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

如風暴一般,疾病傳染了整個錦州,往着南方與北方進發,延及各個城市,疫情嚴重,蔓延迅速。

都是發燒、咳嗽、喀血,針藥無效,很快玩完。

當可能的帶病者準備進入南北交通重鎮山海關時,山海關守將,一個年輕的少校叫做李伏威的下令封關,不許北方的人進關通行,所有的責任由他承擔!

這山海關是南來北往的要道,人員與貨物運輸兩旺,關門一閉,在關外的人員一下子就積出了十里外遠!

有人笑問道:“都什麼時候了,還要我們上演清兵入關的劇情嗎?”

衆皆開懷大笑,盡情地朝着關上官兵們嘲笑。

李伏威的上司匆忙趕到,動問李伏威爲什麼無令封關?

李伏威振振有詞地道:“剛纔我的一位軍校校友過來,讓我接到了一則消息,從北方來可能有傳染病,人傳人的疾病,不能讓北方的人進關來,傳染到關內!”

上司惱火地道:“你可知道你這一關閉城門,每天國家要損失多少稅收!”

山海關是要道,南北過往的貨物都在此完稅,再離開山海關往它們的目的地而去。

“人命關天,命比錢重要,命比貨物重要!這是今上說的!”李伏威不認輸地道。

“開關,否則我撤了你的職!”上司怒了。

“撤吧,莫要後悔!”李伏威懶洋洋地道。

“你!”上司氣紅了臉。

這李伏威年少得志,聽說是朝中有人,就敢做敢爲,倒讓上司投鼠忌器下不了手。

終究李伏威念上司還會做人,平時給他面子,他給我面子,我亦還他面子。

於是李伏威手指關下某處,上司拿起望遠鏡往那處看去,頓時他臉色徒變。

有人倒地,不住地喀血!

……

往南京的大道上,騎手快馬加鞭,縲鈴叮噹,馬蹄聲動地而來,路人見是驛差,急忙閃避---如被驛差撞着,國家法律規定了撞了是白撞,誰叫你不讓道。

驛差直入城門,速度稍減,直往宮外的通政司駛去。

這一奔跑直駛進通政司大門外的廣場,驀地裡把馬一勒,唏凚凚一聲長嘶,馬上那人被掀了下來,好在通政司內有數人出來接了那人,知道他是外省的折差到了。

所謂折差,就是各省高官向朝廷報告,一般交由折差來送,其實也是驛差的一種。

七手八腳地將他擡到了臺階上,拆開他身上的包裹,照例看一看,乃是兵部所頒的“勘合”,然後順手一揭,看到油紙包外的“傳票”,不由得大吃一驚。

傳票上蓋着的紅色大印,由北平留守葛名振拜發,拜折的日期是十一月初六,卻又用核桃大的字特別批明:“八百里加緊飛奏,嚴限十一月初十一到京。”

八百里加急!

古時候的文件傳輸靠得是驛站,一般每隔20裡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註明“馬上飛遞”的字樣,就必須按規定以每天300裡的速度傳遞。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傳送的速度可達到每天400裡、600裡、最快達到800裡。傳遞緊急文件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這樣,雖然不是千里馬,但每匹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專用來表示緊急情況下的信息傳遞。

大家一看時間,就差那麼一點就到點了,這個折差真拼命

北平到南京二千八百里的距離,五天到達,實在可以!

他們救助那個折差,又急忙把告急的摺子送內閣去。

不久後,閣老們都進宮了!

此時掌權的是皇太孫朱和坪,他一看摺子,啊,葛名振報告說北方山海關以北發生了大面積的時疫,人皆感染,已逾十數萬,好在及時封鎖了山海關,並各處通道,還有巡防艦封鎖海路,暫未見山海關以南發疫,但不知道能堅持幾何,急請朝廷處置!

葛名振是一代名臣,崇禎十三年的探花郎,頗有才幹,連他都束手無策,爲之奈何?

朱和坪向衆閣老問計,衆說紛紜,他們是政務與軍事上的好手,但不見得對時疫有研究。

大家說來說去,朱和坪覺得大家都沒有說到要點上,他想了想,散了朝,回內宮請見他的母親,監國公主朱真真。

朱真真雖說有監國字樣,但近年來她幾乎都不理政,只在宮內閒住,多在獅子山東南王王府住着,今天湊巧就在宮內。

“皇兒有何要務?”朱真真見兒子手拿一本奏摺,知道他已經很熟手,輕易不用請教她,現在這樣子,肯定有難題。

於是朱和坪把奏摺給朱真真看了,她看畢,微微一笑,着宮女取來一串鎖匙,帶着兒子進了內間,裡面並不奢華,沿牆有十數個箱子,她打開其中之一,取出一冊書來,封面判雲:《上洞穹蒼天書第8卷》。

朱和坪翻開書,見竟是朱真真親筆所寫,他稍一看看,不由得呼吸加重了,這是從未見過的醫學書,是他母親親筆所寫!

寫着什麼病毒、病菌、細胞、血型、電子顯微鏡、X光機、疫苗、抗生素……

他萬分震驚了,他顫抖着聲音道:“這是天書啊!”

“是的,你父王從天上帶下來的天書!”朱真真淡淡道。

“有第8卷,還有其它卷嗎?”朱和坪熱切地問道。

“當然有,你可以在這裡看,不能帶出去!”朱真真道。

朱和坪看各卷書看得入了迷,差點忘記了正事。

在朱真真的提醒下,他從《上洞穹蒼天書第8卷》中抄了一段,離開母親寢宮後重新抄正,差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到北平,着葛名振爲防疫欽差大臣,遵照執行。

葛名振很有能力,之前就是沒得轍而不知道怎麼做,現在按方執藥,按照朝廷旨意執行,乃控制水陸交通,以防瘟疫蔓延,派出軍隊,隔離各個疫區民衆,大量調集關內醫生護士出關等等。

還有就是準備了大量的口罩,嚴格要求人人穿戴。

每天,各區派出搜查隊,挨家挨戶檢查疫情,一旦發現有人感染時疫,立即送到防疫醫院,他們的房子用生硫磺和石灰消毒。

建立隔-離營,收容時疫患者家屬和接觸者,以及出現咳嗽等症狀的疑似者,醫生每日診察,如果連續7天體溫正常,即解除隔離。

……

採取了有效措施,原本幾乎每天死亡,但在一個月後,死亡記錄爲零。

多日後,解除戒嚴令,宣佈社會恢復正常。

由於手段有力,死的人不算多。

大明的一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就此解決,《上洞穹蒼天書》給朱和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吃驚地想到:“父王難道真的是天上神仙轉世下凡?”

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365節 血崗!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80節出師落旗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509節 沒錢了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227節避開暗礁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30節是戰是降?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25節琉球天變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219節Show實力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804節 不緊張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
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365節 血崗!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80節出師落旗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509節 沒錢了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227節避開暗礁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30節是戰是降?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25節琉球天變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219節Show實力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1804節 不緊張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