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

入夜之後,北港最繁華的“美食一條街”上華燈初上,人氣漸起。

各商傢伙計在門口邊上賣力招攬生意,見着一羣人過來,正待過去,卻趕快撤回來,不敢驚動。

老闆們怪之,夥計們說“您去瞧瞧!”

老闆們仔細一看,也嚇得不敢惹,以免衝撞貴人。

還真的是貴人,來者五人,中間有陳衷紀、洪昇、李德、李英四人,他們乃東南軍府的實力派人物,陳衷紀、洪昇、李德乃中樞成員,而李英爲副提督,他們中間擁戴的不是督軍,卻是另外一個人,可想而知那個人身份之貴了。

今非昔比,別看大陸那邊譏笑東南軍府是土臺班子,現今四人卻是本地不折不扣的大人物。

中間那人還着實的比大人物還要大人物,是爲東南督軍也得向他問安,“國丈爺”楊天生也!

楊天生是顏常武便宜老子的兄弟,在“北港事變”中他的人出手殺掉鄭一官,

“楊兄,請!”五人連同一干隨從到了地頭,叫做“望海樓”,陳衷紀親自延請。

“請!”

國人好禮儀,誰升請有講究,他與陳衷紀乃好友,誰先請本無所謂,然而東南軍府成立,定下君臣名份,楊天生地位驟然提升,就得頭一個上樓了。

上到三樓,在最大的房間坐下,朝向大海,望向海外漁火點點,連綿不斷,如同天上的星辰。

遙想初來北港,海外連同陸地都是漆黑一團,楊天生不由地感慨道:“沒想到,沒想到啊!”

他經營轉口貿易,把大明的絲綢、茶葉和瓷器等商品運到東瀛幕府,在海上顛簸,風裡去浪裡來,賺了足足百萬兩銀子!

按照與顏常武的約定,三分之一屬於顏常武所有,楊天生決定給三十五萬兩銀子給顏常武,還送多兩萬兩。

他也好生自傲,押運白銀回北港,沒來之前是想看看女婿在土裡刨食的窘境,得到那三十五萬兩白銀的驚喜,對他的感激涕零,真會滿足他好大的虛榮心。

看,做岳父的關照當女婿的哦。

不曾想,到達北港,才知道自家女婿的事業好生興旺!

近萬的軍隊,幾萬的民衆服他管!

成立四鎮,管治範圍別看現在不大,但圈的地方卻大,而且民衆絡繹不絕地到來,將來宏圖可期!

白天看到大量開墾的土地,處處都欣欣向榮,令他感慨。

要不是自己親自扶他上位,真不敢相信。

好在,雙方訂下婚約,古代極講信用,顏常武等閒不會廢約,如此不管他怎麼發展,最終也得給楊天生面子。

“坐吧!”五人呈半圓形,面朝大海,冷風直吹而來,讓人精神爽朗。

實在話,酒樓裝修有點粗俗,辦不來大陸那邊酒樓的講究,但菜餚的好吃程度令人驚奇。

早就訂好了宴席,大家坐定後不一會兒,菜餚紛紛送上來。

楊天生頓時楞住了,好多菜式都不認識。

“怎麼我離開不到一年,就出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他詢問道。

“來來來,你試一下這些菜式!”陳衷紀笑吟吟地,一一向他作出介紹:

東南牛肉羹:其主料爲上等精牛肉和地瓜粉,輔料爲骨湯、鹽、糖、醬油和蔥末、生薑適量。作法是精牛肉經木棒碾碎後反覆敲打,加入水、醬油、鹽、糖、生薑,再放入地瓜粉,攪拌均勻。

將調好的牛骨湯放入鍋中燒沸,把拌好的牛肉分散放入鍋中氽,約10分鐘後裝入碗中,撒上蔥末薑絲即成。

筒仔米糕:先將糯米與香菇、紅蔥頭、醬油、鹽、酒、油等一起炒香,然後再將切片滷蛋、肉片或是肉燥放入竹筒子中,再放入炒過的糯米料,之後再蒸。等熟了之後,倒扣於盤上,淋上甜醬及香菜,就成了筒仔米糕。

東南肉圓:肉圓外皮以地瓜粉製作,內餡則用豬後腿肉製成的絞肉,佐以香菇爲主。

做法是先將肉圓連同容器放入蒸籠蒸熟,固定外型,待食用時,再油炸而成。

蚵仔煎:生蠔加地瓜粉做成,不必多說。

油炸花枝:所謂花枝是指烏賊肉身挑花而成,花枝肉身結實純白潔淨,混以地瓜粉油炸後金黃一片,噴香無比,口感彈性堪稱一流。

燒酒螺:以海產小螺爲主料,店家以糖、醬油、中藥包、大蒜、蔥、香油等滷煮小螺,鮮美無比!

薯條:油炸土豆條,吃了再吃。

……

色香味美,吃到楊天生眼眨眨,不得不服!

他大叫道:“北港什麼時候有這等好吃的,我在外面從來沒有見過!”

“你看,這些菜式都用到什麼料的?”陳衷紀問道。

“很多都用了地瓜粉,還用了土豆!”楊天生吃出來道。

“對,以前我們農村除非實在沒辦法,大家纔會吃地瓜,一般地瓜都用來餵豬的!”陳衷紀說道。

“北港種了許多地瓜,爲了推廣地瓜,專門弄出這些菜式!”楊天生靈機一動,猜出來道,他讚賞道:“好啊,地瓜高產,又可種薄地,不須多加照顧,通過菜式得以推廣地瓜,是哪一家的大廚做的好事,我當重重賞他!”

他問道:“是不是這家的大廚師呢?”

卻見衆人面色古怪,楊天生奇道:“有什麼不能講的嗎?”

李德在旁邊悶聲道:“弄了這些菜式的正是你家賢婿!”

聽得楊天生驚奇無比啊,還真的是給他好大的驚喜!

多個菜式,來自後世臺灣/閩南的特色食品,經歷多人多時的努力而成。

顏常武是地圖編輯,走遍世界各地和國內,臺灣食品也是相當的熟絡,他把各個菜式弄出來了,投放到市場上,立即引發震盪。

弄出來的菜式實在是太好吃,給地瓜和土豆弄了大出路。

難能可貴的是,陳衷紀讚揚道:“督軍把菜譜都公開了,民衆得以爲生!”

當地瓜粉進入千家萬戶後,銷路自然不愁,改善口味,大家肯吃。

楊天生倒抽一口涼氣,換作他還真捨不得,如果顏常武搞壟斷,單是這些食品以祖傳秘方的方式都可以賺到盤滿鉢滿了。

這個女婿,還真是不得了!

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699節 測試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219節Show實力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548節 香菸(二)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748節 北伐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262節 由來第854節 展會中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1394節 救災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第1448節 硬剛(四)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239節文趙氏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656節 行途中
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356節 面子要緊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1699節 測試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219節Show實力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548節 香菸(二)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748節 北伐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262節 由來第854節 展會中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1394節 救災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第1448節 硬剛(四)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239節文趙氏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656節 行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