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

明軍高參有意賣弄,向蒙古人介紹外蒙古情況,如數家珍。

他說道:“從地圖上觀察,外蒙古全境基本都處於蒙古高原,平均海拔高,地勢西高東低……”

山地主要分佈在外蒙古中西部地區,佔據了其全部領土二分之一。而南部,則是廣闊的戈壁。

戈壁,來自蒙古語,是獨創的一個世界級詞彙,它兼有沙漠、礫石荒漠、乾旱的地方、荒漠草原等意思,可能是沙漠,可能是石漠,總之就是沒水。

強烈的日照以及溫差,使得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不斷地反覆崩解破碎,形成碎屑。在風的作用下,洪積平原上的碎屑物質中的細砂和塵土被吹到天空中,其中塵土被吹到千里外的地區,形成了黃土高原;而那些細砂則被風攜帶到附近,形成沙漠。粒徑比較大的礫石,則被留在原地了,就形成了如今的戈壁。

而且這個巨大的戈壁地帶地跨南北,把蒙古分爲了漠南與漠北,漠南條件遠勝漠北,其氣候更溫和,還有呼倫貝爾草原和河套平原兩大天府之國作爲支撐,以及近着的強力中央政府的託底扶持,舒服!

漠北慘矣,北部寒冷,南部乾旱,這一地帶彷彿一條巨大的內陸盆地,除了沒水,更可怕的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

這樣的極寒、貧瘠之地,多災多難就不稀奇了。

對遊牧民族來說,最爲嚴酷的就是的“白災”、“黑災”和“黃災”。白災指大雪覆蓋草原,地面積雪超過很深,放牧無法正常進行,牧區與其他地方隔絕。如果乍暖還寒,雪溶化後又凍結就形成一層冰殼,牛羊也找不到吃的。

黑災,就是相對於白災的冬季無雪造成的災害。看似什麼都沒有發生,卻在暗地埋下死亡的隱患。冬季人畜飲水都依賴積雪,如果黑災發生,就會使人畜缺水,甚至疫病流行。

即使積雪很厚,動物尚且能在雪中刨食草根。

但如果不下雪,即使熬過冬天,明年春天可能連草都沒。

道理其實很容易理解:瑞雪兆豐年,雪大不是件壞事。

黃災,就是沙塵暴。來時遮天蔽日,裹攜大量沙塵,輕者可使人畜患染呼吸道及腸胃疾病,嚴重時將導致大量牲畜死亡、颳走農田沃土、種子和幼苗。覆蓋在植物葉面上厚厚的沙塵會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致使牧草枯萎。

……

在大活佛法帳內聽着高參一項項地介紹外蒙古的情況,讓大活佛、大汗與諸酋只覺得背脊涼浸浸的,貌似那些南人很清楚自家的情況啊!

如果先前他們有三分的不忿,現在只剩下一分了。

知己知彼,人家對你知之清楚,打起你來就容易了。

比方說待蒙古高原的黑災過後,他們出兵,絕對能夠步兵打騎兵。

黑災過後,來年寸草不生,明軍出擊,步兵發揮正常威力,而蒙古人卻是馬瘦,想跑都難。

看似外蒙古面積廣大,實際上適宜居住的好地方並不多,就是那些水源地,包括河流、湖泊,而這些目標,盡在地圖上!

“此地以畜牲業爲主,看天吃飯。”明軍高參頓了一下道:“十分落後!”

蒙古人進行傳統的遊牧生產,過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一個廣大草原範圍內週期性的遷徙,他們馴養五畜,即綿羊、山羊、馬、牛和駱駝,既是財產,也是主要的食物來源。

“蒙古人單個草場的承載力很低,這種環境下只能用遊牧的方式維持可持續發展,但也意味着多個草場才能維持一個部落,人口上不去,也難以形成定居城市。”高參說着,用教鞭在地圖上敲出一些位置,讓法帳內蒙古人心中瓦涼瓦涼。

蒙古人有“打草谷”之說,就是去南人的地方發財,花差花差。

來而不往非禮也,南人則有“燒草場”之說,就是南人到蒙古人的草場上放火。

中原王朝是否有進取之心,就看軍隊敢不敢到蒙古人的草場上放火。

如今看來,明軍是做好了準備,地頭打探得一清二楚,大家硬碰硬,只要明軍拿出“一個夠本二個有賺”的精神態度,蒙古人肯定退讓。

因爲他們拼不起!

事實上大活佛與大汗們就是看出了明軍敢打敢拼的態度,他們反倒是慫了。

更有一個原因就是同族比敵人更可怕!

一旦與敵人硬拼到底,給予自己最後一刀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同族。

敗給敵人猶有一線生機,輸給同族,則高層身死族滅,低層全部淪爲奴隸,前景可怕至極。

“外蒙古初步可以兩條腿來走路,第一條路就是實行糧食自給,第二條路就是發展牧草經濟!”高參代表明軍給出了建議道。

“必須發展種植業!”高參說道。

“可以種植麥子、土豆,還有乾草,以及少量的油料作物,還有水果與蔬菜,事實上,我們帝國戶部早就作了試驗驗證,已經準備了不少的種子,可以使用。”高參娓娓道來,教鞭在地圖上隨意點劃,處處不離河流與湖泊等水源地。

“……由於嚴寒的限制,外蒙古的作物必須嚴格限制在5月中旬播種,9月收割,儘量提高單位產量……”

“在糧食自給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畜牧業,以畜牧來賺取銀元!”高參指出道,說了一些畜牧賺錢的途徑,比如出售活畜、風乾肉和奶酪業等。

“爲了扶持外蒙古的產業鏈,朝廷不但不收稅,還給予退稅與補貼!”高參解釋道。

……

待到高參說完了朝廷對外蒙古的攻略後,甘輝親自作了補充發言道:“我們中國人爲人處事,講究的是一個勤勞致富,不偷不搶。”

聽到蒙古人臉色一變!

“我們中國人還講究自食其力,發展自己的積極主動性,不等不靠。”甘輝這麼說了,蒙古人臉色再變。

“朝廷對於外蒙古有大筆的扶持資金,是扶上馬,送一程,但蒙古人自己也要努力!”甘輝告誡道。

他莞爾一笑,問回諸蒙古人道:“大家意下如何?”

三位大汗強笑道:“如此甚好!”

大活佛口宣佛號道:“善哉善哉,一啄一飲,皆有定數,甘大將軍所言極是!”

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34節戰俘生涯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2095節 酇伯爵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2072節 開國大典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977節 打過去!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445節 救女神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86節勝利之後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517節 撤退(二)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1651節 窮B沙皇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452節 炮轟萬丹
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973節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34節戰俘生涯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2095節 酇伯爵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2072節 開國大典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977節 打過去!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445節 救女神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063節 竟有這等事情!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86節勝利之後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517節 撤退(二)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1651節 窮B沙皇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452節 炮轟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