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節 萬世基業

在堵胤錫對巴河鎮邊巴水河水利建設的考察報告上指出:

“……當地先行一步,大搞水利建設,水庫池塘河壩到處都是,據鄉民們說,自從我朝(新明)立國建開了水庫,他們再也沒出現過旱災,也就是顆粒無收的那種旱災,真沒有過!

巴水河的水流大,兩邊的小支流上,都有水庫蓄水,也一定會在夏天收集降水,旱季緩慢放水下來。

如果遇到乾旱氣候,雖然沒有大水流下來,但是從不斷流,以前斷流是必然的,在當地縣誌記載着多次巴水河的斷流,現在旱季水即使不大,只要不斷流,就會給魚類提供可靠的生息環境。

這是了不起的成績,解決蓄水,放水不斷流,百姓生產生活用水,各方面都照顧到了,這樣的成績,還能讓大家說什麼呢?

今冬以來,當地官府頗有新意,原來因取沙亂挖成犬牙交錯的河灘地,當地官府不惜動用大量人力整修,做成各種漂亮的臺地,中間是彎彎曲曲河牀!

河灘上堆出來的臺地,經過一兩年野草的覆蓋後,必定是芳草萋萋鸚鵡洲一樣好看,並且兩岸的堤壩全部加寬加高並且水泥化,解決了防洪又多出來了公路,原來河水氾濫淹沒的灘塗地帶,全部改造成優良的沙土地,堤壩內的臺地又成了休閒釣魚看風景的去處,臣真不知道現在的官府,怎麼就能如此上心的解決這些並不起眼的小事?”

“臣再仔細詢問,此舉正是姚太師告老還鄉之後,曉諭官府所爲,當地的農田水利建設亦是姚太師不斷督促的結果,還捐資過數萬銀元!朝廷肱股老臣時刻想着社稷,臣雖加倍學習,亦不如也!”

……

堵胤錫的報告一公佈,馬上引發朝堂轟動,各地官員、民衆慕名前往巴河鎮參觀,姚明恭家中拜貼可以用籮筐來裝,他不堪其攏,寫信給堵胤錫,深責之!

就這樣,新明不計得失,不懈努力,終於建成了大大小小過萬座的水庫,幾十萬公里的引水渠,還有大江大河都得到了深入的治理,如黃河上游開始植樹造林,退耕還田,進行水土保養。

黃河上游的水土流失是人爲和氣候變化等多原因造成,其中人爲因素很重要,因爲這裡是炎黃故鄉,中華子民在此繁衍,開枝散葉,從黃河之濱出發到佔領了東亞最合適發展的土地,千百年來,老百姓把樹木都砍光了,以作燃料。

的確,不象三哥那麼環保,三哥不砍樹,用他們的神牛吃草、產糞曬乾、點燃來做燃料,我們祖輩真的辦不到讓食物的香味與糞便味一起芬芳飛灑,大量砍樹的結果就是黃河邊上植被消失,天量泥河入河,是爲黃河。

民衆需要燃料,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船運煤到城鎮,又或者在當地開發煤礦!

當然,治理黃河這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很多年,甚至一代人幾代人的時間。

不過,一些有識之士敏感地感覺到東南王之舉,將會極大地杜絕中國發生重大災害的可能性,沒有了饑荒的發生,中國就不可能再次發生農民起義,中國的改朝換代,差不多都是農民活不下去才發動武力造反才造成的。

如悲摧的崇禎皇帝統治年代,遇到了小冰河時期,氣候變冷,不利於農業,加上他又自己作死,把他哥天啓帝派出去治理河道水利的TJ都召了回來,又遇到旱澇災害與蝗蟲輪他,不死纔怪!

天啓帝用TJ治河,做的工程讓TJ和官員們拿回扣,會讓一部分官員的親朋好友得到好處,但是TJ終究做了一點事,然後被東林黨無限放大,拼命攻擊。

崇禎皇帝收回TJ,結果沒人治河了。

河水一氾濫,農田完蛋,收成完蛋了,農民完了,最後是皇帝也掛樹上了!

東南王大搞水利建設,保障農業發展,至少在始終重視這些設施修護的情況下,新明將沒有了王朝週期性改朝換代的可能,哪怕這個朝代是一個海賊建立的!

……

東南王足足到了年二十八纔回到南京,在城外老遠已經聽聞處處鞭炮聲響,劈劈啪啪地響着,煞是熱鬧!

隨行的次輔楊天生告訴他道:“這是臣最聽聞到的最熱烈的鞭炮聲了!”

“響得好啊,驅邪趕鬼,還我大明朗朗乾坤!”顏常武樂呵呵地道。

而楊天生則想得更多,鞭炮多,表明大人有錢買鞭炮給小孩子玩,民間有錢!

否則窮到家無一枚銅板,小孩子又哪能玩鞭炮呢。

進城時是華燈初上,倏地,天空中無數曳光彈飛上天空,迸然爆開,如千樹萬樹梨花開,天空爲之映亮,燦爛無比!

道路邊涌出了大量民衆,熱情揚溢地高呼“王爺千歲!”

這是帝都民衆在盛情歡迎王爺回京呢,當然,是官府組織的,領銜的正是馬士英和阮大鋮,顏常武笑罵道:“孤早說過不攏民,馬瑤草還來這一套!”

煙花直射上天,迸發出一簾金色的飛瀑從天而降,耀眼的金色讓人感覺眼前只有飛瀑在流淌,飛瀑裡的亮點婉如點點繁星。多麼美的銀河啊!正如李白詩中的“疑是銀河落九天”!但李白見到的“銀河”一定沒有這飛瀑光彩奪目吧!

只見一個個彩色的光球騰空而起,接二連三地在廣袤的夜空綻放了,形成一顆顆紅色的彗星,拖着一條條金黃的尾巴,緊接着,空中又綻開了朵朵彩蓮:紅的,黃的,綠的……五彩繽紛中,低空躥出一條條火龍,打着旋兒飛出去,在空中綻出金燦燦的小雛菊。

數不清的小雛菊一起綻開,連成一片,織成了一塊綿延的錦緞,像天邊的霞光那樣耀眼……

爲了討好東南王,官府與民間聯手,不惜成本代價,進行了大型的煙花匯演,一夜就燒掉了五萬銀元!

之後的元宵節,更是燒掉了十萬銀元的煙花鞭炮!

空中光華照人,絢麗無比,持續不斷,帝都南京城各處盡染光華,照亮了東南王回家之路!

顏常武自南京城南聚寶門進城,他看着聚寶門,又見着無數臣民的笑奤相迎,欣然地命人取過紙筆,當衆給聚寶門改了名,叫做“中華門”!

“我中華萬世基業,皆因有你們這些忠貞臣民!”他豪邁地道。

就在金吾不禁,萬民歡騰之際,一個矮冬瓜從城東朝陽門惶惶進城.

“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天朝盛世年華,卻可憐我國臣民,盡在水深火熱中!”倭人石原喜之郎悲愴地道。

天空無限美景,石原喜之郎內心滿目瘡痍。

倭國內亂,幕府大將軍避位,倭人石原喜之郎來到南京,向天朝上國求援!

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33節倭奴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445節 硬剛(一)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117節 真正的贏家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440節 鞭刑第61節追殺敵船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851節 下鄉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365節 血崗!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087節 填溝壑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690節 惡土司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646節 豐收年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090節 夜襲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
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33節倭奴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445節 硬剛(一)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117節 真正的贏家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440節 鞭刑第61節追殺敵船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851節 下鄉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365節 血崗!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087節 填溝壑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690節 惡土司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646節 豐收年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090節 夜襲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