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

公元1650年3月12日,春回大地,北半球處處新意。

紅海邊蘇伊士城,港口船檣如林,挑夫如鯽,貨物堆積如山,一片繁忙的景象。

蘇伊士城原名易卜拉欣港,這是土耳其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的叫法。

華人來了之後,叫此地爲蘇伊士城。

爲什麼?

不知道!

就連華人自已也是糊里糊塗的,說官方出的航海圖標明是蘇伊士城,就是這麼稱呼。

華人勢大,他們控制印度洋、紅海的貿易,他們的商品一船一船地送來,他們的絲綢是土耳其人達官貴人衣服的衣料,貴婦們更是渾身中國綢緞,他們出產的鹽和糖又細又白,任何一個國家與地區都做不到這樣的質量!他們茶葉已經徹底地佔領了奧斯曼帝國的市場……

他們的商品根本無法抗拒,華人說此地爲蘇伊士城,就是蘇伊士城,久而久之,大家都不說易卜拉欣港,而說蘇伊士港口。

這天,牧羊人哈比比正在山坡上放牧,他養着一羣山羊,終日在山坡上吃草、舔岩鹽,肉質鮮美,是城裡貴人們和華人們喜歡的肉食。

天氣很好,席席海風吹來,哈比比覺得十分愜意。

做得等山羊長大了,把山羊賣出去賺大錢的美夢,城裡貴人們和華人願意出高價買這種山羊,說好吃過圈養的羊。

蘇伊士城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領土,土耳其牛B哄哄的,對於外人誰都看不順眼,紅毛番他們看不起,華人同樣也被他們看不順眼。

堪稱是眼高過頂,誰見到土耳其人都不會舒服。

土耳其扼守陸地,此紅毛番與華人的貿易,想要借道而過,就被拖沓、收取高額稅收和各種的BS,我給你們土耳其人送稅收送錢來者,你不但不把我當爺還叫我做孫子!

紅毛番超不爽,成爲他們開啓大航海時代的原因之一。

但土耳其人也需要商品,東西方的商品在此交匯,蘇伊士城非常的繁華,城裡人也相當有錢。

哈比比所在的位置正能俯視山下的港口,他沒注意到港口似乎有什麼異常,還看到了遼闊的紅海,而海邊則是連綿起伏的山嶺丘陵。

紅海雖然是個內海,但在哈比比的眼裡是大海。

恍惚間,他睜大雙眼,甚至還用手擦了擦眼睛。

帆影千重,遮蔽海面而來!

哈比比的眼力很好,他敢發誓,他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的炮艦和其它船隻,他認出了華人的旗幟!

這是一支強大艦隊,但哈比比覺得是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他知道,華人是異教徒!

他們的到來,絕對不會是好事!

而在蘇伊士城海邊能看到海面的地方,民衆象被定住一般,看着海上華人艦隊無數船隻組成的巨大艦隊一搖一晃地駛向蘇伊士城港灣,是那麼的井然有序,美麗壯觀!

但是蘇伊士城的人們什麼也做不了,因爲在早上,有十條華人船隻靠岸,等它們泊到碼頭邊,就從船裡涌出大羣的華人士兵,控制了碼頭!

天剛剛亮,猝不及防,港口落入了華人手裡。

蘇伊士城的兵力薄弱,而且沒有炮臺、更沒有艦隊。

東南軍的將領們遠在萬里之遙策劃奪取蘇伊士城,根本沒把土耳其人當一回事。

同樣地,土耳其人也沒把華人當一回事。

公元1453年,在征服君士坦丁堡的戰爭中,土耳其的軍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此後的二百年間,土耳其人東征西討,做到了極致,成爲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膽氣粗壯!

紅毛番對上他們處於守勢,各個民族對他們屈從,誰人敢惹土耳其!

他們沒想到華人敢進攻他們,沒作備戰。

其實,華人有大動作的風聲也傳到了土耳其人的耳中,這瞞不了人!

紅毛番勢力退往非洲之後,貿易重開,土耳其、波斯、阿拉伯的商人們都來了,只要是貿易老手,很容易地從海上來往的船隻,各地人員知曉東南國華人在策劃一個大動作,他們上報給土耳其當官的。

一個大帝國經過幾百年,也不可避免地沉淪了,他們反應遲鈍,沒當一回事,蘇伊士城軍備不足,被華人輕易得手。

在擁炮76門的戰列艦“東南亞3號”艦上,艦隊司令官洪煕官正用望遠鏡觀察着情況,旁邊年輕的副官林三水感嘆道:“好極了,媽祖娘娘保佑,風向正對!”

“不錯!”洪煕官贊同道。

海上勁吹東南風,把艦隊吹向西北處的蘇伊士城,再好不過!

林三水是洪煕官手下的第五任副官了,一般地,做老大身邊副官,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受到提撥,外放出去任職,是升官的快捷之路。

當然,能夠做到老大的副官,林三水也是有素質的,不過他說媽祖娘娘保佑,確實有娘娘的保佑,但更重要的是做好備戰!

情報部門爲了此次登陸,做了足足十幾年的準備,比如說風向,統計過這段時間裡,十年有八年是吹東南風的,因此纔在此時出戰!

爲了這一戰,動用了龐大的艦隊,總共二十八艘戰列艦,上百艘巡航艦和巡防艦,加上足足五百條運輸艦和補給船,兵力之巨,史無前例,難怪蘇伊士城的民衆看得呆了!

風帆戰艦看起來威風,速度卻是慢,甫士擺不長久,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指揮的任務交給輪值的軍官,洪煕官在艦上閒逛,聽到林三水和一個老士官在談論,林三水剛剛升任副官,十分地好學,正與那個老士官說到了“美人魚”的傳說。

那個老士官的資歷甚老,追隨過洪煕官環球航行,堪稱是去過三大洋和五大洲的人物,見多識廣,他神秘地說起了“美人魚”的傳說道:“……她們常趁天色昏暗不明的時候出現在海里,以她冷豔悽美的外表和優美的歌聲,迷惑過往的船伕,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最後沉入海底!”

“小子,你可得小心了,以後行船的時候得注意,不要凝視海上太久,否則你會有可能遇到美人魚,被她迷惑了,投進她的懷抱中!”老士官警告道。

“真的有美人魚啊?”林三水一呆道。

他扭頭一看,見到長官,不由地請教道:“長官,您說世上有美人魚嗎?”

這個問題令人感興趣,周圍的官兵們看長官怎麼回答。

洪煕官斷言道:“美人魚,也是魚!不,這世上肯定沒有美人魚,否則廣東人的菜譜上會留下它的烹調方法和口味!”

鬨堂大笑!

洪煕官忍住笑道:“別管有沒有美人魚了,倒是在執勤時,千萬不要看定了眼,時刻不能走神!”

他教他的副官道:”執勤時不時走動,經常調整姿勢是必須的!別走神,走神會喪命!“

“謝謝長官!謝謝長官教導!”林三水連聲道。

大家話題轉向廣東人無所不吃,但無人帶着惡意,只是調笑,因爲在東南國,“吃”是褒義的,連總理大臣陳衷紀都說過“人生在世,就是吃喝二字,不會吃的民族,沒有發展前途!”

沒看到大家在軍艦上掏出各種餅乾、肉乾、果脯等零食在那裡吃着,軍官們是不管的,連他們也在嚼着呢!

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224節 發檄討賊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154節三聖經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2節 敢A我的錢!離去:倦勤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1045節 抓壯丁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066節 立規矩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2095節 酇伯爵
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224節 發檄討賊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501節 大煙槍埃姆雷帕夏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154節三聖經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2節 敢A我的錢!離去:倦勤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1045節 抓壯丁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066節 立規矩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2095節 酇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