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南虜顏常武

臺灣府衙。

劉之鳳正在書房裡寫着發給皇帝的奏摺,聽門子來報道:“劉知縣來了!”

“哦,快快有請!”劉之鳳吩咐道。

不久後,劉廣仕進了書房,拱手道:“雍鳴兄(劉之鳳的字)!”

“重規兄(劉廣仕的字),請坐!”劉之鳳點頭道。

兩人稱兄道弟,劉之鳳寫奏摺也不避開劉廣仕,對他道:“香菸已漸成氣候,今年已有十萬兩銀子的利潤(臺灣已經收購大陸菸草去制香菸),明年一旦臺灣菸草產出,只怕有三十萬兩銀子以上的利潤!”

劉廣仕也參與了菸草業務,聞言點頭道:“有多無少!”

不過他對劉之鳳道:“雍鳴兄,你把這寫進去,萬歲必不會喜歡,只怕生出事端。”

“爲人臣者,該說的要說,不該說的,也要說!”劉之鳳嘆息道,揮筆疾書。

在劉廣仕來之前,他已經寫了大半,很快寫完,拿來給劉廣仕看看。

劉廣仕指着其中一段道:“不太合適吧!”

原來是劉之鳳向皇帝請罪,說自己在臺灣行事,是以東南府的名義而不是臺灣府的旗號!

如果臺灣府的名義,等於顏常武出錢讓劉之鳳作秀,那是萬萬不允的。

劉之鳳不得不改弦易轍,東南府就東南府吧,但他這麼做,等於犯了欺君之罪,皇帝要他到地方去守牧一方,他卻不亮出朝廷的大義名份,朝廷豈不是白給俸祿給他!

“必須寫上!”劉之鳳無奈地道:“做過的事,要有個交代!”

“交代!”劉廣仕感慨地道:“我們向百姓有交代,可就沒法向萬歲爺交代了!”

他們可以不做,就可以向萬歲爺交代,現在他們做了,向百姓有個交代,卻沒法向萬歲爺交代了。

劉之鳳豁達地道:“要是萬歲爺不喜,削了我們的職,豈不正合我們心意!”

“對極,對極!”劉廣仕強笑道。

在臺灣行事之後,他有點捨不得這裡的事業了,與大陸方面的爾虞我詐相比,這裡崇尚實幹,少說多幹,做事切切實實有收穫!

……

不消說,在北平的崇禎皇帝陸續接到了劉之鳳的奏摺後,嫉恨象條毒蛇般噬咬着這位天下至尊的心!

東南府一年的收入達到了五百萬兩白銀!

其中從西洋人那裡收穫過二百萬兩銀子,從東洋人那裡收穫過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從大陸則收穫也有百萬兩銀子,提一句,劉之鳳刺探出臺北大量生產黃金!

都是真金白銀,臺灣的人口才到八十萬人,分爲臺北、基隆、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六鎮。

想想吧,大陸八千萬人口,國庫收到的純銀才三四百萬兩銀子(太倉收入),甚至連個東南府都不如!

如果把東南府給收了,那五百萬兩銀子盡歸中央,何懼大明三大患!

天災有銀子賑災,對付北虜有軍費,對付農民逆賊也有軍費!

皇帝眼紅啊,妒忌啊!

他也不想人家是怎麼樣砥礪前行,累死累活地賺銀子,而是怪顏常武沒有臣子本份,居然不孝敬皇帝,一文賦稅都不肯上交,還要朝廷撥款給他!(不過朝廷也沒有給錢)

熊文燦(福建巡撫)誤國!

東南府不肯交稅,他還附和,說臺灣是野人聚居之地,難以收取賦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要是說東南府有稅源,皇帝要他去收,他怎麼對付東南艦隊?)

相比於信他,崇禎皇帝更相信劉之鳳,於是他召見了首輔韓爌,要他拿出一個切實之策來,想方設法把東南府的銀子收爲國有。

皇帝只見了韓爌一人,因爲皇帝也要面子,叫得大臣多,讓大家都知道原來臺灣一個小傢伙竟然有本事富可敵國,豈不是他這個做皇帝的很沒用。

韓爌是個明白人,心忖東南府的銀子是多,就象東南地區(東林黨的老巢)的銀子也是多,但能收取嗎!

東林黨人別看他們窩裡鬥得厲害,但要收到他們的銀子時,他們可一點不含糊,哪怕是皇帝都敢頂他回去。

同樣地,東南府的銀子想收取,也得看看能否打得過他們的艦隊!

見崇禎詢問對付東南府的方法,韓爌認爲可着落在熊文燦的頭上,讓他明白回奏即可。

崇禎勉強壓抑自己焦急的心情,降旨讓熊文燦想方設法收取東南府的賦稅!

……

接到聖旨的熊文燦兩眼一反,有種想死的心。

收不上稅,可能面對着皇帝的屠刀。

去收稅,就要面對東南艦隊的大炮!

他派出幕僚鍾先生,讓他過海與顏常武洽談,希望顏大少自動自覺地交稅給國家,意思意思都好。

然而鍾先生傳了回覆給他,說要是他熊大巡撫缺銀子花,儘管開口,一萬兩銀子以下的,隨叫隨送,多過一萬的,也無妨。

但要交稅,一個銅板也沒有!

對於國家想要收他們的稅,東南府大力抵制。

”他們(東南府)比以前更加強大了,不斷地添置新艦,船臺上的艦船剛剛下水,新的一條戰艦就立即架上船臺,開始鋪設龍骨……”鍾先生講述道。

無奈之下,熊文燦向朝廷稟報稱如想對付顏常武,只有加強福建水師,三年投資一百萬兩銀子,或可辦到。

“……彼(東南府)如北虜一般,其艦隊都用紅毛番的夾板船,船快炮利,我軍艦隊船少炮少,難以對付。”熊文燦實話實說。

不久後,他竟然收到了皇帝撥來的二十萬兩銀子,要他重組福建水師,預備對付南虜。

顏常武有幸,被皇帝視爲“南虜”,和北虜(女真人)齊名了!

儘管他不侵掠地方,但他的銀子是原罪。

所以說,你對他好,他不一定感恩,而是怪你爲什麼不把腎賣了,給他買蘋果!

爲了得到他的銀子,皇帝也蠻拼的了,想方設法拿出一些銀子,想打造出一支艦隊,奪取富裕的東南府。

但皇帝給的銀子,破天荒地給了一次後,再無下文。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後金主皇太極舉兵數十萬繞過大明重兵集結的遼西走廊,分別進入龍井關、大安口等,毀關城而進,直撲北平!

狼來了!

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2199章 西洋人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743節 攻徐州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15節金銅童子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646節 豐收年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92節揚名立萬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306節 地域黑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20節殿上歡唔第618節 過癮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8節真相大白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781節 回南京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639節 北海攻略(二)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
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470節 洗澡很重要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2199章 西洋人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743節 攻徐州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15節金銅童子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646節 豐收年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92節揚名立萬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306節 地域黑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20節殿上歡唔第618節 過癮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8節真相大白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781節 回南京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639節 北海攻略(二)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