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節 公主出降

“姚先生,這些年來你爲國事操勞,兢兢業業、克盡職守,辛苦你了!”皇帝朱由產親切地對姚明恭道,

姚明恭躬身道:“不敢當!陛下過譽了,臣應該做的!”

他滿面笑容,站起來向皇帝拱手道:“陛下,萬千之喜!”

朱由產立解其意,亦是笑意盈盈地道:“何喜之有?”

“臣奉東南王旨意,求請宜陽公主出降!”姚明恭一揖到底。

“宜陽終於出降了!”朱由產喃喃地道,即使是九五至尊,也是個父親!

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公主出嫁又稱“出降”。

明代的俗例,婚事行納采、納徵、請期、親迎四項禮節。凡是納采、納徵、請期、,均須“具書”,即寫明聘禮,送給女方。女方收到後,再回書,表明禮節。這些事情顏常武全權委託姚明恭辦理。

於是姚明恭代東南王說上一通,意思是窈窕淑女,君子好俅,東南王傾慕宜陽公主朱真真賢良淑德,託他前來作媒,請朱由產允婚!

聘禮一百八十八萬兩銀子!

這些銀子當中,有沒收京師旗人的、晉商的銀子達致半億兩白銀,所以顏常武才如此大氣,感謝旗人、晉商的慷慨,所以少殺他們,送他們去東南亞拓荒!

聽到這個數字,饒是朱由產見識過大場面,也給近二百萬兩銀子震到在龍椅上都差點站不穩!

他還不知道等他女兒出嫁那天,差點連路都走不動了----公主娘娘全身掛滿了金首飾,其重無比!

心忖自己這位賢婿果然生猛,他捨得給臣民們發銀子,也捨得下聘禮,揮金如土!

這樁婚事肯定要允許的,朱由產說道:“由朕賜婚,姚先生看可好-!”

賜婚是皇家主動,姚明恭心知肚明,但沒必要爲此事而爭執,欣然道:“最好不過!”

婚事允下,由姚明恭寫了婚啓:東南王與宜陽公主,良由天合。

婚啓就是兩家結親的婚書。婚書一定,雙方的婚姻就有了法律效力,除非顏常武另寫休書,將婚姻解除。

雙方商量婚期,六月初六,六六大順,萬事要順,公主出降!

主要的事務定下來,下面的內容則交由禮部推進了,兩人坐在乾清宮裡悠閒喝茶,姚明恭說道:“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先生請講,不必客氣!”朱由產說道。

姚明恭斟詞度字地道:“陛下,兩位皇子年歲漸長,何不安排就藩?”

“或許,可以有個鐵帽子戴戴……”姚明恭低聲道。

“這是東南王的意思?”朱由產敏感地問道。

“臣斗膽!”姚明恭恭敬道。

朱由產沉吟不決,他知道姚明恭並無惡意,乃一退一進之策。

一退:公主登場,皇子就藩;一進:以此交換,得個世襲王位噹噹。

儘管有心理準備,朱由產捨不得地道:“讓朕考慮考慮吧!”

姚明恭再進諫道:“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朱由產終究捨不得二個嫡子離開,沒有允許姚明恭的意見。

不過,他着宮人叫來兩個皇子,着他們緊閉宮門,一心只讀聖賢書,少理閒事。

兩皇子當面唯唯,聽進多少,則是難說了。

……

東南王與宜陽公主訂下婚禮,按部就班地進行。

由於南明打敗韃子,收復京師,光復河山,大地重歸和平,民心思治,社會各界對這樁婚禮持歡迎態度,決定大操大辦!

所以什麼都不能省略,饒是顏常武把一切東西都交由他人辦理,已經聲明你們辦事,我放心!也給攪了個發昏章第二十一,得試衣服、佈置啊、畫像啊、首飾、迎親啊等等,不是由你來掌控,你得聽有經驗人士的擺佈!

顏常武臉皮僵硬,做了個木然的動作,只覺得比打一場大仗還要辛苦!

終於到了六月六的那天,身穿大紅嫁衣的宜陽公主頂着一副紅頭蓋出降!

得有人攙扶她,是便裝的女陸戰隊員,她們有力氣,因爲公主娘娘全身都掛滿了金飾!

閩南人的媳婦,按閩南人的習俗出嫁,公主娘娘裝備了成串的金手鐲、金戒指、金項鍊外,還戴了“手盤鏈”、黃金腰帶等,金光閃閃的新娘子,她全身上下佩戴超過10斤黃金!

看到女兒差點連路都走不動的樣子,朱由產心痛一個先!

公主大婚,盛況空前!

南京路上張燈結綵,披紅掛綠,爲了粉飾太平,連沿途樹上都扎滿綢緞!

參加迎親的人,送彩禮的隊伍足有十里長!

皇帝特批,着顏常武以皇帝御車----玉輅迎親,顏常武一身深藍色戎裝,英武無比,尤其是肩板上的一顆大金星,和手拿的一根金杖,讓所有的軍官們眼神熾熱無比。

這是東南軍海軍元帥軍裝和元帥節杖!

他與大明公主的婚禮,穿東南軍軍裝迎親,不愧“常武”兩個字!

不忘本,將什麼“東南王”不當一回事。

他對於金錢不敏感,他與公主的婚禮,所有的禮物,一概“璧謝”,還倒貼回參加婚禮賓客每人十枚他與公主的珍藏版結婚紀念金幣。

儘管有人詆譭他是用“血銀”----那些沒收來的銀子支付他的婚禮,但是絕大部分的臣民們都誠摯地送上了他們的祝福!

願東南王與公主幸福!

大國國運興旺!

在姚明恭在後來回憶錄中開心地記載了這段婚禮,他認爲新興的軍事集團首領與皇家之女的結合,必能保大明起碼再有百年運,從而打破周朝之後,歷代中原王朝不過三百年的記錄!

作爲中國傳統的仕大夫,他研究歷史,中原王朝似乎有打不破的魔咒,周朝後,任何一個王朝能有三百年以上的社稷,就因各種的內憂外患而完結。

甲申之變,無論是北虜還是流寇都是氣勢洶洶,他以爲大明藥丸了!

沒想到顏常武橫空出世,力挽狂瀾,救漢家衣冠於生死關頭!

姚明恭與諸人同祝王爺千歲,公主娘娘千歲!

……

洞房花燭夜,顏常武非常興奮!

大明公主朱真真,成爲他的妻子!

俺是人生贏家!

大贏家!

少女剛剛發育得接近成熟的青澀模樣如鮮美無比的蜜桃,從此屬於自己了!

她沒有任何經驗,在顏常武的引導下,動作雖然僵硬呆板,但身體的反應卻明顯而強烈。她的身體火熱,肌膚如緞,光滑得沒有絲毫瑕疵,讓顏常武一路瘋狂下去……

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69節落子(四)第861節 大改造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591節 好籤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454節 慢一拍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618節 北海!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404節 速下城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93節喜與悲第333節 好看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93節喜與悲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10節修路風波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363節 殺倭!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2044節 鐵人軍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481節 勸上第748節 北伐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044節 鐵人軍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
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69節落子(四)第861節 大改造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591節 好籤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454節 慢一拍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618節 北海!第586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四)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404節 速下城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93節喜與悲第333節 好看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93節喜與悲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10節修路風波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363節 殺倭!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2044節 鐵人軍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481節 勸上第748節 北伐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044節 鐵人軍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