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

大校場上,軍旗招展,鑼鼓喧天,戰馬奔騰,將士精神!

初時,臺灣地多人少,校場佔地面積廣闊,足夠

領袖顏常武一身戎裝,雄姿勃發,身跨一匹雄駿的阿拉伯馬進場。

臺灣缺馬,但弄匹好馬給領袖不成問題。

他每天都鍛鍊身體,體能鍛鍊加上適當的飲食、良好的休息和不近女色讓他體能充沛,肌肉鍛鍊讓他沒有白斬雞的身材,而是肌肉發達顯而易見。

這樣的一個領袖,裡裡外外都充滿了力量,受到了軍民的極大崇拜,當他出場的時候,軍民激動地高聲道:“領袖金安!”

領袖則回答道:“大家身體好!”

所到之處,軍民們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看到一聲聲充滿敬意的目光,跟隨他的軍政要員們無不與榮有焉。

孫承宗亦伴駕左右,心忖道:“要是他願意的話,只怕即時黃袍加身,不在話下!”

“不過他很聰明,懂得‘廣積糧,緩稱王!’在背後猛橇大明的牆腳跟。唉,說起來自己曾食明粟,深受國恩,卻是大明滅亡的推手與幫兇啊”

孫承宗非常明白,東南軍曾經在寧遠錦一線投入兵力,只要東南軍願意,包保讓北虜無法南下!

道理很簡單,東南軍稱雄海上,自海上向近海的寧遠錦支持,狹路相逢,北虜騎兵根本無用武之地,反倒在東南軍密集的槍陣下飲恨!

但領袖太狡猾了!

他出兵寧遠錦打北虜,贏得了名聲。

又借大明官員之手,把東南軍撤退:如此委屈地說不是我們東南軍不想打北虜,而是大明官員不識好歹。

撤退之後,坐看大明如日月西斜,領袖一笑置之!

孫承宗相信,大明已是尸居餘氣,時日無多!

未來爭奪大明江山的必然是領袖與黃臺吉!

領袖勝利的可能性極大,他佈局深遠,而且他必能得到大明所有漢人的支持!

黃臺吉軍事集團兇殘,戰鬥力極強,可惜,他戰馬鐵蹄難過淮河以南,那纔是大明的精華!

北方已經被打殘,石頭裡榨不出油來,就算北虜佔據大明北方,勢力發展也就到頂了,孫承宗敢輕蔑地說他們“技止此耳!”

相反,淮河以南地區被東南府佔據,人力、財力盡入東南府,以領袖的爲人處事,必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巨大的力量迸發,這個世界必是領袖的!

至於另一方勢力,那些流寇?

鼠目寸光,焉能得成大事!

如“闖賊”李自成,原本被官軍打得大敗,可惜關外北虜進攻錦州,崇禎帝無奈之下,將洪承疇急調關外,領八總兵十三萬人援綿,結果李自成得到這個機會,由商洛山入河南,收饑民,打出應天伐罪,從闖王,不納糧的稱號,數月間竟得饑民五十萬,自此之後勢大難制。

好一個闖王來了不納糧,沒有糧賦收入,豈有江山永固,就連東南府這麼有錢,白銀是活水般涌來,都照收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糧賦。

而且李自成與另一賊首張獻忠,攻下鳳陽,居然掘了老朱家的祖墳。

死人也就罷了,1641年(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攻克洛陽,殺萬曆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從後園弄出幾頭鹿,與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爲“福祿宴”,與將士們共享。

這等人物,能成大事,孫承宗願意把頭斬下來給人當球踢!

至於其他的反賊如老回回、羅汝才、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之輩,皆小丑也!

普天之下,我東南府領袖纔是真龍!

大校楊的喧譁聲安靜下來,孫承宗也停止遐想。

顏常武向大家發表了演講,他的聲音自然不能讓全場差不多三萬人聽得見,他乾脆叫了一百個大嗓子的士兵一起喊,他說一句,其他人也跟隨着講一句。

因此領袖言簡意賅,說明騎兵對於東南軍的重要性,用於大陸爭霸!

騎兵機動力強,衝擊力大,正是良好兵種,必須加強,今天是第2、第3騎兵師成軍儀式,我們歡迎他們加入東南軍的序列,成爲東南府銳利之劍,斬滅一切敵人!

他並不諱言地說到大陸爭霸,諸軍政要員皆是含笑,嘿嘿,老大爭霸,得了江山坐龍廷,我等亦有國公、侯爺、伯爵來噹噹,要是弄個世襲罔替的國公,那就中大獎了。

關鍵是,照領袖這種發展態勢,大家中獎都不成問題!

領袖講完話,然後是第2、第3騎兵師的高級軍官們,包括所有的校級以上軍官當場向領袖效忠!

東南府正式公職人員在入職時都得宣誓,向領袖效忠,服從東南府法律,下級服從上級。

由祖大壽當衆講話,他代表新加入的第2、第3騎兵師全體官兵向領袖致敬,堅決服從領袖的命令,領袖指向哪,騎兵師的官兵就打向哪,在領袖的英明領導下,戰勝一切敵人!

然後由顏常武給兩個騎兵師授旗,兩個師長祖大壽與何可綱招展軍旗,上面“東南府陸軍第2騎兵師”和“東南府陸軍第3騎兵師”旗幟隨着他們展動,騎兵師的官兵們歡呼起來。

接下來是騎兵師的軍演,包括了騎兵大隊進場,接受檢閱;騎兵衝鋒劈殺;騎兵弓箭射擊和火槍射擊三大項。

鐵蹄動地,大隊騎兵進場,殺氣自起!

不得不說,由錦州軍打底的二個騎兵師部隊的氣質確實不同,上過戰場的人,尤其是最後殺出錦州時的殺氣猶未消,顯示出他們是真正的騎兵!

東南府組建的龍騎兵第1師與第1騎兵師是半拉子師,還沒拉上戰場練練。

在東南亞的戰事不斷,但由於是島嶼戰,地方狹小,叢林密集,無騎兵的用武之地,東南軍的軍官們甚至喜歡用毛驢和騾子!

任顏大少胸襟萬丈,神通廣大,之前組建的騎兵部隊有種“畫虎不成反類貓”的感覺。

錦州軍的加入就彌補了東南軍這一短板,他們是大明最好的騎兵,技術強,敢面對北虜騎兵,至少關寧鐵騎與北虜騎兵硬對硬地P過且有勝果,當天的操練大獲成果,第2、第3騎兵師的動作熟練,非常自然,一看就是善騎馬的,不枉顏大少投入如此之大。

劈殺兇猛,弓箭準確,顯示出良好的素養。

顏大少戲做足全套,檢閱了新編的騎兵師,給當天演練的優秀分子發了軍刀和火槍等獎品,又與他們共進午餐,這才盡興而歸。

第18節真相大白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69節無農不穩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482節 真功夫第1268節 路難行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49節過春節(二)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227節避開暗礁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977節 打過去!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23節都在演戲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743節 攻徐州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859節 吃得好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699節 測試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
第18節真相大白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69節無農不穩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482節 真功夫第1268節 路難行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49節過春節(二)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227節避開暗礁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977節 打過去!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23節都在演戲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743節 攻徐州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859節 吃得好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699節 測試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