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

伊斯坦布爾的內城牆下,一批准備上城牆的士兵們在聽神職人員的佈道。

士兵們都很年輕,有的還是稚氣未脫,都是伊斯坦布爾城中的良家子,正宗的包頭佬!

他們的出身多是中產階級以上的的階層,以前的戰爭中他們受到優待,蘇丹捨不得讓他們上前線,想讓他們長大點。

可惜事與願違,東方異教徒兵臨城下,於是蘇丹乃至於全城民衆的的“寶貝兒郎”們終於要嚐嚐火藥味了。他們的確從沒設想過要真刀真槍地幹,有的人連兵器都抓不穩。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批雜七雜八的士兵,這些都是城中居民的奴僕,他們的裝備很差,幾乎無人穿甲。

無論出身高貴還是低賤,都注意地聽着。

“神說:‘你將撥去龍的牙齒,把獅子踩在腳下!’”神職人員說出這話來,衆人紛紛點頭,似乎身上充滿了鬥志。

他們大都知道,東方來的異教徒以龍爲偶像,吹噓自己象獅子一樣狂猛,既然神說了龍的牙齒將被他們撥去,獅子被他們踩在腳下,則象徵着我軍必勝。

那位白髮蒼蒼的神職人員繼續道:“聖城是新千年不落之都,在第一個千年內,它才淪落了。現在是第二個千年,它不會淪落,至少現在時候未到!”

千年不落之都!

先是君士坦丁堡,公元324年,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到君士坦丁堡,足足到了公元1453年才被包頭佬攻下,改名爲伊斯坦布爾,是爲第一個千年。

現在開啓了第二個千年,還沒到淪落的時間呢!

所有的人都眼睛閃亮,信服無比。

因爲說這話的正是伊斯坦布爾大教長德澤烏·赫伊裡,此人品德高尚,教義精湛,舉國皆服。

“去吧,我的孩子們!”德澤烏·赫伊里仁慈地道:“神必會保佑你們取得勝利,你們會成爲奧斯曼的勇士!”

是的,成爲奧斯曼的勇士,享受七十二個處女!

諸包頭佬不知道德澤烏·赫伊裡心中是這麼說的,他們雄糾糾,氣昂昂,急不可耐地登上牆頭,奔赴前線。

在他們的頭頂,則有拖着煙氣的火油彈飛過,落入城中,很快就燃燒起來!

而在城牆上,也有諸多的神職人士循環遊走在各段城牆之間,防守的官兵們受到他們的祝福鼓舞,認爲自已正在受神的護佑,從而增長了士氣,被鼓舞了鬥志。

但當他們戰下去時,他們就對戰爭的殘酷有了深切的體會。

……

年輕的艾布達·烏德躲在外城的一個城垛邊,他努力縮小自己的面積,身體側坐,城垛擋住他的身體,腿放長,也被牆臺遮蔽住,他的火槍不豎起而是放平在地上,總而言之,異教徒找不到他。

不是怕死,他向着神宣誓過,面對強敵,他絕不後退,絕不投降。

這是他求生之道,他怕的是白白死掉,因爲外面的異教徒槍手異常的猖獗,艾布達·烏德的一個鄰居,叫做伊本·伊卜拉欣,與他差不多一樣大的小夥子,比他還要身體強壯,使得一手好刀法,大家都以爲是他首先建功,將來有機會成爲勇士的。

結果伊本·伊卜拉欣在城牆上,小腿沒擺好,伸出來,給異教徒的狙擊手瞄中了,子彈打在他的左小腿上。

他不當一回事,只是簡單的包紮了一下,說輕傷不能使神的勇士下火線,還沒取得戰果,他不會下城牆。

大家都說他英勇,然而,在他中彈後的第三天,他突然倒下了,發起了高燒,說着胡話,不得不送下了城牆。

一天後,傳來了消息,他死了!

艾布達·烏德引以爲戒,他懂得了要千方百計保存自己,利用城垛的孔眼開槍打擊敵人,放槍時也要低着頭,打完即時伏下,還有,開槍後,只要有可能,就轉移開槍的位置,哪怕移動一點點都好!

這不是說笑的,他最先看到已軍的一個新提拔上來的軍官,在城牆上大模大樣地走動,而別人都是貓着腰前進,那個軍官嘲笑道:“你們真不是老兵!”正說着,子彈開始向他突然射來,炸彈就在他頭頂上爆炸,那是敵人發射的飛雷,一下子把那個軍官打成了馬蜂窩,鮮血如注般流下來,一下子把牆面淋溼,讓所有的人都惶然大驚!

他還看到已方的一個槍手,在同一位置上開了三次槍,當第四次開槍時,即使是他低着頭,照樣被異教徒的火槍打中了頭部,那槍把他的胸殼給掀翻,很快就見了他的神。

他從其他戰友那裡知道了異教徒專門有一支火槍手部隊,叫做“狙擊手”,他們用最好的火槍,幹最壞的事,多少奧斯曼的

因此,年僅十六歲的小夥子艾布達·烏德少年老成,穩得一B,他謹慎地開槍,開槍後立即縮頭,找尋新的戰位。

貌如春花。

心如枯萎枝椏!

就是他的寫照,他只想着活下去!

不謹慎的人都死了,死了,異教徒有無窮無盡的火力,他們發現一個目標,可以向他所在的位置發射上百枝火箭,奢侈無比,把地方全給覆蓋!(注:東南軍攻城多用火箭,以免被包頭佬拾箭後重新利用)

另一個小夥子祖赫利·哈立德同樣象艾布達·烏德那樣謹慎,他是個炮手,與其他戰友們拖着大炮開炮,到處轉移。

他家庭情況一般,沒有錢給他買護甲,而炮手則因爲不直接接敵,沒有發給護甲(普通士兵不發,軍官還是有的),他看到了好幾個戰友死在異教徒的火力下,他怕得要命。

終於,當他發現了一個披甲士兵死掉時,他衝上去剝了那個士兵的護甲,即使是護甲沾滿了鮮血,腥氣撲鼻,他也是照穿不誤。

艾布達·烏德相熟的一個鄰居,也是年輕的小夥子,家庭富裕,身強體壯,使得一手好彎刀,又是神的虔誠信徒,是大家原來以爲是會第一個取得面對面殺敵榮譽的人,當了逃兵!

他從城牆上溜之大吉,軍隊找他不着,就把他家裡的兩個過六十歲的長輩都強徵入伍,要他出來!

然而他沒有出來……

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256節 三天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321節 很多槍!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8節真相大白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5節初議事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518節 撤退(三)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2185章 直落(三)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743節 攻徐州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671節 打城牆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39節文趙氏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19節碼頭上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794節 不對眼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454節 慢一拍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59節搶上風口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
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256節 三天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321節 很多槍!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8節真相大白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5節初議事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518節 撤退(三)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2185章 直落(三)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743節 攻徐州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671節 打城牆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39節文趙氏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19節碼頭上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794節 不對眼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454節 慢一拍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595節 準備遠航!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59節搶上風口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