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節 樹立信心

學習、培訓!

東南王顏常武的特色是對於吃皇糧的人們的一個要求就是要他們多學習,增加修養,知識與時俱進,高級官員也不例外,甚至要學習得更多。

甘輝利用春天兵事不興的時候召集高級官員們開完會,機會難得,大家一起學習!

學習的重點正是最新編撰的《東南國曆史》,這本書由東南國內閣總理大臣陳衷紀主編,調集了大批精英學者一起編輯,即爲“修史”。

在封建社會裡,有一項使命極爲榮耀,譬如說介紹到陳衷紀時,第一項內容是東南國內閣總理大臣,第二項內容是“兼修國史”,地位還排在了陳衷紀貴爲“東海公”的世襲公爵之前,非同小可!

爲國家修史,百年後同上史書,非常榮耀!

《東南國曆史》記載了東南國華人篳路藍縷、砥礪前行的艱難歷程,展示了上至君王、下至小兵的軍中英雄戰史,人物刻畫得生動形象,栩栩如生。

甘輝親自主講,講述了東南王主抓的兩件大事:一是東南國的發展,二是收入,正是爲官者的操守。

“東南國的發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了疆土的開拓、統治、經濟、科學、文教的發展、軍隊的發展等各方面的全面提升,收入有財政收入和老百姓的收入……時代不同了,要以發展經濟爲第一要務,經濟發展起來,社會才能進步,纔有穩定的財政收入,我們的統治的核心思想也要與時俱進,要讓老百姓們得到實惠,擁護我們的統治,是爲大仁大義……”

“……社會各階層的收入提高,也包括了我們軍官、文官!讓官吏們得到實惠,要讓官員們過得體面和榮耀,所以王爺一再提升諸位的俸祿,王爺說過‘要想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是不可能的……”

“提高俸祿後,諸位就沒有了藉口,王爺對於軍隊的要求非常高,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招之即來體現了軍隊的服從,一聲令下,即刻開撥,面對強敵,毫不畏懼!來之能戰則表明了軍隊作好了備戰,後勤補給沒有問題!戰之能勝表明了軍隊要以大無畏的精神,堅定地粉碎一切敵人!我們絕對不是新明軍,”

“王爺的軍事思想是進攻、進攻、再進攻!無論是什麼敵人,都堅決出戰!所以,必須明白到這一點,文官要以經濟發展爲考覈要點,武將則以敵人的人頭論英雄!”

“我們當前之敵,是困擾了中國二千多年來的北虜,其機動靈活,兇殘頑劣,大敵前,作戰任務十分艱鉅,我們要作好大戰的準備,有戰役的整體觀念,在座諸君要嚴守紀律,積極準備,密切配合,協同一致,動員每一個人的力量,以頑強的戰鬥,迎擊敵人的襲攏,戰而勝之!”

……

甘輝的講課是在密雲軍營裡的大會場,參加者包括了武將與文官的高級官員們,他們人手一本《東南國曆史》,不同於對老百姓軍訓教育所用到的油印本,他們的《東南國曆史》是精裝版,印刷精美,還有插圖,每本都有東南王的親筆簽字,寫着“顏少陽與君共勉”的字眼兒,還有他的印章。

“少陽”是已故大明帝師孫承宗給顏常武取的字,孫承宗是天啓帝師,卻在賦閒回鄉後到了臺灣任職,履歷十分奇特,時人評價孫承宗把氣運都帶給了顏常武,因此東南興起,在所難免。

御筆!

這是難得的殊遇,官員們畢恭畢敬地捧着書本,準備把此書當成傳家寶。

東南王推行的學習特色確實不錯,官員們通過學習,都明白到他治軍、治國的脈絡,也就跟上他的步伐,換言之就是“逢上”,說難聽點就是“諂上”,上有所好,下必興焉是必然的。

一些明智的官員暗暗點頭,當發展經濟時,官員們的心思都放在上面,其他方面包括不臣、官鬥就少了許多精力,軍隊爲了勝利,一天到晚的操練,同樣地沒有什麼力氣去做什麼壞事,東南王雖爲海賊出身,卻十分精明!

哪怕是前明兩榜進士出身,他們對於同爲海賊出身的甘輝也不敢怠慢,因爲介紹上的甘輝實在是戰績標榜,功勞大得嚇人,助東南王在東南國開疆萬里之遙,誰人可及!

所以官員們認真聽課,積極做着筆記。

……

“我們出塞,移民百姓,建城立塞,佔領漠南和漠北,驅除北虜,是功在千秋之事,在東南王的麾下從事此偉業,必定成功!”甘輝展示了出塞的建城圖,以城爲依據,建堡和軍隊出擊!一旦建成的話……”講到激昂處,甘輝高聲念道:“山是老子開,樹是老子栽,誰敢來摘果,人頭就落地!”

雖是歪詩,但十分有氣勢,會場裡頓時響起了一陣掌聲和歡樂的笑聲,當天上午的學習結束後,由於密雲軍營新建,條件簡陋,會場變成食堂,炊事員笑呵呵地挑來幾大桶熱騰騰香噴噴的燉羊肉,甘輝親自動手,帶領大家把臺子擺好,大家一圈圈圍坐下每圈當中放一隻大陶盆盛肉,熱熱鬧鬧地吃了起來。

吃過飯,上茶來,大家乘機開開小會,相互介紹,尤其是一些報名出塞官員們更是到處拉關係,這是允許的,此行出塞,風險莫測,把命活下來讓事情做成功是第一要務,要動員一切力量,精誠團結,彼此熟悉,有私人關係,事情更好辦。

下午開始戰略部署,大家也不是第一次見到塞外建城的大地圖,但每一次依舊都覺得心潮起伏,真要是成功,解決了困擾中國二千多年的北虜,把中國的疆域推到蘇武牧羊的北海,即貝加爾湖,實在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業,自己爲官參與此事,一生受用無窮!

捫心自問,還真的有很大機會完成此事,東南王雄才大略,要人有人,要槍有槍,要銀有銀,要糧有糧,上下一心!

漠南諸遊牧民族勢孤力薄,難擋東南王大軍,待到漠南建城,漠北騎兵南下,我們以逸待勞,未必不能戰而勝之!

不知不覺中,通過一次次的開會、學習,文官武將們的信心樹立起來,他們準備着建功立業了!

第二天,在他們共同見證下,第一支大明軍隊誓師出塞!

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719節 進藏難!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160 帝都之亂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846節 過關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743節 攻徐州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555節 此起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618節 過癮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905節 想當初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23節都在演戲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861節 大改造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2095節 酇伯爵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
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719節 進藏難!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160 帝都之亂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846節 過關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743節 攻徐州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555節 此起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618節 過癮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905節 想當初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23節都在演戲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861節 大改造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2095節 酇伯爵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