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

未進乾清宮,便覺兆頭不好。既進乾清宮,越覺得吉少兇多,但見太監連大聲說話都不敢,稍有響動,立時色變。

陳新甲真沒有想到,皇帝的寢宮,他來過不少次的,竟變成這樣一片森羅殿似的氣象。

揭開門簾,肅靜無聲,光線不顯,暗影中約略分辨得出皇帝的樣子,他不敢平視細看,望着御座磕頭請安,等候問話。

“你是哪一年當的尚書?”

不曾想到問的是這麼一句!莫非要叫自己負責關外之事,把職務一擼到底?

這樣想着,有些心亂,答得便慢了。

“陛下在問,”王承恩提示了一遍,“哪一年當的尚書?”

“臣,”陳新甲定一定神,答道:“臣是聖朝十三年正月,奉旨爲兵部尚書。”

“你又是什麼出身?”

這是提醒他要知恩,陳新甲趕緊叩頭:“臣蒙陛下起用,以舉人之身爲兵部尚書,是弘治朝工部尚書賈俊百多年以來殊榮,臣受恩深重,碎身難報。”

“哼!”崇禎皇帝冷笑,“倒說得好聽,朕這麼用你,你又是如何報答朕的?”

他猛敲御案道:“去歲賊陷洛陽、襄陽,福、襄兩王被難,累朕天家骨肉分離,朕有何面目見祖宗於九泉之下?洪承疇出關,朕與洪卿都認爲應該持重緩進,你卻主張速戰速決,堅持要求分四道夾攻,還遣張若麒遊說,同時親自寫信激洪承疇出兵,結果大敗!你身爲兵部尚書,責無旁貸!”

“你是怎麼當的兵部尚書!朕真是瞎了眼才用你,果然舉人比不上進士,你終究不是賈俊!”

皇帝痛罵大臣,大臣捱了罵不能回嘴,而且還得連連賠罪磕頭,口口聲聲:“陛下息怒!”

不過陳新甲這邊叩頭,那邊卻是心裡大定。

嘿嘿,捱罵是好事,怕的是皇帝一言不發,一聲令下“來呀,打入天牢!”那才糟糕。

總算崇禎皇帝罵累了,他疲倦地問道:“國事至此,你可有良策?”

陳新甲沉默了一下,從牙縫裡迸出幾個字道:“攘外必先安內!”

“說吧!”崇禎皇帝道。

“北虜乃是癬疥之疾,流寇卻是心腹大患!”陳新甲奏道:“可外撫北虜,內剿流寇!”

“與北虜談和後,把我朝兵員、財力盡用於清剿流寇,避免兩線作戰,待平定流寇之後,再作打算。”陳新甲侃侃而談。

“可有把握?”崇禎皇帝問道。

“臣有把握!”陳新甲咬牙道。

“好,卿去辦吧,務須保密!”有了主意的崇禎皇帝就客氣多了,喚陳新甲爲卿家。

對他封官許諾道:“此事辦成,剿滅流寇後,卿家可入閣矣!”

意思是他可當宰相了,須知大明宰相不是進士是做不了的!

陳新甲離開皇宮,只覺得身體後面盡溼,唉,這兵部尚書確實不好當啊!

看看時間還早,他前往兵部大堂視事,在簽押房裡,想想後,派人找來兵部職方司主事馬紹愉來見他。

兵部有四司,曰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四清吏司,這馬紹愉字成愚,號太和,四川潼川州遂寧縣(今四川省遂寧市)人。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舉於鄉,歷寶應、武康、旌德知縣,遷行人。

蛤蟆看綠豆,看對了眼,陳新甲是舉人,馬紹愉亦是舉人,陳新甲推薦他爲職方主事跟隨洪承疇籌劃兵事。

去年洪承疇援寧遠之戰中,力勸陳新甲可與清兵戰,率兵戰敗後爲了自免,便上疏誣洪承疇失計。

這回陳新甲打算派他到關外與黃臺吉議和。

馬紹愉一聽,這事能幹的麼,和談好了,言官們說你賣國,和談辦砸了,尚書老爺找你出氣!

可是不幹不行,他的命運與陳新甲連在一起,陳新甲要是倒臺,他馬紹愉一個舉人,還能在中央大部院裡當官?!找不到好位置的進士多着哪。

“成愚,你也不用擔心!”陳新甲喊着他的字,招手道:“附耳過來!”

馬紹愉附耳,陳新甲密密地叮囑一番,馬紹愉頻頻點頭,心領神會!

見他肯去,陳新甲再想想後,派了老成軍卒三十員跟隨他,那些老軍卒都在前線打過仗,膽氣較壯,不那麼害怕北虜,陳新甲對他們許以重酬,也就踊躍敢行。

因爲奉了密詔,馬紹愉第二天帶了軍卒出京,以郎中的身份,穿二品朝服,與兵部主事朱濟之、副將周維牆、魯宗孔等人出使清國言和,統統騎馬駛往山海關,之後出關往寧遠而去。

路上盡見蕭條,行人客商也沒見幾個。

近年來,遼事大壞,今年更甚,關外只得寧遠孤城未被圍,但也是秋後的螞蚱,蹦不長了,連明人都是這麼想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清軍就打到山海關下!

到得寧遠,寧遠守將吳三桂接着,與他接風洗塵,聽聞是朝廷準備與北虜和談,不由得大喜!

曾經輝煌一時的關寧鐵騎系統只得吳三桂碩果僅存,小子挑起大梁來,爲寧遠團練總兵,鎮守寧遠。

但他心中明白,清軍想要對付他,那是易如反掌!

想想洪承疇十幾萬大兵都敗了,他一城之兵,能有什麼作爲,因此對與北虜會談,十分支持,派了能戰騎兵百餘騎護送馬紹愉出了寧遠城,再送了馬紹愉一件東西,卻是一口寶刀,刀鞘華貴,金色一片,上鑲寶石,鐫有滿文曰“御製”。

吳三桂坦然說道:“此乃北虜送我的禮物,就給馬大人作爲憑證了!”

北虜進化,懂得攻心與收買之策,不過吳三桂尚未降清。

離城十里地,就有北虜遊騎兵出現,一隊韃子騎兵,頭戴紅纓圓帽,腰懸大刀,揹負長弓,只得十人,卻敢向明軍百餘騎迎將過來。

見明軍沒有戰鬥準備,韃子亦不作準備,兩方人馬甫一接近,那韃子兵中便出來一個爲首模樣的漢子,用不熟練的漢話問道:“兀那南蠻,你們膽敢過來作甚?”

明人叫他們是北虜,他們就叫明人是南蠻,很公平。

馬紹愉着軍卒亮出他的委託文書與寶刀,由軍卒說道:“這是大明派遣前往貴國的使節,前去見你們的皇帝!”

在大明朝廷時,君臣皆不認北虜朝廷,但出到外面,自然得入鄉隨俗,因此馬紹愉如此稱呼。

委託文書猶可,寶刀是韃子們都識得的,不由得臉色一變。

那韃子兵頭遂道:“去吧!”一邊派人飛報後方。

他們繼續前行,路上陸續有韃子上前盤查,見到寶刀,都是放行。

然後有一隊韃子騎兵在前爲他們引路,爲首的叫做兀良迷,會說漢話,說奉了睿親王多爾袞之命保護他們前進。

路上不見多少人影,田畝荒蕪,民居破敗,兩邊打仗,明朝民衆或逃入關內,或被後金擄去爲農奴,這裡是前線,北虜奴隸主不會放任奴隸在此,讓馬紹愉見狀暗自嗟嘆。

路經錦州,這才稍見生氣,只是城內民衆皆垂頭喪氣,見着明使到來,也無一人敢上前歡迎!

馬紹愉心中一片惘然:“遼事衰敗至此,朝廷尚有可爲?”

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40節揚旗稱霸第53節造船(二)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045節 抓壯丁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288節 九邊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1064節 招供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1160 帝都之亂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111節誘惑部族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110節出診部族第303節 漢奸最可惡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21節軍魂立第59節搶上風口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482節 真功夫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4節得位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977節 打過去!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
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40節揚旗稱霸第53節造船(二)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045節 抓壯丁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288節 九邊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1064節 招供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1160 帝都之亂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111節誘惑部族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110節出診部族第303節 漢奸最可惡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21節軍魂立第59節搶上風口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482節 真功夫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4節得位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977節 打過去!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