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

被伊哈桑·帕夏寄予厚望的騎兵除了少許在正面戰場上投入作戰之外,大部分都投入到東南軍的後方,試圖前後夾擊,爭取勝利。

作爲奧斯曼軍隊的精銳,他們裝備精良,一水的皮甲,許多戰馬都披了馬甲,上面畫了一些猙獰的猛獸---多是狼,奧斯曼人自認是突厥人的後代,而突厥人則是狼的子孫,所以他們崇拜狼,這是一脈的傳承。

隨着眼界開拓,他們不再侷限於崇拜狼,而是崇拜獅、虎、豹等,馬甲上的猛獸讓他們顯得威風凜凜。

所謂騎兵滿萬如海,總共三萬騎兵,聲勢浩大至極。

而且在他們的後面,還有二萬的步兵,形成了一個重兵集團!

這些軍中驕子馬匹健碩,訓練有素,排着“幾乎使戰馬膝蓋碰着膝蓋”的密集隊形,在戰鼓與號角聲中緩緩策騎走向出發陣地,他們深信不疑,在神的引領下,他們必將取得勝利,就象他們馳騁三大洲,打得紅毛番龜縮在城堡裡不敢出來一樣,他們也一定能夠把那些黃皮膚的異教徒給趕下海。

僅憑那股自信、安詳的神態和以往的輝煌戰績就足以令對手膽戰心驚,而且率領他們的是三個帕夏:費達·帕夏、法瓦茲·帕夏和吉哈德·帕夏,都是帝國內身經百戰的老將,曾經在歐洲戰場、在黑海的草原、在國內立下不少的功勞,以往一個足以穩定戰線,現在則有三個!

此時他們的軍容壯盛,個個信心百倍!

下午三點剛過,他們已經運動到東南軍的後方,中軍主將的費達·帕夏抽出軍刀,發出軍令,讓部隊分成左中右三個方向準備突擊,密集的騎兵編隊開始徐徐移動,騎兵們小心翼翼地驅馬走過城外大片的麥田,在行進中漸次變成小跑,拉開前後排的距離,部隊展開!

帶起的煙霧瀰漫,氣勢更加逼人,似一頭張牙舞爪的巨獸般撲向了東南軍的後方。

接近敵陣後,軍官們一聲令下,號手吹起了衝鋒的牛角號,騎士們紛紛放鬆繮繩子,戰馬邁開了大步,大地在它們的鐵蹄下顫動起來。

一次性投入了一半人馬,一萬五千騎兵同時參戰,形成了一次波瀾壯闊的大沖鋒!

東南軍的騎兵嚴重不足,只有九千人,另外的一小部分則投入在正面的戰場上---當中的祖大樂就這樣死掉了。

九千騎兵是寶貝疙瘩,但再寶貝也要派上戰場,不過他們保守了,在副將陳喬的指揮下,下馬作戰,排出厚實的火槍陣形,擋在中軍的後方。

丟臉吶!

騎兵就應該上馬對付馬上的敵人騎兵,這樣做,就算勝利,將來有何面止宣傳自己是騎兵?

比如騎兵第一師,應該是打敗敵人的步兵第一師!

騎兵有自己的驕傲,但是軍令如山倒,只能按令執行。

九千“步兵”當然擋不了那麼大的正面,還有另外二個師的部隊守護後方,關鍵是他們還有上百門的6磅火炮。

東南軍主將戴維先生把這些炮佈置在後方陣地的最外面,當奧斯曼騎兵進入射程時,大炮向着那些包頭佬噴射實心彈和霰彈,遠射用實心彈,近戰則使用霰彈,每一次射擊都形同死神的大鐮刀一揮,密集的彈丸落入人馬中猶如雨打芭蕉,濺起了無數鮮紅的血點、爛肉和碎甲,道路上很快躺滿了奧斯曼騎士和戰馬支離破碎的軀幹、內臟和殘肢,道道鮮血匯成的小溪形成了一個個血塘。

而那些奧斯曼騎兵們再無剛纔的矜持,他們縮着頭,夾緊馬,拼命地用馬刺催馬,繞過遍地的屍骸不顧一切地向前猛衝,終於衝到了東南軍的火炮陣地前,獰笑着,準備砍殺那些只穿褲頭和上身披一件護甲背心的黃皮猴子,把剛纔他們挨炮擊的慘狀演變成砍飛黃皮猴子的頭、砍斷他們的臂膀!

東南軍的炮兵們儘可能的堅持到最後一刻,打出最後一發炮彈,然後按照預先下達的軍令,放棄大炮,健步如飛地躲進了自己步兵防線之內。

東方華人軍隊的傳統:“人在陣地在”、“不能拋棄自己的武器”,這樣做往往不被原諒的。

而炮兵們把火炮都給丟了,出自於戴維先生的命令,在他認爲,自己用步兵對抗敵人的騎兵,穩操勝券!

先前棄炮,只要敵人打不過,那麼回收大炮就不在話下。

與其他的將領相比,紅毛番出身、又是領袖密友的戴維先生有更少的顧忌。

他教步兵們排成10多個前後交錯的方陣,方陣最外圈的三排士兵挺着刺刀,蹲地、半立着、直立着,後面的士兵輪流端槍射擊,前排的士兵一旦倒下,後排的士兵立即自動上前補缺,有多少人就填多少人!

於是奧斯曼騎兵面前始終豎着一層由閃亮槍刺構成的險惡叢林,林中不斷地向外噴出致命的鉛彈,投擲出各種爆炸物,打落騎兵如落葉,爆炸讓戰馬驚惶不已。

再傻的騎兵也不會硬幹,他們猛然轉向,沿着東南軍的戰線飛馳,找尋可乘之機。

邊跑邊射箭,雖說逐步進入了熱兵器時代,但弓箭還沒有退出戰場,在戰馬上,弓箭比火槍更頂用,也殺傷了一些華人。

脾氣暴躁的騎兵們用馬刀一路格打着槍刺泄憤,試圖把華人引出戰線,但華人們沒人上當。

他們很清楚,只要離開戰線,一個孤零零的步兵分分鐘被秒。

有的騎兵則用弓箭與東南軍對射,但氣餒地發現,射多少箭都仿似泥牛入海。

酣戰中有一些勇敢的奧斯曼騎兵試圖縱馬跳進方陣,少數幸運兒躍過槍刺,把敵軍撞倒或踩在鐵蹄之下,然後揮刀左右砍殺。

砍得華人血肉橫飛,爽不到十秒鐘,就在亂槍下被打下戰馬。

更多的不走運的騎兵,他們的馬匹跳入了槍刺林中,在一片人驚馬嘶中栽倒在成羣的敵人中間任憑宰割,還有一些騎兵順着各方陣之間的空隙滲到防線後方,砍死了一些散兵和輜重人員,但無一例外地倒斃在東南軍的二線部隊面前。

一場好戰!

奧斯曼騎兵死傷慘重,一些地方的屍骸壘了幾層,有的地方是半人高,有的地方過人高!

濃烈的血腥味和火藥味摻雜在一起燻人欲嘔,奧斯曼騎兵始終無法突破華人戰線,而在中軍陣地搭起的望樓上,眺望着後方戰況,看到敵人騎兵在我方堅陣前碰個頭破血流,戴維先生從容道:“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

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117節琉球之事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1545節 HOLD住!第40節揚旗稱霸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9節回老家第98節女婿強撐!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365節 血崗!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548節 香菸(二)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70節落子(五)第219節Show實力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482節 真功夫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597節 航行中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63節風向改了?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229節無功而還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66節戰後之事
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117節琉球之事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1545節 HOLD住!第40節揚旗稱霸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9節回老家第98節女婿強撐!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365節 血崗!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548節 香菸(二)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70節落子(五)第219節Show實力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482節 真功夫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597節 航行中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63節風向改了?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229節無功而還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66節戰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