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

德川家繼明白兩位的意思,雖說他自己對於這個所謂的未婚妻,也就是吉子內親王從未謀面,更談不上什麼感情(德川家繼十四歲,吉子內親王八歲,放在後世是小屁孩的年齡,而且也不是青梅竹馬哪裡會有什麼感情),不過作爲大將軍,德川幕府的主人,像他這樣身份的人婚姻之事根本不是自己能夠做主的。

不要說日本了,就算是中國,甚至全世界,政治聯姻也都是很尋常的事。當年德川家爲德川家繼定下這門親事就是爲了鞏固德川幕府的統治,而作爲日本名義象徵的天皇一系,把吉子內親王許給德川家繼,同樣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手中的摺扇輕輕拍了拍掌心,德川家繼很快就做出了決定,答應了兩位的建議儘快元服,隨後就正式迎娶吉子內親王以完成婚事。

見德川家繼答應下來,間部詮房和新井白石頓時面露喜色,連聲稱嗨,並表示接下來的事他們會分頭安排,請將軍儘管放心。

爲了趕在大明使者到來之前做完這事,僅僅兩天後德川家繼就進行了元服禮,就此也代表着德川家繼正式成人,並且成爲德川家的真正家主。

緊接着,新井白石以大儒和奉行的身份替德川家繼向天皇那邊送去了婚聘,以表達德川家迎娶吉子內親王的意願。當接到德川家送來的禮物後,靈元天皇欣喜無比,一口就答應了下來,還表達出天皇家一定會如德川幕府所願,儘快把女兒嫁過去。

其實早在多年前,這位靈元天皇就已經讓出了天皇之位,把其位傳給了他年僅八歲的太子,這就是繼靈元天皇后的東山天皇。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讓位之後,靈元天皇以太上皇的身份輔政,幾年後交權給東山天皇。但沒想到東山天皇三十四歲時讓位於自己太子,爲中御門天皇,第二年東山天皇去世。

而這時,靈元天皇已由上皇改稱法皇,雖不再是天皇身份,但他在天皇一系中依舊有着不小影響力,再加上要嫁於德川家繼的吉子內親王是靈元天皇的十三皇女,所以按照禮儀幕府必須在下聘中御門天皇的同時還要直接向靈元天皇送聘。

如今靈元天皇已年近七十,早就沒了當年初當天皇的銳氣。等幕府送禮的人走後,絲毫不顧自己法皇的身份,迫不及待地就屁顛顛地跑去看德川家送來的婚聘了。

望着那堆成小山的各色禮物,還有那價值數十萬貫的金銀小判,窮怕了的靈元天皇笑得簡直嘴都要歪了。

說起日本的天皇也夠可憐的,雖號稱萬世一系,可實際上天皇僅僅只是一個象徵,根本就沒絲毫權利。

日本的軍政大權都握在幕府手裡,作爲傀儡的天皇只是擺設而已。在百多年前,也就是日本戰國時期,各地大名爲了相互之間的爭鬥,從而對於天皇和朝廷有所拉攏,那時候天皇的日子還算過得不錯,其他的不講,僅僅是大名爲了向天皇手裡求得朝廷一官半職,所花的錢就足以天皇安樂享受了。

可好日子終究會過去,隨着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天皇就徹底沒了翻身的可能,這也是年輕時個性剛強,意志堅定,作風豪邁的靈元天皇在看不到天皇一系前途的情況下心灰意冷,從而讓位於太子的原因。

而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雨過後,靈元天皇年輕時的雄心壯志早就不在,現在只是一個普通的老人罷了。

相比靈元天皇,現任天皇中御門天皇正是風華正茂之時,要出嫁的吉子內親王雖然比他小了好些歲,不過卻是中御門天皇的姑姑。

對於幕府送來的聘禮,中御門天皇倒不是很在意,哪怕下人欣喜地來報說了幕府的聘禮價值足夠讓天皇家彌補這些年的虧空,甚至還能讓天皇寬裕地過好些年的時候,中御門天皇也僅僅只是微微一笑而已。

“陛下,那些納幣是否先入庫?”典侍清水詢問。

中御門天皇微微點頭,也不管入庫之事,只是靜靜坐着不知道在思索什麼,空蕩的殿中,他的身影在西斜的陽光中被拉的老長,顯得是如此孤獨和寂寞。

幾年過去,井上正岑比起之前更蒼老了許多,作爲幕府的重臣,這些年井上正岑心中有喜有憂,喜的是隨着大明同日本的貿易來往,日本國內的商貿繁榮之下,整個日本無論是經濟還是國力都比之前強盛不少,而且地方也更加穩固。

這對於日本,尤其是幕府是件好事,尤其是在當年他代表幕府和大明談判後所確定的開港決策,更對日本受益不小。也正是因爲這些因素,幕府推行的正德改革阻力也沒之前那麼大了,再加上商品的多樣化和金銀流入,正德改革中最重要的貨幣制度難題也迎刃而解。

從這點來講,井上正岑心中是比較自豪的,同樣也爲自己當年的決策而感到欣慰。

但在同時,井上正岑的心中又有着憂慮,這憂慮就是如今的日本已徹底改變了當初德川幕府閉關鎖國的政策,從而把日本放至於天下,再加上大明在日本的不斷影響,使得日本的風氣逐漸發生了轉變,這對於幕府統治穩固卻又是一個隱患。

但這些不是井上正岑能夠改變的,恐怕就連德川將軍也無法改變。所謂有得有失,正是如此。走在長崎的街道上,看着遠比幾年前更爲熱鬧和繁忙的街市,還有隨處可見穿着大明服飾的商人、士子等等,井上正岑的心情複雜。

“咦,那是誰家的船?”無意中,井上正岑的目光眺到碼頭那邊停着的一條嶄新的大船,這條船造型並非大明的造型,而是傳統日本船的樣子,而且上面還飄蕩着像家徽的標記,詫異之餘井上正岑對身邊的侍者問道。

“大人,那是堂島會的船。”侍者過去問了問,很快回來稟報道。

“堂島會?”井上正岑微皺起眉頭,這個名字他知道,十多年前在江戶有幾個大商人組建了堂島米市,以控制日本的米行生意,由於他們的實力雄厚,資本龐大,再加上還有不少地方大名的支持,這個堂島米市很快就興旺起來,成了日本少有的商業聯盟。

在兩年前,堂島米市進行改組,在原來基礎上成爲了堂島會,並且把生意從江戶擴張到了對外的幾個港口城市,長崎作爲日本最大的對外港口城市之一,自然也有着堂島會存在。

但一直以來,堂島會從事的都是米業,可這條船的出現卻讓井上正岑感到詫異。看來,隨着開港的持續,尤其是大明在海外貿易的巨大獲利,日本的商人在這種誘惑之下也坐不住了。

買賣大米雖然利益不小,但哪裡有跑海貿獲利更大?如今,一艘普通的商船如果裝載着日本特產貨物,比如漆器、太刀這些,不要說賣到南洋給那些南蠻了,就算去大明跑一趟也是翻倍的利潤。

這種買賣,堂島會這樣的商業聯盟自然是不會放過的,看來在幕府不知道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做起了這方面的生意,再加上堂島會的背景複雜,肯定有地方一些大名的股份和支持,想到這井上正岑不由得無奈輕嘆了一聲。

“等回去,一定要見將軍,把這事告訴將軍,對於堂島會這種商會絕對不能聽之任之,更不能讓大名借堂島會的手段脫離幕府的控制。”井上正岑如此想到,由於這件事他暫時打消了繼續逛下去的興致,從而回轉到了臨時住處。

在長崎呆了幾日,終於大明使者的戰艦來了。

這一日,長崎港熱鬧非凡,雖然自開港後,大明的船隻經常在長崎出入,可像今天大明海軍的戰艦來到此處卻是當年王東率領艦隊到日本後的第二次。

更何況,近十年過去,大明海軍早就鳥槍換炮,海軍的戰艦是越造越大,越造越強。就如同今天朱一貴坐乘坐的戰艦,由於他此次最終的目的地是新明,由大明前往新明需遠渡萬里重洋,海上危險末測,船越大越穩也就能越抗風浪。

所以朱一貴的旗艦是目前大明最爲強大的一級主力艦,以體形而論是普通戰艦的五倍以上,更裝載了近百門大炮,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

除去這艘戰艦外,還有三艘同行的戰艦,其規模雖比不上旗艦,但也僅僅只是小了一圈罷了。

這四艘戰艦出現在長崎海面上時,所有看見它的日本人都情不自禁地驚歎起來,有些人更驚愕得快把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長崎開港近十年,見到大明戰艦的出現,井上正岑讓其部下按大明禮儀鳴禮炮以歡迎朱一貴的到來。當隨着碼頭上禮炮聲響起,大明戰艦也作出了應答,見到這一幕,之前還有些忐忑不安的井上正岑終於放下了心。

由於大明戰艦過於龐大,吃水又深,長崎的碼頭無法直接靠到岸邊,所以大明戰艦隻能在港口靠外處進行停泊,隨後再登上小艦領引上岸。

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二百零六章 拉開戰幕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提督四夷通事第十八章 反正第九百八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九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禮物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百八十五章 故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西進之路第五百六十八章 俊傑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僵局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四百六十章 外王內聖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三百零六章 紅燒肉第四百四十章 西狩第十七章 城變第九百零三章 節點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第八十九章 炮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後方運來的東西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里駒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穩穩第七百三十三章 周家的目的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人的困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九百二十四章 各持己見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八百二十七章 千秋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三十章 亂上加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三百五十章 風滿樓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七百七十三章 柔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優勢第六章 驚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九百九十二章 直奏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袱第五百四十九章 未來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四百七十八章 飛灰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教導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強硬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三百三十二章 破局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三百一十六章 搶購風第五百九十七章 塵埃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
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二百零六章 拉開戰幕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提督四夷通事第十八章 反正第九百八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九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禮物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百八十五章 故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西進之路第五百六十八章 俊傑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僵局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四百六十章 外王內聖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三百零六章 紅燒肉第四百四十章 西狩第十七章 城變第九百零三章 節點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第八十九章 炮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後方運來的東西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里駒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穩穩第七百三十三章 周家的目的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人的困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九百二十四章 各持己見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八百二十七章 千秋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三十章 亂上加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三百五十章 風滿樓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七百七十三章 柔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優勢第六章 驚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九百九十二章 直奏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袱第五百四十九章 未來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四百七十八章 飛灰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教導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強硬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三百三十二章 破局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三百一十六章 搶購風第五百九十七章 塵埃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