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庫倫大草原,以天地爲證,在諸天神佛、在十數萬明軍、十萬騎蒙古人的共同見證下,大明帝國徵北大將軍甘輝與喀爾喀蒙古三大部族簽訂《大明-喀爾喀蒙古會盟協議》,喀爾喀部正式歸順大明。

由於喀爾喀蒙古被東南王顏常武稱爲“外蒙古”,他說什麼都是對的,又可稱爲大明收取外蒙古協議。

按照協議,喀爾喀部所控制到的廣大地盤東接呼倫貝爾,西至科布多,南臨大漠,北與布里亞特蒙古,一概屬於大明帝國所有。

而在這片土地上的蒙古好漢們,則成爲大明的子民,大明對他們負有照顧的責任,尊重他們的信仰、習俗與財產。

比如某位大汗,他擁有上萬名奴隸,奴隸無人權,明軍是不會幫助他們的。

在東南國是沒有奴隸的,而大明存在奴隸,奴隸制是合法的,只要不把漢人當成奴隸,那些大明穿着衣冠禽獸的官員們纔不會管你。

再有宗教信仰,如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將得到尊崇,明軍官兵們見到他雖不致於下跪,也要鞠躬爲禮,要是沒做到的話,軍法從事!

……

這份協議簽定之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明軍將士們不怕戰鬥,那個蒙古人來得越多,殺得越快。

麻煩是他們不來,到處遊鬥,以外蒙古的地域廣大,要殺光他們,頗費力氣。

明軍的策略是如果喀爾喀部族不投降,就殺光他們!

因爲東南王顏常武需要這片土地的徹底臣服,哪怕殺幾百萬人也罷。

問題是這片土地這麼大,你想找人來殺都不容易呵。

喀爾喀蒙古人也放下心來,不用擔心不知道從哪裡飛來的子彈,當場死掉是好事,不死掉的話將有很大的概率在發高燒、說胡話、流口水中慘嚎三天三夜後,然後死去!

這樣,倒不如來個乾脆,中槍後自行了斷,也不用受這樣的罪。

中外一脈相傳,喀爾喀蒙古人敬畏地將南人的子彈稱爲“毒彈頭”或者是“魔鬼的子彈”,他們不明白爲什麼一顆小小鉛彈打進身體後會造成人是如此的慘痛,一個五大八粗的漢子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喀爾喀蒙古人不怕南人用弓箭,但怕南人用火槍。

用弓箭再怎麼玩,南人頂多是軍隊中的少數弓箭手玩得轉,其餘的軍人與百姓則深受蒙古人弓箭的危害,喀爾喀蒙古人用弓箭遠遠地射擊,見到南人想追又追不上,對射又比不過的窘境,逗得他們團團轉時,無不哈哈大笑。

風水輪流轉,當南人普遍裝備了火槍,尤其是線膛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時,喀爾喀蒙古人就笑不出來了。

兩軍對戰時不說,南人非常狡猾,他們會在交通要道上、山口、隘道、水源地伏擊蒙古人,多少好漢還沒有盡情地施展出他們的騎射能力就倒在了槍下。

南人憑險而戰,少數人就敢挑大股蒙古人,因爲他們除了有火槍,還有炸彈,甚至大炮!

哪怕蒙古人一擁而上,一顆炸彈飛來,落在人羣中炸開,不死那就三天三夜地發燒,誰不怕?

不信邪的蒙古人呼嘯而上,無恥的南人推出一門火炮,轟然炸開,霰彈如割草般地將蒙古人掃倒。

爲了勝利,不擇手段!

來自南人統帥的教導,讓南人軍人們變得異常地狡猾,極不好對付!

進攻長城以南的明國,勞師遠征且不算,關鍵是有去無回。

明國邊民連

喀爾喀蒙古的高層看到不斷死傷的人數,看到了明軍的頑強還有火槍的威力,當機立斷,將自己賣了一個好價錢!

他們是頭一批向大明宣誓效忠的蒙古人,下一批則是蒙古戰士們,效忠後,大酋都得到一份明軍發出的憑證,他們就可以成爲大明的王爺公侯,開府風光了。

蒙古戰士們也得到憑證,匆忙間,明軍用官兵們頸間套的狗牌---空白的刻字發給他們,他們都得到了一個狗牌和一份文書以示鄭重,成爲大明的子民,得到官府的照顧。

差不多有上十萬蒙古騎兵加入了明軍,成爲了明軍戰士,假以時日,在明軍的大熔爐中,相信他們會成爲明國的好戰士。

……

當然,戰爭停止,雙方也有人不滿的,那都是些戰爭狂人,想的是殺多一些人呢。

以前懦弱的前明軍隊變成了新明軍,聞戰而喜,遇敵必戰成爲了好些傢伙的信條,他們認爲這場戰爭結束得太快了,蒙古人一下子就慫了,還是號稱打遍天下的蒙古人嗎?

喀爾喀蒙古人中也有不少人不爽的,認爲自家都沒有大損,怎麼可能向那些肉雞的南人屈膝投降呢?

雙方都看對方不順眼,兩邊的高層趕快約束好自家的瘋狗,磨合有待時間。

爲長久計,甘輝前去拜訪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同時請來了土謝圖汗部大汗新任大汗察罕多爾濟,他是羅桑丹貝堅讚的兄弟之一,還有札薩克圖汗部大汗諾爾布和車臣汗部大汗巴布,與他們共商大計。

大活佛依舊高踞寶座,甘輝居他之下,亦不計較,他雷厲風行,展示出一幅大地圖,讓室內一衆蒙古人汗都出來了。

正是外蒙古的地形圖,上面山脈、荒野、水源、草原和道路一目瞭然,蒙古人恍然大悟,爲什麼南人來勢如此兇猛,佔據的都是好地方,地圖上標明哩!

“甘大將軍,你們怎麼會有如此詳盡的地圖?”巴豐涎着臉皮動問道。

甘輝也不隱瞞他道:“貿易,商販!”

原來如此!

衆蒙古人心忖以後萬一要與大明重新開戰時,防風防火防小販,一定不讓商販跑來跑去方便他們刺探地形。

甘輝讓隨行高參介紹情況道:“大漠荒涼,地廣人稀,自古如此!”

“塞北苦寒之地,多災多難,草原上一場大雪,足以給部族滅頂之災。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只能與這樣的環境抗爭,卻又依賴這片土地。蒙古高原南部尚且在馴馬,在更北邊更寒冷的地方,就只能馴鹿了。”

高參的話得到了衆蒙古人的共鳴,外蒙古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

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497節 巡撫見鬼佬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263節衆香之城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31節非戰不可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461節 老傢伙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336節 賀勝利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497節 巡撫見鬼佬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257節 下戰書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9節初建軍(二)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447節 硬剛(三)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1232節 賊勢熾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545節 HOLD住!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
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969節 路易絲小姐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497節 巡撫見鬼佬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263節衆香之城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31節非戰不可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461節 老傢伙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336節 賀勝利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497節 巡撫見鬼佬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257節 下戰書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9節初建軍(二)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447節 硬剛(三)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1232節 賊勢熾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545節 HOLD住!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