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

下一瞬間,韃子們從天堂跌落地獄。

東南軍退後,重新結陣,露出了前面的拒馬槍!

粗壯結實的拒馬,鋒利的槍尖向上,足以抵住疾馬的動能。

東南軍更不慌不忙,大扔特扔,這回扔的不是炸彈,他們扔出了無數的……

鐵蒺藜!

小玩藝兒,呈四面尖狀,落在平面上,三面支撐,一面鋒利向上,人或者馬一踩上那面,就被刺到,尤其是奔馬,即使釘有馬蹄鐵,蹄鐵往往被刺穿。

韃子騎兵已是騎虎難下,明知前路兇險也得衝下去,他們怒氣衝衝地取弓在手,拈箭發射。

萬箭齊發,打在東南軍的盾陣上如雨打芭蕉般,東南軍再還以顏色,向着馬羣中扔出了大炸彈,然後從盾陣的縫隙中開槍射擊。

韃子騎兵在東南軍的堅陣上碰了個頭破血流!

人仰馬翻,馬匹悲嘶,人員慘嚎,死傷難算。

東南軍的陣勢不長,但清軍進攻至其餘明軍的時候,遇到的是一模一樣的架勢,使用拒馬槍、鐵蒺藜、火槍或者弓箭、大炸彈。

拒馬槍有效地不讓馬匹衝撞已陣,哪怕是精擅騎技的清軍策馬跨欄,但往往跳不過去,跳得過去的馬又遇到第二重的拒馬槍。

槍頭扎進馬腹,馬匹被釘在拒馬槍前,一時間一大堆馬匹在東南軍的陣前掙扎,鮮血如泉水而出,場面頗可一觀。

鐵蒺藜則被馬匹踩上,紛紛失去平衡,倒地痙攣。

至於炸彈,即使戰馬披有馬甲,也不會處處有,很難防備腹部炸起的彈丸鐵釘,至於空中爆的彈丸鐵釘,更是厲害,一打一大片,讓戰馬嘶叫,人員驚惶。

馬上的騎兵,紛紛掉落地上,然後吃上了火器和弓箭。

多羅貝勒勒克德心如刀絞,因爲許多跟隨他南征北戰,安然地度過了數次進入明國北方幹壞事,又跟隨他入關的老兵,都被打死在這處不知名的小山丘上,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山崗。

步兵和騎兵交戰孰優孰劣,難以說得清,但擁有遠程火力的步兵,只要敢戰,陣戰中騎兵難以討好,騎兵的長處在於機動性。

漢人能戰!

君不見漢匈戰爭時期,漢將李陵率步兵五千,遭遇八萬匈奴騎兵,敵軍十六倍於漢兵,漢兵半萬枝箭齊射,匈奴騎兵恥辱地止步。

要不是李陵箭盡,也不會兵敗。

現在的明軍,勇猛地作戰,切實地執行命令,越打越放開,越打越順手,齊心協力,齊志成城!

他們是前明軍的老底子,人還是以前的人,卻打出了不同的仗。

火槍轟鳴,萬槍齊發,韃子騎兵如秋天落葉,彈雨一來,漫天灑落,鮮血淋遍大地!

當韃子騎兵衝來的時候,他們結陣迎敵,即使是小隊,也敢於一戰,而不是後退。

此戰打得氣壯山河,韃子失魂,僞軍落魄,慘敗而歸!

地上倒下了大堆的戰馬和韃子,那些前明軍手腳敏捷地給他們補刀,一邊收拾戰利品,自心中迸發出狂喜:我們勝利了!我們成爲大戰中取勝的明軍,是多少年沒有過的事情!

主將劉良佐更是氣壯如牛,象喝醉了酒般地熏熏然。

他創造新歷史了!

陣戰中打退了窮兇極惡的韃子主力騎兵!

自老野豬皮以十三副甲起兵以來,明軍飽受韃子凌辱,打不過,死傷的兄弟不知道有多少,丟失的城市無數,還飽受千夫所指,尤其被文官狂噴,噴得都不成人形。

數不勝數的敗北讓明朝官兵們都麻木了,豈料在北伐路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丘上,他們戰勝了韃子大軍,把他們打得遍地死屍,狼狽而逃。

原來,韃子也會死的、傷的,他們也不是無敵的,他們就在今天,被我們打敗了!

劉良佐高興得合不攏嘴,不住地向着兩位趕來的東南軍年輕的師長凌未風和張德仁表示謝意。

他很清楚,他的勝利,正源於這兩位師長的來援。

剛纔大戰中,東南軍第一集團軍的116步兵師和108步兵師態度堅決,迅速向劉良佐部靠攏,致使圍攻劉良佐部的韃子部隊解圍而走。

從而劉良佐逃出生天,否則捱打下去,難言未來結局。

一直以來,明軍各部野戰遇到韃子時,往往“陣前脫逃賣隊友”,大家競相比誰逃得快,逃慢者就倒黴,落入韃子的魔掌,叫天不應,喊地不靈。

指望隊友,指望援兵,想都不用想!

而現在的明軍與東南軍卻不一樣,一方有難,八方來援,不會有誰坐視不管,即使有私仇,也不敢這麼做!

勝利的來源----劉良佐誠心誠意地道:“在領袖指揮下,我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得到領袖教誨的軍隊,用領袖思想武裝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以下省略千字,這話很熟悉啊)

北伐軍的行在----領袖顏常武的指揮中心接報後,通令全軍:表彰劉良佐部,按軍律進行獎勵,同時向後方露布飛捷!

露布是一種寫有文字並用來通報四方的帛制旗子,用來傳播軍事捷報,如劉良佐這一次勝利,那座原本無名的小山丘被稱爲勝利崗,是爲勝利崗大捷,共打死韃子騎兵五千六百餘人,僞軍八千四百餘人,自己戰死不到一千五百人,傷三千餘人,可謂大捷!

由於韃子兵是戰敗,所以明軍的傷兵都得到了很好的診療,逃出生天。

勝利後的北伐軍喜氣洋洋,連帶着沿途得到消息的明朝民衆也是歡天喜地,至於敗退的清軍則是灰心喪氣。

清軍大酋們震驚於明軍突然爆發的戰鬥力,思忖着對策,而僞軍中的聰明人則在竊竊私語,隨軍從徵的宣大總兵姜瓖對dd姜瑄私下抱怨道:“若我明軍之前都是如此,豈有我等受韃子之辱!”

姜瓖,明末清初將領,姜瓖世代皆明將,長兄姜讓是陝西榆林總兵,姜瓖任鎮朔將軍印大同總兵官,其弟姜瑄爲山西陽和副總兵。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克太原,姜瓖投降大順政權,後降清,歷經明朝、大順、清朝,都是大同總兵。

但是姜瓖對清朝統治者崇滿歧漢政策心懷不滿,而且清軍雖然委其爲大同總兵,卻對他不放心,軍權在清將吳惟華手裡,這次出征,上陣衝鋒陷陣是姜家兄弟的份,打完了僥倖不死,卻挨清軍大酋斥責,兄弟倆憋足了一口氣。

姜瑄悻悻地道:“對面的是劉良佐,這傢伙轉了性,居然是狼多狗少,所以我們就難打了!”

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722節 和離第1440節 鞭刑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822節 船不夠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223節改造戰艦第1243節 夜茶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77節天命在我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744節 腿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210節 兄弟倆第52節造船!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038節 拿下法里奧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641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二)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17節琉球之事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
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722節 和離第1440節 鞭刑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822節 船不夠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223節改造戰艦第1243節 夜茶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77節天命在我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744節 腿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210節 兄弟倆第52節造船!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038節 拿下法里奧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641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二)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17節琉球之事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