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節 不是英主

先行趕到的是三艘快速戰列艦,亦叫做淺水重戰列艦,定級爲“黃河級”。

“黃河級”三級戰列艦,定員450人,裝備了26門18磅炮,26門12磅炮,18門6磅炮,共70門火炮!

這級戰列艦的首要任務並不是與敵人的戰列艦交戰,而是用於宣示武力和平暴、鎮壓敵對分子,講究快速反應,儘快部署到熱點地區。

爲此,這型戰列艦並不象其它戰列艦那樣一味地堆徹火力,不再追求大炮比別人的更粗、更大和更硬了,倒是少見。

這型戰艦採取了較輕質的杉木所制,排水量爲900噸,重量輕,吃水淺,可以進入江河作戰。

它的防護力減弱,但可添加附加裝甲以加強防護力。

該艦設想是近海和大江大河作戰,補給依靠港口,不追求自持力,不需要攜帶過多的補給品,也減輕了重量。

當然,戰列艦是國之重器,這級艦出動時往往有補給艦跟隨。

這是東南國第一艘實現了帆槳兩用的大型船隻,平時出動時用風帆,增重的是人,這型艦上準備了四百名划槳手,用來划動40枝巨槳,每枝槳用到5個人,才能夠將這型戰艦划動。

每條長槳粗壯結實有如人腿,如此“奢侈”的划槳手陣列,難找到本國國人來劃,那麼通過“勞務公司”找來的是阿三來划槳,乾的就是苦力活。

工作辛苦,長年累月地在暗無天日的船艙裡幹活,環境惡劣。

不過,東南軍並不虧待三哥,按照國王的指示,無論國內軍中都有河蟹神獸大放光芒,到來工作的阿三待遇不錯嘀。

他們的伙食管飽,相對於東南國那些吃肉的驕兵悍將,三哥非常好養。

他們茹素,在港內或者補給靠譜時就是咖喱湯、飛餅,咖喱湯由扁豆、洋蔥以及咖喱放在一起煮成的湯,偶爾也能吃到一些雞肉和胡蘿蔔,飛餅是烤制的,節日時在裡面加了奶供應給他們吃,就是無上的美味,只需要一個菜,用洋蔥、番茄、土豆、豆子、辣椒、香料等熬成一鍋粘粘的東西,紅紅的,又酸又辣,撕一塊飛餅,唰的一下裹住那團粘粘的菜,放進嘴裡,就是豐盛的一餐了。

他們在飲食方面攝入非常多的油脂和澱粉,東南國本不種小麥,但得到土澳後,一躍成爲小麥的重要產地,東南國大量種玉米,可作麪粉和玉米麪,交替給三哥作伙食,至於油料,那是棕櫚油,東南國的棕櫚油多得要命。

所以養三哥成本非常低,附提一句,在東南國,民衆只要過得去的,都不會拿棕櫚油做菜,而用花生油。

三哥在國內往往只能每天一餐,在軍艦上划槳卻是三餐,除此之外,還有零食:就是花生和大豆榨過油的花生餅或者豆餅,再油炸過,加鹽,加咖哩,成爲槳手三哥無上的美味了。

嗯,在港內,總有茶水供就,也管夠,這在印度是中產階級的待遇。

爲所有三哥提供生活用品,生病有醫生看,每月發工資,戰鬥時有獎金,雖說比起東南軍官兵的豐厚收入遠遠不如,但對於印度地區的同胞們來說,已是生活富足,所以槳手三哥們聞戰則喜,比東南海軍還要積極!

河蟹神獸光芒照耀下,給東南國和和東南軍打工的外族趨之若鶩,做夢也想弄一個東南國的戶口本!

陰暗的船艙裡,槳手三哥們起勁地吆喝着,整齊地喊着口號,結實的肌肉用力的動作,軍艦被他們帶動,直殺進了白鵝潭。

槳手三哥們是如此的迅猛,以致於給人們一個錯覺,這三條大艦一下子就出現在岸上人們的眼中,讓他們震驚不已。

簡直是狼入羊羣,戰列艦立即向着停泊着的叛軍船隻展開了猛烈的側擊!

火炮齊射,那景象對於沒有見識過這樣射擊密度的人來說簡直是天崩地裂一般!

每一輪齊射,總有一條敵艦被炸得支離破碎,碎片飛散,有如天女散花一般,很快就沉入了水裡。

場面火爆,蔚爲大觀,象看大戲般壯觀。

本來實心彈不會有這麼大的威力,如兩條戰列艦對轟,很可能打上三個小時大家都不沉,兩支戰列艦艦隊PK一日都不一定沉幾艘戰列艦。

但,戰列艦打普通的船隻,那真是一個一個準!

18磅炮彈有數十斤重,足以把一艘不經過加固的普通船隻給擊得粉碎。

加上東南艦隊非常重視炮手的操練,艦炮的射速能夠達到一分鐘一發,是當時海軍列強中射得最快的,近戰中炮手往往一次發射兩、三個彈丸,或實心彈加霰彈,以求最大的破壞效果。

這個時期炮彈的種類,除了通常的實心彈以外,還有霰彈和鏈彈等幾種。霰彈其實是一個鐵皮桶,裡面裝填數十顆鉛彈,鐵皮桶出膛即分解,於是數十顆鉛彈向前以扇面飛行,霰彈的主要作用是殺傷人員。鏈彈是鐵鏈相連的兩顆實心彈,主要用於破壞桅杆和風帆。

交替地採用三種炮彈,打得叛軍艦隊欲仙欲死!

炮火猛烈且不算,還佐以密集的槍彈,東南軍使用了尖頭鉛彈!

子彈潑雨般橫掃叛艦上的人,站着的一概撂倒,無一倖免,精準的射擊把餘衆嚇得全成了縮頭烏龜。

更爲有利的“黃河級”戰列艦用槳划動,行動靈活,一路開過去,轟得叛軍艦隊有如被槍斃一般,毫無還手之力。

所到之處,船毀人亡,沒死的紛紛跳江逃生,江南上人頭涌涌,好在戰列艦上水手沒有射殺他們,江中也無鯊魚。

桂王朱由榔駭得苦膽都差點破了,他捉着被他任命爲廣州知府的原廣州同知徐行發的手臂,連聲叫道:“不是說這裡沒有朝廷的大艦隊嗎?”

徐行發的手臂被緊張的朱由榔抓到疼到徐行發麪目扭曲!

一旦艦隊戰敗,連逃都逃不掉,人家有大艦隊,說不定還有大部隊,這仗還怎麼打?

造反事業,成王敗寇,勝利就坐龍庭,失敗則沒命。

壓力之下,朱由榔失態,被打回了原形,原先的雍容華貴蕩然無存,焦急得好象沒見過世面的毛頭小子,他的話語,他的行爲,讓人們感覺到他怎麼能帶領大明戰勝南方的海賊?!

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518節 撤退(三)第1950節 一賠十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23節都在演戲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86節勝利之後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086節 快與慢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9節初建軍(二)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713節 爭地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740節 進徐州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
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518節 撤退(三)第1950節 一賠十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23節都在演戲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86節勝利之後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086節 快與慢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9節初建軍(二)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713節 爭地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740節 進徐州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