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

東南軍的偵察船發現白皮諸國如荷蘭、西班牙和和葡萄牙艦隊自戰敗後進攻意願較弱,一直沒有重組艦隊前來進攻,於是將軍們就下一步我軍的動向進行討論。

有的人主張趁勝追擊,追打白皮戰列艦,甚至攻擊紅毛番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

這幫傢伙眼紅卡博特拿下那不勒斯,就想舊事重提,也來樂呵樂呵,甚至有些喪心病狂的白皮洋將,直說要攻打羅馬!

羅馬---西方教廷所在,說這話的洋將真可謂吃碗麪反碗底。

羅馬不一定有大財,但攻下羅馬,如果捉到教皇,絕對是全歐洲震動的大事,想不出名都難!

他們的請示理所當然地被顏常武給否了,他冷冰冰地說道:“一王不弒一王,除非他親自主動來打我!”

洋將們不敢多話,戴維先生說了:“與西方艦隊的交戰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持久戰鬥的準備,不要急於一時。且我們不能樹敵太多。”

他的是話非常正確,風帆時期的戰列艦交戰有時打上幾天都是平手不無可能,並不容易取得戰果,修復船隻也不難---木頭上敲釘子誰不會?

至於樹敵太多就道貌岸然了,大夥兒都明白與歐洲白皮的戰爭根本不可避免,主要是什麼時候全面打響的回事。

進攻歐洲本土的計劃暫時擱置,下一步就是動用戰列艦配合陸軍地面作戰,沿海邊進軍,向伊斯坦布爾挺進!

顏常武將海軍軍權交給了陳德爲首的軍事委員會,成員有顏東來和顏彰,遇敵時他們有權進行及時的反擊,不必請示,事後報備即可,但進攻則需要批准。

他則帶着戴維先生,橫渡地中海,在敘利亞的海邊城市拉塔基亞登陸,再向北到達了安塔基亞城,此城與東面的重鎮阿勒頗基本水平,接近小亞細亞,屬於與奧斯曼帝國作戰的最前線。

顏常武的儀仗隊喧譁,伴隨着他那明黃羅傘的是一排排旗幟蕃帛,而握着這些儀仗的人個個目測都有一米八以上,相貌堂堂,威武不凡。這就好比國旗班的國旗手一樣,代表的是國家的面子,這些爲他打着龍旗,舉着繡着祥雲、日月和星辰的旗幟的儀仗護衛自然也是代表着天子的威風和體面的。

顏常武雖未稱帝,但已按天子之制給自家待遇,所到之處,人皆稱萬歲,誰能管他!

在大明時他沒逾越,但在海外地方,大夥早就認定他是皇帝,就算是那些來自大明的進士在東南國當官也不會多嘴,他們不能阻人財路,整個官僚階級早就盼着他早點正位,屆時就是當官的狂歡,喜大普奔。

最起碼的官升一級或者爵升一等,那些直接參與登基事務的甚至連升三級,最少加百分之十的工資,或者有一筆不小的獎金等等。

顏常武抵達了安塔基亞城,該城已成了大兵營,諸將已經等着他了,有八個整編軍,每個軍均有五萬正兵,二萬輔助兵,分別是:

第一軍:張守雲、曹勳、袁宗第、高文貴;

第二軍:祖可法、陳喬、張天龍殷有龍;

第三軍:周全斌、賀藍、塔天保、徐勇、;

第四軍:李來亨、郝搖旗、馬重禧、馬寶;

第五軍:左夢庚、黨守素、竇名望、徐勇;

第六軍:李成棟、顏田、楊彥昌、胡一青;

第七軍:曾英、李佔春、於大海、趙印選;

第八軍:賀珍、張能、田虎、張鼐。

這其中,第一軍的張守雲沒來,他們軍隊鎮守埃及,確保蘇伊士運河這條中國人的生命線的安全。

只要這條生命線在中國人手裡,那麼就可以保證兵員、補給源源不斷地到來。

在蘇伊士運河開掘的時候,東南軍出動了三個整編軍去保障運河安全,等運河完工後,僅留一個整編軍就可以了。

再留一個軍即第四軍的李來亨、郝搖旗、馬重禧、馬寶等輩分散駐守埃及以北地區,除了保障埃及到前線安危,還可以充當預備隊。

其餘六個軍都能攻擊奧斯曼人,所有軍的正兵皆爲漢人,輔助兵二萬是一萬是漢人,另一萬人是來自中華八國小跟班或者印度人。

除了這七八五十六萬人之外,另有十萬印度兵已經到達了埃及,整裝待發,還有十萬印度兵在次大陸訓練,隨時等侯召喚。

從東南國、印度派遣如此之多的軍隊,是因爲中國人在蘇丹地區糧產、畜牧、漁業等方面漸入佳境,都取得了大豐收,並且能夠提供鐵、銀、銅、金和木頭等礦產。

蘇丹是中國人的蘇丹,是中國直接吞併的地區,那裡只有中國人(或者是中國的小跟班以及印度人),中國人把原住民全給幹掉或者趕走,然後大肆開發尼羅河流域,利用尼羅河水種植了高粱、穀子、玉米和小麥,還有經濟作物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膠,以及棉花,農業異常發達。

利用尼羅河水利之便,就把大量的糧食運到了埃及,同時通過海船,把糧食運到地中海沿線的軍隊,生產的成本低廉、運輸的成本不高,呈現良好運轉態勢。

不僅如此,中國人在河邊種植牧草,以此養馬、牛、驢、羊等牲畜,還養鴨子、雞、鵝等,爲前線軍隊提供大量的肉食。

中國人還挖塘,引水養魚,把魚做成鹹魚幹。

中國農民幹得是如此的出色,軍隊的補給根本不成問題,蘇丹總督徐孚遠吹噓他供應百萬之衆都不成問題!

以前顏常武不敢大舉興師動衆就是因爲怕補給跟不上,現在嘛,情況截然不同。

至於鐵、銀、銅、金和木頭等礦產和資源的開發對於中國人不無小補,中國人是如此的勤快,只要給他們機會,那些農民就能變成多面手,轉職成爲礦工、工廠工人和建築師傅,他們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在蘇丹的中國人差不多是人人發財。

至於印度人大量充實中國軍隊,是因爲印度人真的是太好用了,

他們老實、聽話、且兵源充足,雖說戰鬥力一般,但夠用。

其實說到底就是便宜!

在中國的殖民體系中,印度兵如同奴隸一般,在自己的領土上和中國佔據的地區都跪拜在中國的腳下。

在當時他們雖然在中國軍官眼中只是低等人,但在負責充當殖民軍隊士兵期間,他們卻過得非常好,因爲他們的待遇勝過他們的族人,也就心甘情願地選擇助紂爲虐(助紂爲虐?你站哪邊的?)充當中國人的槍桿子。

每一支印度部隊的軍官都是中國人,並且沒有與中國士兵組成的混成兵團,並且是按地區或者民族來劃分部隊。

憑藉着兵多糧足,萬事俱備,顏常武悍然地發動了對奧斯曼帝國小亞細亞的大進攻!

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087節 填溝壑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851節 超級巨炮發力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509節 沒錢了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450節 賽甘寧!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321節 很多槍!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69節無農不穩第1719節 進藏難!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828節 荷蘭艦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67節 好漢來投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61節追殺敵船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713節 爭地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
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087節 填溝壑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851節 超級巨炮發力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509節 沒錢了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579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450節 賽甘寧!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321節 很多槍!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69節無農不穩第1719節 進藏難!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1936節 我都沒發力你們就破城了?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1828節 荷蘭艦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67節 好漢來投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61節追殺敵船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713節 爭地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