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

戰爭對於交戰國而言影響深遠,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國內矛盾頻頻,民不聊生,甚至影響到統治階級,動搖他們的地位,乃至於失去皇位寶座,賠上江山!

給社會上的千家萬戶帶來巨大的災難,妻離子散,骨肉分離,可憐尼羅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自從東方人入侵,奧斯曼帝國日子自上而下都變得難過起來,上層擔驚受怕,食寢不安,下層則因物價飛漲而日子過得緊巴巴。

奧斯曼人的主食麪包、饢和大米因爲軍供的影響而價格直線上升,原本供應充足的茶、糖的價格上升數倍後因爲貿易中斷而蹤影全無,還有其它華人的商品都是如此,所以普羅大衆的的生活因爲戰爭而受到極大的影響!

如“Simit”,這是一種奧斯曼地區和中東地區流行的一種麪包圈,也是伊斯坦布爾常見的街頭小吃。

Simit一詞來自阿拉伯語中的“samīd”,意思是“白麪包”或者“細面”,1630年代伊斯坦布爾就有70家simit麪包店,這種細膩、美味、烤制的麪包圈因爲低廉的價格,成爲土耳其大衆階層的重要象徵。

然而戰爭的影響,麪粉供應短缺,人們不得不在麪包裡添入粗糧,那口感自然不能令人恭維,也不能稱爲Simit。

但是總有人生活不受影響,比如在伊斯坦布爾城裡,住在蘇萊曼清真寺附近神聖街的小宰德,他家不是土壕,卻總能拿出香甜撲鼻,烤得焦黃的Simit來炫耀。

他的小夥伴舍利夫不開心地回到家中向母親哭訴道:“我們家裡爲什麼沒有Simit吃?”

他母親嘆息道:“他父親是海軍軍官!”

……

北非,亞歷山大城。

這座城市是埃及在地中海岸的一個港口,也是埃及的第二大城市。距離開羅西北208千米。

亞歷山大城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它始建於公元前332年,是按其奠基人亞歷山大大帝命名的,並很快就成爲古希臘文化中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規模和財富僅次於羅馬。

但埃及的綠教統治者在奠定了開羅爲埃及的新首都後亞歷山大港的地位不斷下降。

倒是在今時今朝,它似乎重新萌發出勃勃生機,變得異常的繁華!

它的港口內停滿了船隻,紅毛番商船雲集,控制這個港口的則是奧斯曼海軍,而在陸地上,華人的商隊不斷進入這座城市。

每天,紅毛番的船隻來來去去,華人則在這座城市進進出出,奧斯曼人視而不見。

要知道,奧斯曼人和紅毛番、華人之間的仇恨不輕,他們與紅毛番是老冤家了,不必再提,還與華人則在最近的仇恨值極劇上升。

卻在這座城市裡,異常的河蟹:奧斯曼人、紅毛番、華人呆在一起,相安無事,大家沒打起來。

打什麼呢,爲了利益,有什麼好打的!

秘密在於走私!

華人運來商品,紅毛番運走商品,奧斯曼人收稅,三家有賺,合作愉快。

華人有數不清的商品,琳琅滿目,紅毛番則有銀子,需要商品,奧斯曼的海軍則控制了這帶海域,大家達成協議,共同賺錢!

雖說陸地上華人與奧斯曼人幹得熱火朝天,奧斯曼的海軍則不會把銀子往外推。

當然,這裡面存在危險,奧斯曼人翻臉無情?!

那麼,他們將會失去亞歷山大城!

在談判的時候,東南軍的使節要求奧斯曼人以神的名義保證華人的安全,否則他們立即進攻亞歷山大城,奧斯曼人答應了。

之後,華人的商品源源不斷地流進了亞歷山大城,紅毛番則負責把它們運走,奧斯曼人也保證紅毛番的安全。

起主導的是奧斯曼的海軍,他們敢於這樣做是海闊蘇丹遠,執政的大維齊爾科普律魯·帕夏雖然權威赫赫,但他的力量也不足以伸展到海洋中。

奧斯曼海軍自成體系,異常封閉,外人根本不能插足,即使執政者往裡滲沙子,派出官員進駐艦隊,也很快地被拖下水。

搞定他們太簡單了,要不一起收贓錢,要不就會有莫測之事發生,例如“失足落水”,在海中航行,失足能是個事?

狠起來的整條船都不見也無足爲奇,正如“漂沒”,漂沒到海里的東西往哪查?

奧斯曼海軍收稅,從司令到小兵,上上下下都有分潤,軍官分得多,所以遠在伊斯坦布爾城裡的小宰德託他在亞歷山大海域服役的父親之福,總有可口的Simit吃。

……

這天,一條西班牙式快帆船滿載着一批絲綢自亞歷山大港內出航,離亞歷山大港漸遠,船老大伯恩德自艙內請出了三個華人,他受了重金報酬要送三位華人出行。

伯恩德恭敬有加,這是三個財神爺,嗯,“財神爺”的概念,許多紅毛番都懂!

隨着東西方的交流,對於不擇手段賺錢的紅毛番來說,他們也崇拜東方的財神爺,只要能夠賺到錢,地獄裡的魔鬼他們也信!

三個華人中爲首的是一箇中年人,一看氣質就是體制中人,神氣活現,信心十足。

他的兩個跟班則是保鏢,強健壯實,行動矯健,帶着火槍、寶劍和匕首,看上去很不好惹的樣子,也就有效地阻止了一些不懷好意的目光。

伯恩德手指桅杆上方的旗子,用西班牙語說道:“大人,這面旗子是奧斯曼人給的,表明我們交過了稅,其它奧斯曼船就不會來爲難我們了!”

中年人乃東南軍官員蘇鵬,他亦用西班牙語說道:“就不怕有人會模仿這面旗幟來假混過關?”

“一般沒有,因爲被查到的話,奧斯曼人會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生不如死’!”伯恩德回答。

“怎麼說呢?”蘇鵬饒有興趣地問道。

大家都是男人,於是伯恩德回答道:“造假者會被又鳥女幹!”

奧斯曼人確有這樣的愛好,當初他們在攻破君士坦丁堡時,男男女女都逃不掉他們的辣手,美女自不用說,長相俊秀的男子也不例外。

“太強悍了!”蘇鵬嘖嘖道,只覺得自己的某處一緊!

他肩負着對奧斯曼人頗不良善的使命出行,要是被奧斯曼人發現的話……

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450節 賽甘寧!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646節 豐收年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離去:倦勤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3節月港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55節三足·鼎立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517節 撤退(二)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81節大海戰(三)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6節日程表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273節 虜帝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699節 先說服第1306節 空調車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61節追殺敵船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2101節 深得重用的徐總督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229節無功而還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
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450節 賽甘寧!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646節 豐收年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離去:倦勤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3節月港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55節三足·鼎立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517節 撤退(二)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81節大海戰(三)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6節日程表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273節 虜帝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699節 先說服第1306節 空調車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61節追殺敵船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2101節 深得重用的徐總督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229節無功而還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