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節 王師北伐

本日的老黃曆上寫的清楚:宜祭祀、出行、修造、動土。

天氣晴朗,密雲的冰雪早已消融,大較場上人頭擁擁,人聲鼎沸,軍隊、文官、同行的民夫、特意前來送行的社會賢達、士紳和老百姓等等,每個人的臉上都揚溢着興奮的笑容,包括了武力值最低的民夫!

好象不是去打仗,直面兇殘的北虜,而是塞外有銀子撿,大把大把的黃金機會。

一位在韃靼人數次入塞中倖存下來的士紳對比今昔,暗暗點頭!

曾幾何時,聽聞韃靼人到來的消息,城市象炸了營一般,老百姓跑回家中,關門閉戶,軍人象待宰的雞一般畏畏縮縮。

現在呢,軍人們聞戰則喜,民工搶着報名,生怕沒有了出塞的機會!

爲了報名,許多民工搶着差點打起來,他們不僅僅是民工,許多人準備移民,官府說得很清楚,在塞外只要給軍隊或者官府當民工半年,分田的時候就能夠分多五畝,最多可以享受三次即十五畝的土地加成!

這次出塞,專業耕田者或者遊牧者每丁可分得五十畝地,加多十五畝地,則達到六十五畝地,不少了!

在初期的猶豫之後,這次徵集九萬移民結果是報名者跳躍,沒有強行抽籤攤派,許多人都信了東南王,也就信了朝廷,不以北虜爲患,許多人吃後悔藥因爲報名遲了。

哪怕士紳因爲家中農田被強徵收稅而不悅,也不得不承認時代不同了!

如此民工都這樣振奮,更不用說軍隊。

每個軍人臉上沒有惶恐,而是堅毅!

甘輝深吸一口氣,與李過、祖大壽一起邁步登上點將臺。

入眼處,校場上人山人海,大片的兵馬已經等候在那裡,旌旗在人海中飄蕩,林立的槍刺在初升的太陽下閃閃生輝,鐵甲人海如同洪流,。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百姓,開闊的校場邊幾乎全是人。

站在前面的正是大明朝百戰餘生的將軍們,他們有賀珍、牛萬才、白文選、劉汝魁、馬重禧、張能、田虎、楊彥昌、曾英、李佔春、於大海、王祥、楊展、曹勳等將領;祖家軍之祖澤潤、祖澤溥、祖澤洪、祖澤清,祖澤遠等。

見他們登臺,無數雙眼睛望過來,人海中嘈雜地嚷嚷着:“甘大將軍來了!”。

甘輝抽出長劍指向北方,高呼道:“大明猛士,出塞!”

此時此刻,哪怕是甘輝身經百戰,也激動得有點聲音發抖。

在點將臺下的兩個方陣的軍漢大聲響亮地複述他的呼聲,傳得更遠,一句話立刻點燃了將士們的士氣,衆軍漢瞪圓了眼睛,激動地吶喊道:“大明萬歲!”“爲東南王而戰!”“我軍萬勝!”

吶喊聲迅速在人海中蔓延,晴天之下彷彿有暴風雨席捲而至。

祖大壽上前,宣讀《討北虜檄文》,聲討北虜爲禍中原二千年,今大明朝廷、東南王決定,興義師、討不義……

李過出列,宣佈這次出動軍隊人員名單。

賀珍爲主將,率騎兵五千、一萬步兵和五千民工出塞,步兵統領爲白文選、曾英,步兵統領爲祖澤洪、田虎。

兵出古北口,向北,向北!

授軍旗!

賀珍頂盔背甲,上臺接過甘輝代表東南王授予的軍旗,展開來,一隻飛虎直撲入衆人眼簾,他用力招展,軍隊再度爆發出:“大明萬歲!”“爲東南王而戰!”“我軍萬勝!”

“出發!”甘輝一聲令下,軍隊列隊通過點將臺,接受他的檢閱後,開赴前線!

一些老百姓眼中淌淚:王師北伐,向北虜討還血債了!

過去的這些年來,北虜輪着大明一次又一次,多少大明百姓死在他們手裡,妻離子散,血海深仇,仇恨深深地烙入他們的腦海中,令他們麻木,以爲這一生再也不能復仇。

在甘輝當天的日記上記着“……威武的軍隊在我面前列隊而過,看着一張張年輕小夥子的臉,我知道他們當中可能很多人不再回來,但他們倒下的身影,換來的是中華民族的崛起!”

“我信,我相信,我深深地相信,我們必能把我們的國界,推到北海!”

……

通過古北口雄偉的關口,山谷間的人馬如同一條長龍般,沿着蜿蜒的穀道在行進。

出了堅城,將士們變得嚴肅起來,聲音沉寂下來,不由得抓緊了手上的槍。

前路莫測,固然有雄心壯志,但亦有悲壯,他們接到的命令是:“死也要死在塞外!”

絕不能象前明軍那樣,逢敵而逃,而要遇敵必戰,殺死一個夠本,殺死二個有賺!

這可不行,所以軍隊文工團是不可缺少,他們承擔着鼓舞士氣的作用,雖說軍隊也可組織,但專業人士更加有效。

有人在路口打起了快板,鼓勵軍人們鼓起勇氣,加快步伐!

更讓人振奮百倍的是一個年輕的、面貌姣好身材苗條的女軍人站在道路一側,爲軍人們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

這首歌來自東南王,那個女軍人放聲歌唱,她嬌甜悅耳的聲音在原野上回蕩着,深深地激發了軍人們的心緒:“爲了自己的祖國、爲了家鄉,打擊敵人,要活着回來!”

賀珍經過了這個女軍人,不由得放慢了馬步,激賞不已!

文工團、女軍人來自東南國,在東南國,女軍人很普遍,甚至有女將軍,是實打實的戰鬥英雄!

而在大明軍隊,也出現了女軍人,但都是輔助戰位,比如女歌手、女醫生和文職女兵,但不得不承認,軍隊出現一個女軍人,真的很鼓勵士氣。

女軍人都敢上前線,她都這麼帶種,男軍人能丟得下這個臉?!

在男軍人的心中,更要爲保衛她們而戰,如果她們落入敵手,大夥兒決不能偷生!

衆人齊唱“我和我的祖國”,聲音遠遠傳出去,讓遠處的北虜遊騎兵聽得……年輕的北虜覺得這歌好聽,而年長的北虜卻覺得不妙!

他聽出了歌聲中的不屈不撓,這會要了他們北虜的命!

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764節 處置之殺漢奸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614節 看錯了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232節剿匪過程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671節 打城牆第303節 漢奸最可惡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548節 在天津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69節無農不穩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52節造船!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24節刺客(二)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699節 先說服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
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452節 炮轟萬丹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764節 處置之殺漢奸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614節 看錯了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232節剿匪過程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671節 打城牆第303節 漢奸最可惡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548節 在天津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69節無農不穩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52節造船!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24節刺客(二)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699節 先說服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