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

當大明子民們沉浸在和平的陽光中,東南國則炮聲正隆!

東南國動用了超過五十萬人馬的兵力,包括民夫則達到了六十萬人,沿海向着伊斯坦布爾推進。

他們裝備精良,大炮火槍及糧秣均及充實,又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用奧斯曼人自己的話來說:“彼等鐵甲豬,沿途殺戮一切,將奧斯曼精銳的近衛騎兵、克什米爾弓騎兵、土庫曼部落騎兵、西帕希騎兵、耶尼色裡火槍兵、阿扎普步兵、圖菲克西火槍手等,均掃蕩無遺!”

“豬”是奧斯曼人罵人的話,奧斯曼人對東南軍是又恨又怕,他們那打得歐洲大公閉門不出的各路精銳部隊,那悍不畏死,以“你有槍膛,我有胸膛”那一套在東南軍面前根本不夠班。

由於有艦隊掩護,東南軍的補給相當有力,因此他們的進軍是步兵打頭,以強大的步兵方陣粉碎一切敵人,再以騎兵去擴大戰果。

想想吧!

大漢李陵五千人,給他們充足的箭枝,他們力敵八萬兇殘的匈奴兵,要不是箭盡,匈奴兵都無法取勝。

現在過四十萬的東南國火槍兵,沒有彈藥匱乏的問題,在野戰中他們打得任何包頭佬屍橫遍野,無法可擋!

殺得敵人多,死得自己少,到後來包頭佬望而生畏,根本不敢上前搦戰,以致於東南軍中某個將軍在奪取某地後,狂妄自大地向總參謀長戴維先生報告道:“或許是我瘋了,看來包頭佬已無意抵抗,至少在本地是如此!”

戴維先生回覆,諷刺他道:“把‘瘋了’後面的字全部刪掉!”

東南軍中瘋了的將軍比比皆是,他們奮勇當先,包頭佬敬畏地給出了對東南軍的褒義詞:“牆軍!”

如牆而入,方陣有如長城牢不可破,似銅牆鐵壁般堅不可摧!

這是中國的萬里長城搬到了安託利亞!

野戰不是對手,守城更是悲摧,包頭佬在報給伊斯坦布爾的呈文中所吹噓的所謂“堅城”,都在明軍前面不堪一擊。

明軍使用了一門門口徑達到800mm以上的“伊城大炮”,炮彈威力巨大,把一座座城的城牆給摧毀,硬生生地炸塌!

“伊城大炮”的怒吼聲震撼了奧斯曼人的“龍興之地”安託利亞(即小亞細亞),奧斯曼人不禁想起了當年用烏爾班大炮擊毀君士坦丁堡的舊事,不由地道:“這是報應啊!”

就算遇到“伊城大炮”搞不定的真正的堅城,包頭佬也難以守得住,因爲漢人是守城的祖師爺級的人物,對於守城與攻城,他們什麼都清楚!

又人多勢衆,一天就能夠搭建起高過敵城的土山,然後包頭佬的麻煩來臨,在城牆上根本站不直腰。

東南軍狙擊手異常猖獗,見到包頭佬就狙,絲毫不在意浪費子彈。

連城牆都站不直腰,還能怎麼守!

可怕是是東南軍的諸火力配合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攻城時的炮擊、炸彈轟擊、投石車攻擊一停頓,步兵就上來了,讓包頭佬應接不暇。

有時東南軍步兵佯攻,當包頭佬在城牆頭嚴陣以待時,落到他們頭頂的是無數的炸彈、火油彈和毒氣彈以及弓箭。

沒錯,弓箭,在東南軍中居然出現了蒙古騎兵序列,二個蒙古騎兵師參戰,他們發射了無窮無盡的弓箭,把城頭射成刺蝟!

這樣生猛的攻擊下,沒有人不中箭的。

無論是明軍的子彈、弓箭和炸彈都有“毒”,鉛毒入體,無藥可治,就在高燒和流口水失去了生命。

這樣的敵人,就是神一樣的敵人!

包頭佬被打怕了,對東南軍的畏懼是與日俱增,在社會上流傳着種種不利的流言。

大維齊爾艾西木·帕夏對帝國發布了總動員令,要求15歲到60歲的帝國子民都有義務,在五天之內到徵兵處報到,特別是命令中專門寫的:“各地方官員必須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喜氣洋洋,敲鑼打鼓,鼓舞民衆參軍的熱情,不得垂頭喪氣,或者無視動員命令。”

這一條就是針對社會上的沮喪氣氛,可是糟糕的局面豈是一紙命令就能夠解決的!

之前連年的戰爭讓民衆和基層官員再清楚不過戰爭的苦難了,安託利亞西部的一位官員在自己的日記裡寫到:“大夥垂頭喪氣,心神不寧,焦躁不已。

他們一批批聚集在廣場,彷彿最終審判日來臨了一樣,有的人策劃逃跑,可是向哪裡跑呢?有的想躲,但是也無處可藏,聽聞東方來的異教徒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這令我們更加害怕,似乎預示着未來會有一場腥風血雨,吞噬我們辛勤耕耘的良田和龜裂的荒地。”

這可是安託利亞,龍興之地!

士氣都那麼低落,民衆參戰熱情極低的情況發生了。

要知道,以前包頭佬向白皮進攻,屢有斬獲,民衆如中國戰國時期的秦人聞戰而喜,枕戈待旦,想的是搶上一把。

如今的包頭佬意興索然,在特拉布宗(土耳其東北部港市,臨黑海,該城以財富與美女著稱),即使發佈了不登記兵役就要被砍頭的命令,也有許多年輕人躲在家裡。

在土耳其帝國舊都布爾薩,全市的店鋪都因爲徵兵而歇業。

在伊斯坦布爾,新兵們愁眉苦臉的隨着軍樂聲在大街上游蕩。女人們爲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而哭泣不已。

事實上奧斯曼帝國內部的管理系統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謹,開戰前他們組織了50萬人參加軍隊,而整個戰爭之中奧斯曼帝國軍隊也沒有超過60萬人,因爲逃兵現象屢見不鮮。

死亡及傷殘的土耳其人達到了二十萬人,受傷者則過三十萬人,相比之下,東南軍的死傷不到十萬人,可見土耳其人戰鬥力之遜色,打到後來,逃亡者日甚。

奧斯曼帝國的經濟在1660年比1659年下降了20%,他們向白皮的借貸甚至爆發了財政危機,導致帝國經濟狀態一度陷入癱瘓,讓皇太后不得不賣掉自己的首飾,向全體民衆募捐,好不容易纔能夠籌集到一筆資金把這場戰爭打下去。

他們失去了太多的土地,沒有了埃及谷庫的支持,整個帝國都陷入了饑饉。

把希臘割讓出去,沒有了那裡的銀礦收入。

原本兇狠的北非海盜也不再參與帝國的軍事行動。

兩河流域的部族盡數獨立!

如今的奧斯曼帝國既沒錢,也沒軍火,人越打越少,陷入了泥坑中難以自撥。

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262節 由來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1517節 撤退(二)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15節金銅童子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63節風向改了?第27節急襲奧倫治城(一)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1577節 越南省第83節遠遠炮擊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509節 沒錢了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614節 看錯了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
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262節 由來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1517節 撤退(二)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15節金銅童子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63節風向改了?第27節急襲奧倫治城(一)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1577節 越南省第83節遠遠炮擊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509節 沒錢了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614節 看錯了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