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

且說大明舊官熊文燦在東南府金山省做得有聲有色,而在萬里之外的大明,爲了他,朝堂上鬧成了一鍋粥。

曾經被孫承宗譏笑過的劉宗周在金殿上,對熊文燦痛斥道:“……熊某身爲朝廷重臣,卻不思報國,不顧君恩,遇事而逃……”

他體形高瘦,卻聲音洪亮,中氣充足,這一頓罵,足足有小半個時辰,說髒字也不帶重複的,不愧是大明名臣!

最後他來結案陳詞道:“當向天下發海捕文書,追捕犯官熊文燦歸案,派人向東南府要人,如果他們不給,就宣佈東南府爲叛逆,褫奪東南侯的名份與爵位,封鎖他們的貿易,派出兵船征伐他們!”

“如若不納臣言,則天下罪人盡皆仿效,出聲後往臺灣一躲,更有甚者,到了東南府,改頭換面,就成了富家翁,如此天理何在!”劉宗周言之鑿鑿地道。

嘩啦一聲,地上跪倒一大片的科道諫官,衝着龍椅一齊叩頭道:“懇請陛下下旨嚴懲熊文燦!”

崇禎皇帝手搓腦門,一陣頭痛!

劉宗周雖然討嫌,卻言之有理。

熊文燦死不足惜,可他逃掉了,崇禎皇帝的臉往哪擱!

問題是真要是依了劉老賊之言,那就跟東南府開戰,打起來,等於大明單挑三大寇,這下齊活了,從北到南,大明遍地開花,都是敵人!

這些年來,崇禎皇帝發現自己給東南府顏大少封的侯爵爵位其實是低了,薄待顏大少了!

不說別的,單說漕運。

中原流寇四起,長江以北各處狀況百出,京杭大運河的漕運經常被切斷,例如之前黃臺吉入寇,攻到通州,通州正是漕運的終點站,結果那裡屯積的物資被搬運一空,停泊在那裡的大量船隻被毀。

但是北京不慌!

漕運主要運送南北貨各種物資和部分糧食,如今大明南方的全部稅收和部分糧食,實際上走的是海運!

每年南方戶部收繳了稅糧之後,就會僱傭東南艦隊護航,直送到天津那裡,從沒出過錯!

東南艦隊很有職業道德,除了運輸費,只收半成的“漂沒”,再不多收,反正肯定按足量交貨。

其實海運比漕運更合算,經濟效益高,問題是“漂沒”足令皇帝要吐血!

海上風浪莫測,更難估摸的是人心,你要是運十萬兩銀子走海運,那些黑心的官員們敢百分百地漂沒了這筆錢!

漕運也有漂沒,可百分百的漂沒則風險太大,畢竟大海茫茫,什麼都好說,而大運河有底,可以找得到蛛絲馬跡。

說起來大明官府心黑勝賊,而身爲海賊的東南府卻是正經無比地做生意!

崇禎皇帝這些年才漸漸明白過來這層道理。

他瞅了瞅那些激昂陳詞的清流們,心中升起陣陣的厭煩!

他又有明悟:濁流好過清流啊,不象清流那樣哪壺不開提哪壺!

象濁流官員們都是一言不發,他們對於皇帝顧忌的東西,從來都是聰明地繞開,當做沒看到。

貴爲皇帝,也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濁流官員不揭人短,而清流官員,則專找痛處說個沒完沒了,卻拿不出什麼好主意去解決問題。

打,拿什麼去打,那邊暫署閩撫的福建布政使陳敏吾上奏說他是個文官,不會打仗!

而福建海防總兵則上奏說沒有閩撫的指揮,出兵是名不正言不順,無法打仗!

朝中濁流官員們聰明得很,堅決不肯出任閩撫。

至於清流,盡會跳腳,他們專職罵人,當然不會做閩撫,崇禎皇帝目光陰鬱地看過他們,很有一種從他們當中挑一個出來任閩撫的衝動!

清流官員們纔不管皇帝心中想什麼,越說越帶勁,越說越不堪。

然後內閣諸相、兵部、吏部通通躺槍捱罵!

內閣、各部拿不出好辦法去節制東南府,任由坐大,可謂是“紙糊三閣老!”六部則是“泥塑六尚書了”!

兵部無能之極,什麼敵人都無法解決!

吏部則對東南府要求給自家官員升職報告大開綠燈,是不是收錢了?

內閣首輔薛國觀不過是說了一句話“且從長計較”,結果被噴了一臉都是!

罵他尸位素餐是輕的,一些年輕氣盛的諫官,甚至直斥其爲閹狗!

薛國觀,字家相,號賓廷,陝西西安府韓城縣(今陝西省韓城市)人。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進士,授萊州府推官。天啓四年(公元1624年),擢戶部給事中,數有建白。

崇禎即位後,薛國觀奉命巡視北疆,嚴查將吏剋扣兵餉事。後因先前曾附魏忠賢,被南京御史袁耀然彈劾,罷職歸裡。

崇禎九年(1636),任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後升任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戶部尚書,進文淵閣,再加少保、吏部尚書,進武英殿,爲首輔。

能夠捲土重來,自有他的能耐,只是一時依附九千歲,結果就成了他一生中洗不掉的恥辱。

可是那時不傍九千歲,連命都沒有了,薛國觀並不是真的跟魏公公一夥的,都是迫於形式,不得不低頭而已。

清流是有骨氣,與魏公公斗個你死我活的,鬥是鬥個爽了,可朝廷還要人辦事的啊!

朝堂爲之一空,那麼事情誰來處理?!

當初就是憑藉這個說法打動了崇禎皇帝,崇禎也說了前事不究,沒想到薛國觀照樣被人拉出來打靶!

說得堂堂首輔臉色鐵青,這罵人不揭短的,清流忒夠可惡。

次輔姚明恭終究不忍,站出來啓奏皇帝道:“臣有本奏!”

姚明恭,字玄卿,號昆鬥,人稱“姚閣老“,蘄水縣(今湖北浠水縣)巴河人。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授庶吉士,初任詹事,禮部右待郎。

崇禎十二年(1639年)入閣,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任戶部尚書參與機要。

明恭宅心仁厚,曾致信告誡其弟居恭(任劍州牧)“潔已愛民,虛心聽獄,嚴胥役,禁家奴。”

他與熊文燦關係很好,因着這層關係,本不欲出聲,但現在不得不出來說話道:“東南府孫承宗有信來,說關於罪犯逃竄至兩邊之事,可作‘引渡’!”

“即大明罪犯逃到東南府,由閩省派人前往臺灣進行交涉,按其罪行,嚴重該當殺頭者可以把他們捉回來,普通罪犯則留在東南府服刑進行勞動改造!”

他的話出口,引發清流狂噴:“我早就說過他與東南府勾結在一起了!”

姚明恭不受影響,繼續道:“至於熊文燦,東南府不能把他交出來,乃是盡孝,親親相隱!”

此話倒是有理,清流不能否認,氣焰爲之減弱。

原來在古代,百善孝爲先,若父有過,子可代父服刑,是爲“美德”!

親親相隱,乃是古代刑律的一項原則,親屬之間有罪則應該互相隱瞞,不告發和不作證,同樣是爲美德,反之則論罪。

大家心忖:“老熊還真的找了個好女婿啊!”

當天的朝會在亂哄哄中結束,哪怕清流心有不甘,但苦B的明朝又鬧出大漏子,清流也不能再抓住熊文燦不放,事情不了了之。

蘇州巡撫八百里加急:蘇、鬆、湖地區大雨滂沱,淹沒地方!

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855節 最好的廣告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295節 得手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310節 明義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1591節 好籤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1846節 過關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98節臺灣設府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2095節 酇伯爵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2104節 突襲烏姆拉季綠洲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499節 劉國軒打蛇打七寸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547節 香菸(一)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61節追殺敵船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52節造船!第212節鄒維璉來也
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855節 最好的廣告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295節 得手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310節 明義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1591節 好籤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1846節 過關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98節臺灣設府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2095節 酇伯爵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2104節 突襲烏姆拉季綠洲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499節 劉國軒打蛇打七寸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547節 香菸(一)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61節追殺敵船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52節造船!第212節鄒維璉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