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

李來亨從遙遠的大明來到孟買,一直忙於軍務,他一星期下一個連隊,六萬人要到一年才輪完,更何況他還承擔着更多的部隊管理與訓練的工作,就更忙了。

事情忙不完的,總要有休息的時候,有納西克城的土邦主克里西納拉老爺有感於華人的強盛,又多謝華人將他的小兒子庫納勒教育成才,因此他盛情邀請華人首領李來亨到納西克城作客,正好納西克城在慶賀象頭神節,請高貴的長官們賞臉一起觀禮!

之前克里西納拉老爺多次送禮求請,情意殷殷,卻之不恭。

東南軍在海外執行勤務,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多與當地人交流,溝通從心開始嘛,多來往,增進了解,提高見識,有利於東南國的統治。

因此李來亨就率領三百火槍騎兵離開了孟買前往納西克城,嚮導是克里西納拉派去的管家和一個華商同行,還有一位客人,乃是新編第一軍副軍長張家玉,兼監察大員,到孟買檢查軍務,其監察內容廣泛,包括軍隊的士氣、意識、訓練、戰備等等。

他肩負的身份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東南軍軍務第一巡視組組長”,非同小可,能夠對各項軍務進行檢查,與另一類型巡視組“東南國政務巡視組”同爲東南國治國厲器。

東南國地域廣大,領袖顏常武絕對不會坐視自立爲王、欺壓百姓、不奉朝廷號令行政等不良情況發生,尤其是分離傾向更是打擊的重點。

他採取了種種有效措施例如任期制、更加獨立的監察機關等對官員們進行管控,巡視組是其中一個手段。

當初郝搖旗因對印度人生氣而不睡覺點油燈吃茶談心,李來亨趕快問他有沒有喝酒,喝酒的話,軍務巡視組必當違反軍令論處,領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飛揚跋扈的軍頭是領袖打擊的重點對象,他不能容忍安祿山之流、藩鎮存在,他是開國之君,威權震於軍界,真要是喝酒,李來亨也保不住郝搖旗,搞不好撤職都有份,而且連他也要吃上掛絡!

與出身貧窮,苦大仇深的李來亨相比,張家玉字玄子,是廣東東莞萬江鎮人,同樣是年少家貧,但一路開掛,是人生贏家。

他生性聰敏,是個美如冠玉的大帥鍋,精通經文詩詞書畫,“好擊劍,任俠,多與草澤豪士遊“,行俠仗義,結交甚廣,19歲考取秀才,爲廣州儒學生員。22歲鄉試中舉人,29歲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22歲舉人非同小可,已是鄉里聞人,晉身老爺身份,明擺着有人看好他,贊助他,他也不負衆望而上位。

甲申亂起,張家玉返鄉,徑投東南府---顏常武的東南府在兩廣、閩省、江浙一帶影響力極大,官紳百姓皆心向東南府,之前崇禎帝始終動不了東南府,原因之一正是那些沿海地區掣肘極大,不得不說顏常武的“大家有財一起發”的政策極爲成功。

這一投就對了,年紀輕輕的張家玉已經貴爲第一軍少將副軍長,前途不可限量。

張家玉爲人四海陽光,沒有前明官員的那些臭架子---正途出身的人往往眼高過頂,看不起流寇出身的李來亨,因此與李來亨相談甚歡。

兩人坐上馬車,裝有減震彈簧的那種馬車,車廂寬大,真皮坐墊,有進風口和頂置抽風機以利通風,這種馬車,是克里西納拉老爺派來接李來亨的。

這年頭,輪到東南國來賣奢侈品了!

鹿皮皮包、大象皮皮包、鱷魚皮皮包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皮,沒有華人做不出的包皮!

上等茶葉是出自武夷山的野茶樹,號稱一兩茶葉一兩黃金!

景德鎮的白瓷、五彩瓷、青花瓷、鬥彩瓷等讓紅毛番着了迷,覺得是稀世奇珍。

至於絲綢更不用說了,完全佔領了世界市場,頂級的絲綢,化爲各國貴人身上衣。

名貴的懷錶,現在華人已經能夠把鍾製成很小的懷錶,但離手錶還有段距離。

各種金制、銀製、鑲寶石的餐具、用具,充滿了土豪氣息,說你有多壕,得看你家有多少套的中華製品!

東南國的遊艇和馬車乃是出口利器,印度的老爺們都進口了馬車,近海的老爺則買了遊艇。

……

白皮沒有能耐,算是有運氣,在沒有進入工業時期,能夠與東方琳琅滿目的商品交換的只有金和銀了。

道路難走也不難走,各地土邦主接受了華人的提議,各建各路,至少主城主道通行無礙,乃是三方集資,城主、商人出錢加上東南國出錢贊助,由華人來搞工程,到處在修路。

沒修路、正修路的路難走,修好路的就好走。

用華人修路是必須的,要是那些印度人來修路,只怕修到下輩子,三鍋做事從來都是不慌不忙的。

帶了三百火槍手非常恰當,人少了不頂事,三百人則可組織一場象樣的戰鬥了。

以內陸印度人的渣渣,三百打三千都沒有問題。

李來亨羨慕地道:“玄子兄深受領袖信任,誠令我等羨慕啊!”

第一軍是嫡系部隊!

五個師的部隊,都是華人,全華班,對比於有四個師爲印度兵的第四軍來說,簡直讓李來亨口水狂流掉地搭搭響。

先不說什麼,爲了拖印度牛上樹,李來亨忙到額頭冒火,用盡吃奶力氣拖了一羣牛上樹上到一半時才發現之前被拖到樹冠囑它們老實呆着的另外一羣印度牛又在樹下草地悠閒地吃草,你火不火?!

張家玉老弟則有空閒去做巡視組官員,他所在的第一軍,都不用他怎麼操心呀。

而且第一軍很可能是領袖親軍,加“近衛”的頭銜,這是極大的榮譽,所有的官兵皆在軍銜上套金邊,走出去,威風!

張家玉微笑道:“軍長過譽了,您戰過前明,打了韃靼人的大名讓領袖記掛着,可謂是‘簡在帝心’,這不,從大明那裡調您過來,是專門來打仗的,可沒有多少人有此待遇!”

將軍們談及領袖早把他當成皇帝,那是遲早的事,也是大家樂見其成的事,以領袖爲人,大家一起花差花差絕對沒有問題。

與李來亨不同,張家玉這人喜歡到處旅遊,開開眼界,他在忙完第四軍的軍務監察後,沒什麼問題,把報告交快船送總部後沒什麼事情,順便到納西克城參觀。

張家玉的話搔到李來亨,他矜持地微笑,見此時馬車轆轆,外面盡是心腹親兵,遂問道:“玄子兄,你來檢查軍備,戰爭是否快要打響了?”

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20節殿上歡唔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9節落子(四)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1066節 立規矩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977節 打過去!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2065節 得上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12節誘之以利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2183章 直落(一)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822節 船不夠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379節 帶路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51節船底世界第155節三足·鼎立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69節無農不穩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431節 謠言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275節 不殺人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544節 鬥倭倭(二)
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20節殿上歡唔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9節落子(四)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1066節 立規矩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977節 打過去!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2065節 得上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12節誘之以利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2183章 直落(一)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822節 船不夠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379節 帶路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51節船底世界第155節三足·鼎立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69節無農不穩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431節 謠言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275節 不殺人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028節 和平入城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544節 鬥倭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