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

楊天生擔任西伯利亞、北海兩邊地總督,正常情況下不會把這樣的苦寒邊地職務讓他這等大員出任。

但事涉與俄羅斯國的外交談判,現新明內非他莫屬。

楊天生擔任過東南國的外交部長,懂八國外語,擅長“事鬼”,與鬼佬打交道沒有任何的問題,他不去還有誰去!

明朝官員們自高自大,看不起外國人,我們這裡是天朝,是世界中央大國!

我是中國人!

紅毛番被他們稱爲紅毛鬼、番鬼佬,去與他們打交道被稱爲“事鬼”,誰都不想去。

外交無小事,這關係到中國能否順暢地吞下東西伯利亞和中西伯利亞,肯定要派一個大學士。

大夥兒一致推薦楊天生,由於在外關山迢迢,不知道會談到猴年馬月,因此楊天生去職,同時給他提升了武英殿大學士作爲補償。

次輔的位置重要,堵胤錫依序替補,成爲次輔,並依例加封爲謹身殿大學士。

堵胤錫是崇禎十年的進士,資歷足夠,無論是職務還是職稱都不成問題。

朝廷釋放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堵胤錫兼左都御史。

大明設有專門行使監督職權的機構是都察院,職專糾劾百司,左都御史即爲都察院的長官,都察院還有重案會審的職權,即重大案件由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三法司會審,是爲三堂會審,都察院相當於紀委、檢察院和法院的混合體,可以提供從調查官員、起訴官員直到處理官員的一條龍服務,是官都怕都察院來查。

新明立國,經過了十多年的和平發展,一些官員也開始蠢蠢欲動,造成了國家損失和社會影響,引發了朝廷強烈的不安。

現在是女主天下,加上一個毛頭小子來治國,得位不正,最忌被人找藉口來說他們。

堵胤錫爲人剛正,由他主持法紀,正是朝廷的態度,要大力整肅吏治了!

所以《參考消息》上進行了連串的分析,就楊天生與俄國斯人談判進行前景描述,並評論堵胤錫以次輔身份掌都察院院事,可見朝廷對吏治的重視,所以正告一些傢伙,悠着點!

內閣人事變動不小,閣老週六一與東南國內閣的夏允彝進行交換,週六一到東南國內閣任職,夏允彝在大明內閣任職,並且走了一個楊天生,再調進一個陳子龍。

夏允彝、陳子龍任職大明內閣都無問題,他們都是大明的進士,過檔到東南國當官,逐步升遷到東南國內閣要員,堪稱稱職。

首輔權重,地位凌駕於諸閣臣之上,已經等於以前的宰相!

朱重八建立大明朝,起初用中書宰相來幫助處理政務,但後來發現宰相權勢太大,易成權臣,爲了保住他朱家天下萬年,他廢除了宰相一職,提升六部尚書的地位讓他們來一起幹活。

可是六部尚書彼此之間是一團散沙,根本不能協同處理國家大事,經常在一起扯皮。

那時問題不大,朱重八同志的戰鬥狀態奇佳,能夠有效地控制住六部尚書要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

到得朱老四時期,是位坐不住的主兒,他是馬上天子,經常在外打仗。

所以宰相一職萬萬不能重建,否則朱老四一出外,宰相就造反。

因此他建立內閣制度,以內閣來協助處理政務,內閣閣員基本上是大學士,大學士的官品其實不是很高,才五品。

以小制大,讓他們去處理六部上呈的事務,現用科道制度把內閣和六部統統一起控制起來。

所以皇帝不是吃素的,建立了有效的制度。

只是到了皇朝後期樓歪了,科道官員權力脫軌,離譜地把內閣都可以弄沒了

楊天生在內閣的時候,他背景過硬,能夠有效制約馬士英,他一離開,任何一個閣臣都不能與馬士英相提並論。

既然一個不夠,那就來二個,夏允彝、陳子龍一起進入內閣,能夠有效制約馬士英,避免他獨行獨斷。

他們擁有東南國背景,地位相對超然,即使不能象楊天生那樣制約馬士英,也有一定的。

並且週六一到東南國內閣任職是很有好處,這是朝廷要大用他的表現,等他從東南國鍍金歸來,說不定會更上一個臺階。

因此《參考消息》上展示有他的履歷:他是崇禎元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高密縣縣令,在松江知府任上搶險救災得力,其實這鳥人就是勾結了當時東南府,把流民中的青壯賣給東南府當移民,東南府回贈糧食---大明天災,其它的地方都沒有糧食,因此週六一搞到糧食,賑濟災民有功而擢爲南直隸布政使司,之後升任蘇州巡撫,再就是擔任了兵部侍郎、工部尚書,之後入閣。

《參考消息》上的內容豐富翔實,登載了週六一理政處事的經歷,滿足了一衆吃瓜羣衆的八卦心理,在禮部值部的人員們一邊喝茶,一邊拿着報紙在津津有味地看!

不僅是他們這些小人物在看《參考消息》也不例外,這不,在往天津的海船上,楊天生在饒有興趣地看着《參考消息》上登載着記者採訪楊天生的報道。

“楊天生,泉州晉江人,家族豪富,卻不爲財富所攏,自小刻苦練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擅長雙刀,有萬夫不當之勇,他不甘於平淡,十五歲就參加了到日本的遠航,積極從事與日本的遠洋貿易,二十歲就掙到了他的第一條海船,他廣結豪傑,仗義疏財,遐邇聞名,與開臺王顏思齊(就是顏常武的便宜父親)相契,結爲異姓兄弟,楊天生很講義氣,不懼強敵,力助今上登位……”

這時艙外有一人進來,楊天生大嚷道:“石巢翁,你看報紙上把我這個大海賊寫成了一朵花,說我二十歲就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積極從事與日本的遠洋貿易,就不知道那個記者知道不知道我是靠洗劫他人得來的船呢?哈哈哈!”

“他當然知道!中國人都知道這個海賊頭是怎麼發家的,不過你現在手裡拿着尚方寶劍,他當然得把你給洗白了!”說話的竟是阮大鋮,他作爲副使,與楊天生一起對俄國人的談判。

阮大鋮的一個副業是戲劇家,能編能唱,他聲音洪亮地道:“《參考消息》僅供參考!”

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52節造船!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0節修路風波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751節 殺人質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423節 圈套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795節 鬱悶的威尼斯人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69節無農不穩第743節 攻徐州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591節 好籤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42節女神養成第220節老熊失手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66節落子(一)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509節 沒錢了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516節 撤退(一)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
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52節造船!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0節修路風波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751節 殺人質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423節 圈套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795節 鬱悶的威尼斯人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69節無農不穩第743節 攻徐州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591節 好籤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42節女神養成第220節老熊失手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66節落子(一)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509節 沒錢了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516節 撤退(一)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