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

華人商品如潮水般地涌向外國,在許多方面都是華人勝出,但如果比語言種類多和複雜程度,華人在這方面絕對會被三鍋完爆。

說起語言,中國雖然有多個民族語言,由於漢民族佔絕大多數,官方語言爲漢語。

哪怕發音不同,寫的字卻是一樣的。

甚至東南府推行簡體字,大明使用繁體字,但識字華人對於簡繁體都能無師自通,東南府人到大明去能夠看得懂繁體,而明人到東南府也清楚簡體漢字是什麼,毫無不便。

現在莫臥爾帝國的官方語言是波斯語,在北方民間主要用烏爾都語,而在南方民間則用印地語,單是印地語則有五大方言,包括西部印地語、東部印地語、比哈爾語、拉賈斯坦語和山地印地語,而且每種大方言裡又各個若干小方言。

不僅如此,主要語言達羅毗荼語系有五種語言:

分別是馬拉雅拉姆語、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坎納達語、孔卡尼語。

印度-雅利安語系十種語言:

分別是馬拉地語、烏爾都語、古吉拉特語、奧里亞語、旁遮普語、阿薩姆語、克什米爾語、信德語、尼泊爾語、梵文。

……

其語言多如牛毛,很小的語種超過上千種,道理非常簡單,三鍋家太容易進入了,乃四戰之地。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接着公元前600年到前200年波斯與馬其頓入侵,來幹過一輪三鍋;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又把三鍋輪了一遍,塞人的侵略尤其廣泛,他們在整個西印度建立了許多公國。

大月氏人成爲最成功的侵入者,他們在北印度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這個國家被列舉爲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國(羅馬帝國、安息、貴霜帝國和漢朝)之一。,

公元700年前後從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白匈奴)將三鍋給操翻在地;

然後是突厥人殺到,建立了莫臥兒帝國,卻是綠教,與本地流行的婆羅門教截然不同。

三鍋家生活悲催,整個歷史就是一個不斷被外族輪流凌辱的歷史,不斷地外來衝擊帶來了無數的宗教、民族、種姓、地區等種種對立,語言衆多在所難免,屬於那種一哄而起就跳舞、一言不合搞開掛、一塌糊塗很混亂的國度。

開掛----洪熙官親眼看到三鍋們表演敬神儀式,他們用尖刺穿過兩腮,不流血,不叫痛,面色自如!

他們的語言多到東南府語言大師洪熙官都要逃跑,須知洪熙官有語言天賦,在三鍋家只學了二種語言:波斯語和印地語,其它的語言再不敢奉陪。

太多了,學下去要發瘋的。

洪熙官只在莫臥兒帝國的海港城市打轉,卻能管中窺豹,認爲莫臥兒帝國只是名義上的共主,實際上根本就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帝國內部土邦林立,竟有數百個之多,彼此間語言不通,自立關稅和軍隊,分裂割據!

領導階級除了皇帝,還有土王,他們在土邦內稱王稱霸,莫臥兒帝國的北方還好一點,南方簡直就是自立爲王,聽調不聽宣的那種,甚至彼此間大打內戰,而莫臥兒帝國毫無作爲!

莫臥兒帝國幸運的是三鍋都是戰五渣,土邦之間打着打着就不了了之,很少存在滅邦之戰。

在洪熙官的報告中指出,莫臥兒帝國上層貪污腐化,驕傲自大,而下層民衆奴性十足,深受宗教影響,自甘墮落與不問世事。雅利安人帶來的種姓制度成爲固化社會階層的凝固劑,影響了三鍋千百年。

種姓制度中規定了四個等級,前二個貴族等級是雅利安人征服者,屬於上層等級,第三個是平民階級,而三鍋的土著人,也就是被征服者,全部成爲首陀羅——也就是最低級的奴隸,規定他們只能從事低級的工作,服從高等級人的統治,不準反抗,灌輸於婆羅門宗教,三鍋們形成了深入骨髓的順從感與意識。

“我們不應該觸動印度那種固化的種姓制度,正象我們要大力支持幕府鎖國一樣,應該成爲我們外交的準則!”洪熙官寫道。

“至於莫臥兒帝國,由於其非中央集權統治,採用管理諸侯的方式來統治各邦王公,做不到對土邦王公的生殺予奪,可以保留他們的政權,只要他們對於地方無力鞏固與統治即可,一旦有英明之主想要實行真正管轄,例如類似我們的‘省市縣制’,則要警惕,否則不可輕易征伐。嚴重時我們對莫臥兒帝國宣戰,不需要滅國,只需要攻下其首都,讓他們名聲徹底掃地即可!”

“屆時,其政令不出德里,再不爲患!”

“分裂的印度對我們很有用,我們各個擊破,分而治之,我們不應該介入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沉浸在自己的夢想之中。

但我們要警惕紅毛番,現在英國、葡萄牙、荷蘭諸國利用莫臥兒帝國的軟弱統治,紛紛與各土邦簽約,修建港口,建立軍隊,開發土地,不可等閒視之!

一旦我方艦隊騰出手來,應該把莫臥兒帝國置於我東南府的保護之下,他人不可進入!”洪熙官自言自語,聲調有力。

華人的開拓性不弱於紅毛番,繼把東南亞收入囊中,吃着碗裡看着鍋裡,就已經打起了斯里蘭卡和印度的主意!

洪熙官仔細地寫着他的報告,就他看來,莫臥兒帝國是以少數統治多數,統治不會牢固,我方想節省力量的話,佔有南印度即可。

他的報告寫完,歸檔,不急着送回東南府。

接下來的行程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足足四千裡的海途,自巴賽因地區橫渡印度洋,直達阿拉伯半島!

這也是沒有中途補給的最大航程,他們帶有去過那裡的引航員,利用星星和太陽加上羅盤導航,還有海圖,航向正確。

日復一日,三條軍艦的官兵們上崗下崗,什麼狀況都沒有。

經過了半個月的航程後,他們見到了海岸線,此時他們渾身餿臭,食物有多但淡水開始短缺,一人一天只得二個茶壺的水進行飲用和洗漱!

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904節 開心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379節 帶路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450節 賽甘寧!第1273節 虜帝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164節 三年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2199章 西洋人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575節 雪茄老祖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69節無農不穩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191節 槍與甲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85節暗流洶涌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85節暗流洶涌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166節落子(一)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0節修路風波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
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904節 開心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379節 帶路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450節 賽甘寧!第1273節 虜帝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164節 三年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2199章 西洋人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575節 雪茄老祖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69節無農不穩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191節 槍與甲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85節暗流洶涌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85節暗流洶涌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166節落子(一)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0節修路風波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