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節 打過河去

且說多鐸安排拜尹圖、石廷柱、巴哈納、馬國柱四將負責後方掩護,這不是好活計,四將心中破口大罵,結果多鐸前腳走,他們走頭跟,把黃河南岸的城池皆棄,舉軍渡過黃河,據黃河北岸而守。

諸酋駐馬黃河北岸,拜尹圖得意洋洋地道:“我把黃河裡所有的渡船都給拖到了北岸,必可遲滯北伐軍前進,方便我軍打下北京!”

話音剛落,他的目光定住!

其餘將領也說不出話來,一起望向黃河下游呆呆出神,作聲不得。

黃河裡出現了大批船隻,逆流而上,打的旗號正是“明”!

韃子真是魯班門前弄大斧,關公面前耍大刀,顏常武乃水上蛟龍,豈會不考慮到黃河天險之事。

這邊北伐軍向黃河進兵,那邊從黃河下游調來大批船隻,準備支援北伐軍過河。

這支艦隊由著名的戰鬥英雄,海軍少將趙天京指揮,這位將軍還非常年輕,正是他喊出了“遇敵必戰”,是個熱衷戰鬥的狂人,見到岸邊有韃子,立即派出兩艘淺水炮艇開過去打炮!

韃子那個火大啊,對方遠遠地開炮,打不中也能夠把他們趕跑,而他們的弓箭射過去人家簡直不當一回事,用上火箭,黃河風大,十有九吹熄,且對方的準備充分,船殼外覆生牛皮,船帆浸過阻燃藥,還有良好的損管措施,火箭也無用。

只好鬱悶地離開河岸,河對岸出現了北伐軍的旗幟!

黃河南岸的鉅野、荷澤、濟南、淄博諸城被北伐軍光復,重回明朝懷抱!

濟南旁邊是泰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乃歷代皇帝封禪之山,大有風光可看。

不過進駐濟南的北伐軍總參謀長甘輝沒有任何興趣觀賞風景,他十萬火急地找來了東南軍第一集團軍116步兵師師長凌未風和第二集團軍232步兵師師長左夢庚,要他們急援北京!

“你們兩個師,過了黃河,立即北上,哪怕是拼光了,也要衝到北京城!”甘輝下令道。

從濟南到北京,這是一條生死莫測的道路,這是一條羣狼聚集的道路,但是兩個師長沒有任何的猶豫,一起舉手道:“保證完成任務!”

左夢庚,軍二代,左良玉的兒子,託他老子的福,他升職非常快。

左良玉出身於寧遠袁崇煥部,後因鬧餉過檔到東南軍,他在東南軍的資歷甚老,顏常武出於平衡各方勢力的考慮,對左良玉大加提拔,左夢庚也水漲船高,當了師長。

在平行空間裡,這傢伙是個大賣國賊,率南明軍隊達二十萬之衆投降清廷,讓南下的清軍人數充盈,一下子象充氣的氣球般鼓了起來,把南明君臣徹底嚇倒,投降者一個接一個。

他還成爲進攻南明的前鋒,對清廷作用之大,不亞於吳三桂。

但在今世,卻是對韃子斬盡殺絕的反清干將。

開玩笑,他怎麼可能投靠韃子!現在顏氏公司經營得紅紅火火,年終發雙糧,還有花紅,做得好的還有股份獎勵,對比日落西山也似的韃子,左夢庚在絞盡腦汁想用更多的韃子腦袋往上爬呢。

他一回到師部,立即召集營以上的軍官召開會議。

當軍官們知道師長接受了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後,大家既感到壓力又覺得振奮。

固然危險,但一旦功成,北京有領袖在,所謂功大莫過於救駕,那大家的履歷就添上鮮豔奪目的一筆:解北京之圍!

左夢庚經驗老到,繪軍官們下達任務道:

“一、做好部隊動員工作,讓大家都明白,領袖甘冒大險進入北京,傾覆北虜,他身先士卒,我等豈能落後!”

“二、挺進北京,只有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絕不能後退,勇敢向前!”

“三、也要注意策略,首先不要怕!李陵漢軍當初五千對八萬,一樣沒有問題,充分發揮我們的火力,讓敵人知道我們的厲害!”

“四、注意保護自己,採取結陣、交叉火力掩護的方式,注意防箭!”

……

軍官們按照師長的指示,做好戰鬥準備。

同樣地,116步兵師師長凌未風也進行動員,做足準備工作。

帶上大量的火藥與子彈,行軍炮帶上,大部分是霰彈,少許是實心彈,準備護甲、盾牌、拒馬槍、鐵蒺藜等軍用物資和帶上了易攜帶的壓縮乾糧等等。

於是,兩個師啓動了,他們就在濟南對出的黃河岸邊,由炮艦掩護,登上了渡船,強渡黃河!

在之前,北伐軍有三個師進行了佯動,在其餘黃河邊作出過河的樣子,導致清軍分兵,結果只得二千騎兵在馬國柱這個二韃子的指揮下匆忙過來阻截。

馬國柱,遼陽人,隸漢軍正白旗,早年對黃臺吉完善清朝制度方面貢獻頗多,是當時重要的漢臣之一。

渡船滿戴官兵,船工們划槳,向河對岸駛去。

百舸爭渡,頗有氣勢!

在他們的前面,有炮艇開路,這些炮艇,裝備了火炮和火槍,爲過河部隊提供保護,甚至直接泊在岸邊開火!

清軍騎兵不顧火力攻擊,駛近河邊,向着渡船拋射火箭和弓箭。

雙方對射,你來我往。

浪花劈劈啪啪擊在岸上,遠處炮聲隆隆。

第一條渡船靠岸,士兵們端着長槍,舉着盾牌,蜂擁而來。

箭矢在他們當中落下,有人大聲呼痛。

但是他們依舊前進,哪怕是清軍騎兵向他們衝來也繼續衝!

距離接近,開火!

軍官的軍刀揮下,士兵們鎮定地扣動板機。

槍聲大作,頓時清軍騎兵紛紛落馬。

打馬!打馬!

明朝的火槍兵,最愛打馬,用達姆彈打馬是槓槓的。

沒了馬匹的衝擊力,清軍的戰鬥力嚴重削弱!

步戰?

跟火槍兵步戰?嘿嘿,那是嫌死得不夠快!

只要前面火槍兵用槍刺敵住敵人,後面的火槍兵從容上膛,就可以擊斃敵人。

清軍騎兵不斷衝來,但他們就連一個火槍兵百人隊也不能擊潰,北伐軍火槍兵火力密集,關鍵是遇敵不退,打得清軍人仰馬翻,越死越多!

還真的給左夢庚說對了,當步兵密集時,騎兵的衝鋒難以奏功,而且北伐軍火力是立體,他們還有炸彈!

炸彈的殺傷力雖然不能破甲,但害馬效能顯著,

“衝啊!殺啊!”率軍衝在最前面的是驍將金聲恆,他親自端着步槍上,左右兩把霰彈槍,再帶二把手槍,見敵就殺,強勢無比!

儘管馬國柱不斷地進行反衝鋒,但是都被北伐軍擊破,上岸的北伐軍越來越多,將清軍騎兵整排槍斃,到後來,清軍騎兵只敢遠遠的射箭,都不敢上前衝突了!

敵我之勢易手,馬國柱輸得心服口服!

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440節 鞭刑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087節 填溝壑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872節 反轉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250節 破火船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761節 黃金艙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97節一夜變天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70節落子(五)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861節 大改造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656節 行途中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363節 殺倭!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383節 金銀玉雪
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440節 鞭刑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556節 被阿三嚇到的黃淳耀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087節 填溝壑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872節 反轉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250節 破火船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438節 新兵一枚之到懲教排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761節 黃金艙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97節一夜變天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70節落子(五)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861節 大改造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656節 行途中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363節 殺倭!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383節 金銀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