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

熊文燦離京之後,沿京杭大運河坐船,一路往南到福州,剛剛就任,三月,京城急報,他又升官了,升爲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

右僉都御史屬於都察院,有彈劾權。

這權限不小,有它纔可以稱得爲一手遮天,可以彈劾人,審判人!

作爲地方大員的督撫,回朝時是向都察院報告所作所爲,成爲右僉都御史,方能出任督撫。

布政使只能管政,巡撫除理政地位在布政使之上,還有“提督軍務”的權限,如此熊文燦政權、軍權和檢察權在手,成爲福建官場的第一條好漢。

顯然,新皇即位,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政績,在他看來,關外的老野豬皮暫難對付,而福建的化外之民,顯然心畏朝廷,更加容易對付。

對於聖意,熊文燦心知肚明,他也想有一番作爲,於是多管齊下!

積極打造堅船利炮,你東南府不是靠紅毛番的夾板船逞威嗎?我福建水師也請來洋人,建造夾板船,而且要比紅毛番要大!

仗着火炮粗大多來欺負我福建水師,那我們就要鑄造比你更大更粗更多的火炮,讓你們也盡嘗以前炮火給我福建水師的苦澀!

找來洋人,與他們協商,要他們派出技師,準備造夾板大船。

作爲一個先手動作,熊文燦花了二萬兩白銀,購買力一艘荷蘭造的二手夾板船,上面有二十門火炮,火力比起任何的福建水師戰船來得強,大振福建水師軍心。

藉此機會,他清理家門,重組福建水師,留下技術強、敢戰之士,把一些喝兵血的,水兵們反映強烈的軍官、兵痞清出水師,提拔新血。

大動之下,足足二千多人被清理回家,又新進了五千多人,人數雖然比戰前少了,但更加精幹。

之後發下賞銀,動員官兵,開始練兵。

他以高官的身份,到處視察閱兵,對官兵們噓寒問暖的,關懷備至。

效果起初還是不錯的,畢竟福建水師上上下下都憋了一口氣,想找東南府報一箭之仇。

你巡撫大人敢來事兒,我們身爲軍人豈能不奉陪!

軍心可用,熊文燦大感振奮,預備與東南府一決高低。

還有官場大地震,把與東南府勾結,證據確鑿的官員罷職,對於其他官員則作敲打。

新官上任,上級肯定是扶上馬,送一途,熊文燦言之有據,指名嚴參,一奏一個準,福建右布政使司、福州知府、加上福州衛、都司等多位高官去職,官場氣氛爲之一新!

新官紛紛就任,向東南府通風報信,出口走私的行徑盡皆收斂,如東南府猖獗地盜伐閩北地區杉木之事得到了遏制,熊文燦派官員盯着,不讓一根木頭出海!

準備洋人技師到來、朝廷工銀到手,即時開建船廠,利用杉木造夾板船,對付東南府!

以我泱泱大國,還對付不得一個小小的東南府?

熊文燦充滿信心,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他派人充當船主、老闆,過海,打探東南府消息,不過,知道得越多,他越是吃驚!

東南府艦隊強大、民間富裕給探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紛紛向熊文燦描述所見所聞,熊文燦起初半信半疑,但連他身邊的師爺被派出去回來也是這麼說,他不禁動搖了。

“這不是一般的敵人,而是強敵!”

“沒有萬全之策之前,不宜與之開戰!”

一可爲之,豈可再爲,萬一他兵敗,那可不是象上任巡撫朱一馮去職這麼地簡單了,很可能抄家殺頭!

他謹慎從事,但往京城上報的奏摺可不能這樣寫,如果上頭老闆認爲你都是畏敵如虎,那你坐的位置時間也就屈指可數了。

於是他推諉練兵需要時間,另外還需要銀子去打造新的海上長城,他想三年要五十萬兩銀子!

……

“什麼,你說戶部只撥銀五萬兩?”熊文燦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連追問負責去“跑部拿錢”的一個高級幕僚。

“正是!”幕僚無奈地道:“戶部說沒錢!”

啊哈,新皇即位,到處要錢,除了關外對付老野豬皮的一大筆開支之外,他又自掘墳墓,搞掉了魏忠賢,廢除了閹黨設立的工商稅,得,東林黨和江南士紳歡天喜地,就連東南府的顏常武也給他點了一個贊!(東南府到大陸購物就不用交工商稅了)

可是大明帝國沒錢了!

北方軍隊缺軍餉,還如何打勝仗?

南方水師沒銀子,還怎麼造艦造炮?

五萬兩銀子造個東南府的三級戰列艦的四分之一(造價二十萬兩銀子),且慢,以明朝官員的貪腐德性,只能造五分之一!

熊文燦是個有能力的官員,他咬牙決定頂硬上,有困難也要上,中央沒錢,地方財政支出!

他知道福建月港有大把的銀子,福建與外貿沾邊的人也有或多或少的銀子,地方庫銀大有可爲也。

萬萬想不到的是,他開往福建藩司,要庫銀五萬兩的條子被他一手提拔的經歷司所阻!

“大人是要兵艦乎,還是要人乎?”

熊文燦慨然長嘆:“東南府真有媽祖保佑,天不助我大明!”

閩省大旱!

尤以閩南爲患,發生嚴重旱災,遍野赤土,許多村落連草根樹皮都被吃盡。

其實是新皇崇禎和大明倒運,小冰河期天氣異常寒冷,災害頻繁發生,老天爺明顯不給面子。

熊文燦只能撥出庫銀,購買糧食,賑濟災民,造兵艦和造炮之事無從談起。

可是各地糧價高價(倒不完全是商人發黑心財,而是各地旱澇蝗災齊起,民間無糧),你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糧食,買得到的也是價高質次,加上官員上下其手,發往地方的糧食是杯水車薪,砂礫極多,哪是吃糧而是食土,民間大亂,吃觀音土和剝樹皮爲食,死屍盈野,易子而食!

突有一事報到巡撫衙門,熊文燦聽完,臉色微變,最終頹廢坐下,揮手道:“民無生路,讓他們去吧!”

東南府大肆出動,招撫閩省各地饑民十萬人赴臺拓墾!

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1268節 路難行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2180章 定名分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229節無功而還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2044節 鐵人軍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21節軍魂立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022節 嗨咖啡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332節 摸營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232節 賊勢熾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
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1268節 路難行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2180章 定名分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229節無功而還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2044節 鐵人軍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21節軍魂立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022節 嗨咖啡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332節 摸營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232節 賊勢熾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