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7節 世易時移

在旭日城,東南國內閣總理副大臣黃淳耀與莫臥兒帝國特命全權代表薩迪克開展了親切友好的磋商,雙方一拍即合,共同制訂了《東南國-莫臥兒國友好通商協議》,黃淳耀報請王后楊鶯兒批准。

而薩迪克竟然取出了一顆莫臥兒帝國的帝璽,徑直在簽約文書上蓋印生效!

原來奧朗則布授權給薩迪克,只要不超過相應的底線,就可簽約生效,以免需要請示,一來一回,浪費時間。

薩迪克是一個智者,相信他會從國家利益出發,作出最好的決定。

否則,就殺他全家!

薩迪克在德里建立了一個家族,整個家族都在奧朗則布的控制下,必不敢輕舉妄動,做出有辱國體的事情。

不惜放權,也可見奧朗則布是多渴望東方來的資金!

這份協議內容包括了兩國友好往來,彼此尊重勢力範圍,並且畫出了勢力範圍!

正式規定印度北方屬於莫臥兒帝國,印度南方即德干高原以南的地區則變成了東南國的勢力範圍。

德干高原地區位於印度中部和南部,即印度次大陸的尖角地區,面積達四十多萬平方公里,是有名的熔岩高原,土地肥沃,合適種植。

對於莫臥兒帝國不算是喪權辱國,因爲德干高原以南的地區只是遙領,並沒實轄。

如果沒有東南國橫插一刀,站穩腳跟的奧朗則布將揮軍南下,長期攻略德干高原,最終實現了印度南北一統。

如今就難說了,東南國進來,印度的分裂只怕是長期化的趨勢。

其實雙方機會相等,如果東南國不能保持在海外的強勢,實行收縮的話,那麼奧朗則布不妨南下。

反之莫臥兒帝國若不能保持統一,東南國就會延伸勢力,將印度北方納入勢力範圍了。

莫臥兒帝國得到了大量的銀元貸款,支持其國家進行經濟建設,軍隊重組與民衆福利。

東南國則得到了法理上的依據,等於莫臥兒帝國將統治的權利讓渡出來,有利於東南國對印度南部的控制。

兩國還通過了互換每年一百名留學生的協定,即對等派出學生到彼此國都進行學習。

東南國是爲了治理印度的方便,希望更瞭解印度地區,至於莫臥兒帝國則希望能學到東南國的先進技術。

薩迪克乃莫臥兒帝國放眼看世界的明白人之一,不同於帝國內那些自高自大的官員與毛拉們,他知道東南國強勢,國力蒸蒸日上,這樣的強國是不能得罪的,力主與東南國發展關係。

而東南國說實在話,還想着在印度開疆拓土的官員們數量等於零!

東南國高官們大口大口地喘着氣,萬分慶幸的是沒進入印度這個大屎坑,沾上去會被屎淹沒的!

好在領袖英明!

他壓制了當時將領們對於印度全面開戰的衝動,否則如果將印度納入管理的話,樂子可就大了。

如今

積極開展貿易往來,莫臥兒帝國以優惠稅收進口東南國商品,並向東南國出口糧食、金屬、煤炭、皮革、寶石,棉花等,還有印度活牛、活驢等,說來搞笑,印度神牛之外的牛隻也有不少,不屬於保護動物,因此印度地區成爲向東南國出口牛隻最多的地方。

糧食,以印度地區貧弱的糧食生產能力,印度人居然還向我們出口糧食!

至於難民,莫臥兒帝國派駐了官員常駐東南國所佔有的殖民地裡,負責驅趕、收攏當地難民,不讓他們騷擾東南國的殖民地,至於他們怎麼處理,反正東南國不理,只要沒有難民就行了。

不得不說,一物治一物,東南國在東南亞肝得窮兇極惡的,把當地的原住民都給消滅了,將原住民給整船整船地賣到美洲去開礦,這是幸運的,一些東南國的將軍,將原住民給裝船後,到達大海深處炸船……

在東南亞和土澳大陸,僅僅用了十五年,所有的原住民都消失無殆,所有的子民說漢語,信媽祖或者觀音娘娘,過漢俗,再無土著原住民。

但在海外,東南國就沒那麼兇惡,他們講究師出有名,結果竟然給三哥欺上門來,堵着門要吃的,不給糖就鬧!

正如黃淳耀所講的:“……讓幹活,不幹,不僅不幹活,還要堵着我們的大門要吃要喝,打他們,不還手,殺他們,他們反而更高興……”

因爲他們上門討飯,你殺掉他們,這樣的事情我們中國人還真的做不出來!

孟買城外的貧民窟,這是一個僅僅一年來就存在五萬人的亂七八糟的地方,那裡是土路,神牛公然上路,污水橫流,垃圾遍地,路邊搭棚,民衆混雜,過着豬狗不如的生活。

居住在這裡的男人們三三兩兩地蹲在地上曬太陽,女人則在忙忙碌碌,這裡成年女人幾乎沒有什麼漂亮的,由於男人過分的懶惰,生活總要繼續下去,女人們不得不承擔起更多的工作,生活的壓力讓此地成年女性未老先衰。

走進貧民窟的街道,可能會被街上敞開式的下水道絆倒。貧民窟內的房屋多數分爲上下兩層,中間用粗糙的木板隔開,居住了大量的人口。

這裡的小巷錯綜複雜,往往一轉身就迷了路。巷子裡堆放着回收來的廢品和生活垃圾,散發着濃烈的腐臭味。貧民窟內幾乎沒什麼公共衛生設施,大部分居民家裡沒有排水系統,污水直接外排,上千個人共用一個廁所,沒有人清運垃圾,小狗們在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所形成的一個個“小山”間快活地追逐,狹窄而繁忙的街道內傳出陣陣潮溼的臭氣。

孟買城原屬葡萄牙人所有,東南國控制了孟買城之後,舊的葡萄牙人沒離開,加入了東南國,他們合力將孟買城變成了東南國海外重要的支撐點,孟買城內的華人與葡萄牙人相當富有。

而城外的阿三受到講究睦鄰友好關係的華人對他們的關照,生活也算可以。

待到莫臥兒帝國亂起,大量逃難的民衆到達孟買城外,結果孟買城不得不白天都要關門,就象明國北方城市防備遊牧民族一樣!

要是給難民們一擁而入,那就得殺太多的人了。

沒有利益的殺人,不值得動手。

難民們糾纏着孟買城,孟買成爲他們心目中的天堂,號稱來世就要生在孟買!

讓華人與葡萄牙人簡直有如身在地獄邊,卻又動難民不得,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24節刺客(二)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822節 船不夠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828節 荷蘭艦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804節 不緊張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671節 打城牆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271節入港炸船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191節 槍與甲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450節 賽甘寧!第1423節 圈套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744節 腿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781節 回南京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
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24節刺客(二)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822節 船不夠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828節 荷蘭艦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804節 不緊張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671節 打城牆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271節入港炸船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191節 槍與甲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450節 賽甘寧!第1423節 圈套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744節 腿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781節 回南京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