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戰後之事

北港、嘉義、臺南、高雄四鎮的行政中心前,念佈告的人大聲宣讀捷報:“捷報!我東南軍與搶掠我東南府商船的不義之賊許心素戰於廈門外海,大破之,追擊敵船過鷺島要塞,明軍不敢應戰,督軍大人將不義之賊許心素當衆斬殺於廈門港前,大快人心!許心素全軍覆沒,明朝水師看我軍從容離去!……”

“在媽祖娘娘保佑下,我軍擊沉敵船五十餘艘,殺傷敵人三千餘人,我軍陣亡不到十餘人,傷不到百人,有損失戰艦,無沉沒戰艦。”

“大勝!大捷!

每個地方都吸引了許多人圍觀,聽着捷報,人們都喜形於色。

因爲他們多有父兄子弟都在軍隊中,軍隊打勝仗這是好事,表明家人平安。

這次戰鬥東南府軍確實佔了大便宜,起初遠戰用炮,炮射程勝過敵人,近戰時用槍,遠中近兼備,尤其是霰彈槍更是出乎意料地好用。

楊祿部隊人數太少,未能夠硬逼着東南府軍進行肉搏戰而挨槍擊,讓東南府軍損失輕微。

繼打敗荷人之後又勝了一場,東南軍府聲勢大振,軍隊和民間上上下下都是一片興奮。

但他們年輕督軍異常的冷靜,回到東南府,只給部隊休假一天,開了個慶功會之後再開慶功宴,獎勵了有功將士:

來華助戰洋人均表現出色,尤其是西雷斯馬更是駕艦擋在旗艦面前抵住敵方縱火船而戰功最大!

功大莫過於救駕,他得到了雙料金質勳章:近戰突擊勳章和戰功勳章(用於獎勵指揮得力)。

再有顏東來打炮出色,顏彰戰鬥得力,戰功不俗。

所有的人都受到了表彰,他們戰鬥時可圈可點,接受了提升軍階、獎勵軍功章和獎金等的獎勵。

“這可是我們的首戰,第一次大規模的海戰,大家表現出色!”顏常武滿意地道,囑咐參謀部,成立“軍史室”:“每一次戰鬥的歷程,每個英雄的表現都要記錄下來,讓我們的後人看一下,先輩們打江山的不易!”

這話是當衆說出來的,聽到的人倍感振奮!

最重要的是開總結會!

參謀部詳細記錄戰鬥歷程,積累勝利的經驗,同時查漏補缺:我方在上風時命中率高,打得出色,處於下風時命中率低,同時操艦技術有待加強,近戰時打得很好,但不代表以後打得好,此戰的戰場態勢不夠嚴重,要是敵人來多點,進攻的船多、縱火船多和衝上本艦的敵人多,那能夠支持得下去嗎?!

“兩個方面解決!”顏常武豎起手指頭道:“一是增加更多的軍艦和人手,是本督軍的事,另一個是你們要加強指揮能力和近戰的決心與意志!”

慶功是必須的,軍史和總結會則是東南軍府的一大法寶。

由於大家的表現會上軍史,誰都希望軍史長久,同時大家都將盡量以優異表現被記載在軍史上,以後會爲維護自己的軍隊而努力作戰。

總結會對提升大家的作戰力很有好處,對於新任軍官更有好處,大家知道了哪是好的,哪是做不夠的,以後繼續努力,提高作戰能力。

……

北港幹船塢,裡面的水還沒有排乾淨,顏常武已經迫不及待地跳了進去,淌水走了過去,高官們紛紛跟進。

經過檢查,發現高雄一號的船頭受損,斜首桅斷裂,其下多處破裂進水。

而高雄三號則更加悲慘,當時因縱火船的威脅不得不扔下一個火藥桶炸掉了縱火船,爆炸的威力經檢查已經危及龍骨,上面出現破損,水線上被炸出一個大洞,水線下則多處裂隙,它能夠開回來還真是媽祖保佑了!

經首席專家巴倫支組織人員會診之後,指出道:“我們這條是新艦,不一定要更換整條龍骨,在龍骨四周扎金屬桿加固能夠使用,不過以後有機會的話還是進塢大修,更換龍骨。”

“甚好,就這麼去做吧!”顏常武同意道。

巴倫支除了技術高,善於判斷形勢,知道顏常武想什麼,他作出一連串的吩咐,兩條軍艦上人頭擁擁,師傅們都在忙碌着。

三班倒,儘快把兩條軍艦修復。

……

見到工作展開,就不用顏常武多理,他定了一下神,吩咐備車,返回臺南的督軍府,立即召開軍議。

與會者有陳衷恩、李英、李德、洪昇、斯托姆諸人,顏常武準時到達,也不多廢話,開門見山地道:“此戰打出了威風,讓世人知道我東南府不好惹,明犯我東南府者,雖遠必誅!”

“但是也暴露了我們的實力,據我所知,三天前在福州巡撫衙門,朱一馮與俞諮皐定計,準備在夏至時(一般在公曆六月,農曆五月左右,現在是農曆二月),對我東南府用兵,奪取四鎮!”

這等重大的軍務信息都傳得出來,可見巡撫衙門四處漏風了!

聽者心中都是一動,這應該是傳說中的東南情報局找到的情報了。

東南情報局是顏常武的小妾掌控,極其低調,因其沒有審判權而沒讓諸官員感覺到嚴重威脅。

好在東南情報局是幫我們的!

“明國軍力強盛!”顏常武響亮有力地道:“這是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危機,什麼都說不過去,只有殺過去,消滅明國軍隊,我們前途將一片光明!”

聽得所有的人都心潮起伏,明國,我們的母國,我們就要與他對上了?

雖說東南府在海外割據,但與明國的關係千絲萬縷,根本無法割裂之間的血脈相通。

東南府人口來都自於明國,祖籍都是明國,哪怕許多人遷移到臺灣,但族譜上記載的名字表明他們的根依舊在大陸。

陳衷恩拱手,鄭重地道:“敢問督軍,您對於明國將會是什麼樣的戰略?”

戰略兩字已被領導層理解,最高領導採取什麼樣的戰略,將決定東南府的對策。

這個問題無法避免,今天得見分曉,所有的人目不轉睛地看着他。

“消滅明國軍隊,不反明國!”顏常武給出了他的策略。

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482節 真功夫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744節 爲何反?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548節 在天津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854節 展會中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179節大海戰(一)第1639節 北海攻略(二)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597節 航行中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022節 嗨咖啡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61節追殺敵船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781節 回南京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15節金銅童子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
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482節 真功夫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744節 爲何反?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548節 在天津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854節 展會中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179節大海戰(一)第1639節 北海攻略(二)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597節 航行中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022節 嗨咖啡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61節追殺敵船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781節 回南京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15節金銅童子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