,我救援的八旗軍,可以避開其鋒芒,皇上請看,臣弟以爲,松山是關鍵。”

多爾袞指向了地圖,皇太極的眼睛一亮。

“臣弟以爲,攻打錦州的舉措,暫時可以不實施,蘇天成既然決定攻打大淩河城,錦州城內一定是嚴密駐防的,若是直接攻打錦州城,恐怕也會引發持久戰,如此情況下,我八旗軍遠離駐地,來源補給會出現困難,恐怕陷入不利的境地,故而臣弟以爲,佔領松山,切斷明軍的糧道,恐怕是最好的辦法了。”

皇太極頻頻點頭,蘇天成率領的大軍,人數達到十餘萬人,消耗是非常大的,糧食補給絕不能夠少,這是大軍的生命線,一旦切斷了這條線,明軍立刻會處於崩潰的邊緣,當年拿下大淩河城,也就是因爲切斷了大淩河城的補給。

濟爾哈朗也開口了。

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親侄子,皇太極的表弟,被努爾哈赤收養,視如己出,大清國成立之時,被敕封爲和碩鄭親王,爲四大親王之一。濟爾哈朗的身世極爲特殊,父親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的親弟弟,被努爾哈赤所殺,那個時候,濟爾哈朗已經十二歲了,嚴格說起來,濟爾哈朗與努爾哈赤、皇太極既然至親,也是仇人,這裡面還有一層仇怨,濟爾哈朗的哥哥阿敏,因爲叫橫跋扈,不服皇太極,被皇太極捉拿下獄,囚禁了。

濟爾哈朗生性寬厚,爲人謹慎,深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讚賞,他與性格暴躁的阿敏關係也不是很好,在選擇方面,濟爾哈朗毅然決定,全力輔佐皇太極。

所以他的結局,與阿敏完全不一樣。

“皇上,臣弟以爲,睿親王的建議是可行的,能夠遏制明軍的糧道,固守松山,將給予明軍巨大的打擊,如此可以避開明軍的鋒芒,松山距離大淩河城二十餘里,便於偵查大淩河的情況,八旗軍隨時掌握情況,也可以做出來適當的調整,一旦發現明軍有崩潰的跡象,既可以發動進攻的。”

皇太極的思考基本成熟了,不過范文程還沒有發言。

牽涉到與明軍作戰,皇太極非常注意徵求漢臣的意見,其中范文程是最爲關鍵的大臣。

范文程也清楚,自己必須要發言了。

“皇上,奴才以爲,攻打松山的舉措,爲最明智最有效的措施了,明軍大舉進攻大淩河城,不可能在松山駐紮過多的軍隊,也不可能留下精銳的軍隊,奴才以爲,明軍分爲了江寧營和邊軍兩個部分,雖說蘇天成統一指揮,但短時間之內,難以協調,加之駐守關寧錦防線的邊軍,多年以來習慣於駐守城池,不習慣與進攻,貿然展開攻擊,定有疏漏的地方,故而我八旗軍駐守松山,能夠給予明軍巨大的威脅,儘管說江寧營很有威名,但若是被邊軍拖累,戰鬥力也是大爲折損的。”

范文程說話之後,皇太極要做出來決定了。

“諸位的意見很是不錯,朕決定了,我八旗子弟早已經枕戈待旦,做好了準備,明軍對我大淩河城展開了攻擊,必須要馳援,大淩河城,對於我大清國來說,至關重要,三年時間了,也該讓明軍知道厲害了,五月初二,十萬八旗子弟馳援大淩河城,首要的目標是佔領松山,徹底切斷明軍的糧道,繼而固守松山。”

大殿裡面非常安靜,沒有誰會想到,皇太極派出十萬大軍,這可是大動作了,如今是青黃不接的時節,糧食收購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決定派出十萬大軍,需要極大的勇氣了。

剩下的,就是誰指揮的問題了。

“睿親王多爾袞爲大軍主帥,具有臨機專斷之權,哼,蘇天成不是派出了十五萬明軍嗎,朕就派出十三萬大軍,看看最終的結局如何。”

決定了主帥,剩下還有一些具體的問題,這都是單獨交待的事情了。

多年以來,大清被關寧錦防線所困,一直不能夠得到伸展,遼東的地盤有限,不可能大規模的發展,朝鮮已經臣服,八旗軍就算是入關,也要時時刻刻想到駐守關寧錦發現的明軍,防止出現被前後夾擊的情況,這一次,皇太極一口氣派出十萬大軍前去增援,不得不說,這一次不僅僅是增援了,是大清與大明的再一次決戰,若是能夠剿滅江寧營的主力,拿下關寧錦防線,很有可能就是探囊取物了。

這是皇太極想的深遠一些的地方,也是皇太極真正大氣的地方。

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29章 忠告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866章 兩重天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章 交易第391章 慘敗第211章 江寧營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476章 啓動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283章 太子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236章 擴軍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283章 太子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169章 昏頭了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81章 尊嚴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012章 誤判?(1)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86章 朝廷嘉獎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44章 慘敗(2)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030章 妥協第885章 對決(7)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115章 老頑固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417章 訓斥第481章 準備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26章 眼藥水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496章 內訌(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59章 剿匪(1)
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29章 忠告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866章 兩重天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章 交易第391章 慘敗第211章 江寧營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476章 啓動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283章 太子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236章 擴軍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283章 太子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169章 昏頭了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81章 尊嚴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012章 誤判?(1)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86章 朝廷嘉獎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44章 慘敗(2)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030章 妥協第885章 對決(7)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115章 老頑固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417章 訓斥第481章 準備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26章 眼藥水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496章 內訌(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59章 剿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