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7節 三哥晉階

昔山海關一片石之戰,乃李闖王、韃靼人與吳三桂的三方大戰,李闖王進入大明京師,逼使崇禎皇帝掛了歪脖子樹,他就坐了龍廷。

本來形勢一片大好,沒想到李闖王捉到鹿兒不會脫角,惹怒吳三桂引韃靼人入關,與李闖王戰于山海關一片石,韃靼人大酋多爾袞以吳三桂爲前驅,與李闖軍大戰,待李闖軍懈怠之時,韃靼人借風使力,悍然殺出,李闖王從此走進歷史!

馬寶是李闖王的老營副營總,參加過一片石之戰,對此印象深刻,因此他小小地重新演繹了一下這次大戰,收穫過萬包頭佬的性命!

他來到阿三們堅守的陣地前,看到了那裡層層疊疊佈滿了雙方士兵的屍首,加在一起不下幾千具!

每下一次腳,不是粘了血水,就是踩在軟綿綿地人肉上。

大家即使捂緊鼻子,這濃重的血腥味還是刺鼻的緊,眼看着出發前還生龍活虎的阿三年輕小夥子如今徒自圓睜着驚懼的牛眼,已然是一具具硬梆梆的屍首了!

如中國軍隊一樣,士兵都是年輕人,戰鬥力相當強,但是他們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上萬阿三,戰死了五千多人。

包頭佬下手極狠,讓阿三死得多,傷得少,受了打擊即死。

倒是中國兵死傷一千餘人,陣亡的不到三百。

馬寶向着驚魂稍定的阿三們鄭重行了個軍禮!

他召集餘衆,對他們道:“一入軍營,身不由已!”

“我們的命已經交給了你們的神,神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馬寶如是說,是因爲他知道阿三因爲傷亡慘重而嘖有怨言,是以開解。

至於以“神”說話,這是拉近雙方之間的關係,因爲阿三迷信,對“神”深信不疑,而“神”正是他們的老大顏常武。

爲神而戰是光榮的,爲神而死更光榮!

馬寶立即讓阿三中的中國軍官作了戰功統計,獎勵有功之士,先報請“行在”批准,隨即而來的是宣佈爲十位陣亡的阿三勇士提升階級,十位倖存的勇士也提升階級!

戰死的勇士是不能享受這種福利,但他們的家庭可以享受,是極大的好處。

別人做不到,要不斷轉世修行,下一輩子或者下下輩子做人才能做得到,“神”卻能夠做得到。

先有軍功章---再提升階級,可以從首陀羅(傭人、工匠)升爲吠舍(普通雅利安人),吠舍升爲剎帝利(貴族),剎帝利升爲婆羅門(祭司)。

其實對於這樣的晉升,原本在負責經義,與神對話中的婆羅門中有很大爭議,畢竟階級說升就升,但是皮膚卻不能漂白!

在印度,想要辨別一個人的所在階級,往往看膚色即可,高等級的婆羅門與剎帝利的膚色最白,而其餘等級的膚色深黑。

但顏常武強推他要提升就提升,用武力來保障,敢不聽他的,敢歧視他所提升的人,他就將那些人打落階級!

比方說一個原種的剎帝利看不起他提升的剎帝利,那麼原種剎帝利有可能被顏常武降階,貶爲吠舍或者首陀羅,甚至是賤民!

至於婆羅門不聽他的,因爲婆羅門身份高貴,不能降低階級,因此顏常武就送他們去見他們的神去請罪!

顏常武滿意地道:”他們都沒有回來,看來是神對他們太滿意了,把他們留下來待奉了“

衆婆羅門看看他背後的火槍方陣軍團,嚥了咽口水,不敢吱聲!

剩下的都是聽他話的婆羅門,全力支持顏常武,從此在顏常武麾下的阿三軍隊中,阿三們對他是無比地狂熱信奉,居然能夠逆轉他們的貪生怕死的性格,爲他奉獻上生命,只爲了提升階級,又或者是恐懼他把他們打落階級!

打鐵趁熱,晉階儀式在第二天即行召開,鄭重其事,顏常武親自出席,他規定了只有他在場時才能舉行這樣的儀式,其他人都不行。

私底下,他對心腹們說了:”其它的可以氾濫,但對阿三,千萬不要客氣,否則他們就會蹬鼻子上臉。“

衆皆以爲然,所以在印度的中國人非常爽,他們就是老爺,坐着阿三們擡的轎子出行,踩着阿三的背上馬,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印度的高低貴賤深入人心、深入到骨髓,連阿三自己也覺得天經地義,

在中國尤其是東南國裡,衆生平等,顏常武要求大家保持謙虛的態度,雖然很多人的心中也有高低貴賤的小槓槓,但人與人之間是那種人人平等的客氣,而無頤指氣使的心態,尤其是官員,近年來轉化職能,由管理變成服務,導致他們牛氣不起來。

若是誰敢在國內牛叉,即時遭遇彈劾,所以從印度回來的中國人都說印度真是天堂哦。

這是一場大儀式,打着軍旗,軍樂隊高奏樂曲,中國人軍團列陣觀禮,高級軍官們悉數出席,顏常武站在黃羅傘下,給足了阿三們禮遇。

阿三們亦精神抖擻,穿着嶄新的軍裝,排着整整齊齊的隊伍出列。

協式由第五軍軍左夢庚主持,戴維先生講話,顏常武授勳併發給證書。

首先是十個阿三端着十個金盆,上有十套軍裝,軍裝上有遺相,是陣亡官兵的,他們被追認軍功章,同時發給晉階證書。

生前雖然他們享受不了,掛掉後家庭可以享福,這是驅使阿三們爲中國人賣命!

哀樂響起,大家表情嚴肅,顏常武將軍功章與晉階證書擺在了遺相的面前,並且一個個給予軍禮,以示敬意!

阿三們目不轉睛地看着他,深深地受到了震撼。

這可是神!

然後是活着的阿三,顏常武給他們授勳,發給證書,與他們互致軍禮,阿三們象被打了雞血一般地亢奮。

”爲中華而戰!“顏常武語重心長地道。

”爲陛下而戰!“阿三們大聲應道!

那些幸運的阿三們心滿意足地看着自己的證書,人生從此就不同了!

其餘阿三羨慕之餘,想的就是爲中華而戰,爲陛下而戰!

第1250節 破火船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697節 分錢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05節人生大樂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591節 好籤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295節 得手第1591節 好籤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751節 殺人質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516節 撤退(一)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2節城下之盟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878節 負責任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23節都在演戲
第1250節 破火船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1697節 分錢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05節人生大樂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591節 好籤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295節 得手第1591節 好籤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751節 殺人質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516節 撤退(一)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2節城下之盟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234節 戰鬥的反轉第878節 負責任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23節都在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