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節 明之危機

無論在軍政方面,他的目光比楊鶯兒敏銳多多,知道新明裡新舊兩種觀念激烈碰撞,非同小可!

這是人類認知的巨大顛簸,甚至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外國白皮、三哥有宗教之爭,爲此而殺得血肉紛飛,而中國則有路線、宗法之分,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也!尤其是以公主執政,更是非同小可,一旦生變,可是一個巨大的帝國!

不服朱真真管治的人大把,畢竟明朝是個男權社會,他們怎麼可能甘心讓一介女流統治呢,這可不是閩南!

一旦帝國動盪生亂,死的人絕不是小數,打破目前的好局,對於朱真真乃至於他的統治影響不小。

畢竟,原裝與修補後是不同的狀態。

之前,北國受到荼毒,民心思穩,想亂者沒有市場。

如今戰火硝煙散去,呼嘯而下的韃靼人落入了歷史的畫卷中,總有人不甘平淡的,一些人已經蠢蠢欲動,不僅如此,大明迸發的巨大財富令人心動,從來沒有象現在這麼多的財富堆積在大明,從來沒有!

這財富多到大明現在發行新紙幣,嗯,朱家祖宗朱重八弄的紙幣還不讓大明的子民們吃夠苦頭?還做新紙幣的擁躉?

元代的紙鈔風行天下,明代繼續推行,也不必特別驚奇。

朱重八有樣學樣,發行紙幣,發行量超大,但沒有金銀保證金,紙幣的貶值速度很快。

洪武八年,朱元璋構建的“洪武體制”規定:鈔分一貫、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六等,每鈔一貫準合錢千文、銀一兩。此時鈔錢銀米兌換比價處於1貫鈔:1000文錢:1兩銀:1石米的平衡狀態。

但到了洪武十八年,比價則變爲1石米: 5貫鈔: 0.5兩白銀。紙幣對白銀貶值900%!

到了成化年間則貶值了250000%~260000%,比不上津巴布韋和委內瑞拉,做它們的徒弟還是夠資格的。

新明的紙幣受到追棒,畢竟紙幣輕便的好處值得誇獎,最重要的是它的發行擁有金銀保證金,是可以兌換的哦,雖然兌換的程序忒夠麻煩,能夠一比一地按面值兌換成銀元!

無它,新明有金有銀有銅,財大氣粗!

隨着新明推行新經濟政策,積極發展社會生產力,民間迅速從戰爭中的創傷中回覆過來,民衆與朝廷高度合拍,那就是一門心思地勞動,勤奮幹活賺銀元,官府收稅,鼓勵生產。

中國人骨子裡的勤奮徹底迸發,拼命地肝着,爲每一個銀元而奮鬥。

貪財!貪財!貪財!

這裡可是瓷器、茶葉與絲綢的故鄉!

這裡地大物博,人口衆多!

關鍵是地理大發現,西方的白銀潮水般地涌進大明。

“幸運的”鄰居小倭,他們的銀山出銀甚多,還有金小判!

小倭倭什麼都缺,包括金銀,他們主要是沒有什麼生產力,看似金銀多卻沒法消費,只好拿來買中國貨物。

最令人欣喜的是東南國大量的金銀擁入,反哺新明!

也不想想,穿越小強佔據的是什麼地方!

臺灣、東南亞都是火山帶,火山運動,能夠把地底的金銀銅重金屬帶到地面上來,例如倭倭金銀就是這個道理。

顏常武起家發掘的第一桶金就在臺北地區找到了黃金大礦,先後開辦了基隆川筋砂金礦、瑞芳金礦、在牡丹坑山發現大型富金礦,多個金礦加起來,差不多一年有五萬兩黃金,讓他喜呼“俺開局有錢!”

之後佔據東南亞,那裡黃金白銀和銅更多。

金山省!

即加裡曼丹大島,那裡的黃金多得要命,由於島嶼夠大,華人又勤奮,發現的金礦礦藏不斷增加,黃金出產數量始終不減,穩中帶升,是爲金山。

東南亞之富,幾乎所有的大島都有金礦的分佈。

例如菲律賓,金銀俱備,讓失去它的西班牙人大呼惜哉,痛哉!

東南亞是個貴金屬異常豐富的地區,還有一個土澳呢?

土澳在西北部和中部有黃金大礦,在西澳大利亞,有一條黃金地帶,甚至有露天黃金礦!

中部黃金還伴生着銅礦,銀也不少,土澳的金銀銅產量都是穩中帶升,穩穩上升。

東南亞和土澳礦藏雖多,以前的土人可是小打小鬧,關鍵是老大重視。

他組建了威名赫赫的武警黃金部隊,這支部隊堪稱“現代版”的“摸金校尉”部隊!

因爲啥呢?看看他們住的地方:崇山峻嶺、深山老林,經常遇到虎豹狼熊---不過都給他們打牙祭了,那年頭那些動物還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有機會就殺,然後烹之。

工作地點往往是偏遠地區、未被開採的礦區、荒無人煙。

既然是部隊,多數都是年青人,他們奔波在祖國的羣山峻嶺之間,拋棄了繁華,選擇了寂寞,把自己的大好青春交給了國家!

跋山涉水,從來不喊苦、不喊累,爲祖國尋找每一處的寶藏!他們不放過每一片的細小角落,細細搜尋,看看有無可用之材,他們每天都在尋找着金子和寶礦,把尋找到的每一塊金子都上交給國家!

也只有他們,以軍人服從命令的方式,才能夠在艱苦的條件下,於東南亞和土澳廣袤的土地裡找到資源,供國家開發!

東南國國庫裡的金銀儲備不斷增加,爲東南國的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

金銀銅錢增加!人口增加!經濟增長!是爲良性發展!

有了錢的東南國與海那邊的新明是兄弟也,爲新明提供了二千多萬銀元的發展資金,而民間流入新明的資金更多,也就助新明政權站穩了腳跟。

新明,也學東南國成立了武警黃金部隊!

別忘了,大陸也是有礦的!中華地大物博是說笑的?

穿越小強來之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消費國,也是世界上第一產金大國!世界第三的產銀國!

他交代朱真真在大陸找礦,起初官員們抱着只是依旨行事的態度,但很快他們的臉色就變了。

越來越多的金礦、銀礦被發現!

於是組織人力開採,新明國庫裡的黃金、白銀越來越多,終於能夠以一比一的比率兌換相應的黃金與白銀!

新明開始有錢,越來越有錢,錢找錢易來錢,最高執政卻是個公主朱真真,比起海那邊的“賊婆”楊鶯兒,朱真真無論是管治水平和政治手腕都差上不少,她負責守護着這個國家,讓諸人看來有如是“三歲小兒持金過市”一般,那些人甚至作夢想象是“明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

新明的情況被東南國情報系統收錄,同樣的情報,顏常武看出了不祥,他看到了巨大的危機即將到來!

趕快回去,只要他回到大陸,就是雄獅守國,萬邪消退!

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1761節 黃金艙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483節 萬丹內鬨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905節 想當初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179節大海戰(一)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760節 洪爵爺第4節得位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462節 女射手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646節 豐收年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人物、年代大事記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
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1761節 黃金艙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483節 萬丹內鬨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905節 想當初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179節大海戰(一)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760節 洪爵爺第4節得位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850節 花匠雷蒙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462節 女射手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646節 豐收年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人物、年代大事記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