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

鄔思道帶人趕到南京,在他和廖煥之的協助下各項政務逐步梳理後大爲改觀,雖說人手還是有很大缺口,但至少能夠保持政府整體運轉。再者,科舉一事也開始籌備,如果一切順利兩月後在南京正式舉行科舉。之所以間隔兩月時間,這主要還是考慮到讓參加科舉的士子一個準備和緩衝,同樣朱怡成這也要做些安排。

對於科舉的內容,從隋朝開科舉制度產生到如今,應該說科舉已經發展到非常成熟的地步了,無論是各個環節都已是極至。這些,朱怡成並沒去做什麼改變,畢竟科舉的形式和內容已在舉子心目中根深蒂固,老祖宗朱元璋創立的八股雖然有其弊端,可作爲科舉的重要一環它依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別的不說,僅從清承明後,科舉一應內容依舊如故就能看得出來。清廷的統治者們可不是白癡,如果對他們沒有好處對付怎麼會依舊延續呢?再說,就連後世也是應試教育爲王,擅自去改變這些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會使自己站到所有天下讀書人的對立面去。

統治者考慮問題的想法是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如果是以前的朱怡成,在網上和網友對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進行批判的話肯定能頭頭是道說出一大通來,然後再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改革,比如說解放天性、促進科學、百家爭鳴等等一陣嗨聊。

但如今,朱怡成所想的就深遠的多,作爲統治者他首先要考慮科舉的目的是什麼,科舉的目的其實是一種手段,一種把士紳階級和統治者聯繫起來的紐帶,同樣也是給予最下層階級,比如泥腿子們有朝一日能夠改變命運的希望。至於其他,那隻不過是術而已,只有搞清楚了科舉制度的真正中心,才能徹底掌握這個統治者手中的工具。

至於其他那些亂七八糟不切實際的想法,就算在後世應試教育制度中都未能體現,何況如今呢?

但在舉行科舉的同時,適當地對科學方面進行一些傾斜,或者說增開些除進士科之外的科,以吸收那些除去傳統科舉以外的有用人才,這是可行的。而朱怡成在同手下商討後對第一次科舉恢復了明法和明算兩科,同時再增加武舉一科。

這是一次對科舉的嘗試和試探,科舉後再對明法和明算兩科的學子安排其他上升通道,至於武舉就更容易了,早在寧波時朱怡成設立總參謀部時期就着手組建武學,等有了武舉士子,以後這些士子都會直接進入武學深造,然後再陸續進入總參謀部或各部隊進行服役。

對於武學,除武舉士子外,原義軍的各級軍官也會陸續進入其中培訓,同時朱怡成還開放了武舉幼學,相當於後實清末的陸軍小學、中學這類的機構,以吸引明軍各級官員子弟入學。

這些學生在幼學畢業後不僅可以進入軍界或繼續在大武學內深造,同樣也可以爲組建地方治安帶來可靠的人手,從而逐漸替代傳統的衙役等等,這也是朱怡成用這些方式來按照近代社會打造基層政府和警察力量的方式,以改變目前皇權不下鄉的傳統,牢牢控制住各級權利。

封賞衆臣後,朱怡成開始着手對俘虜清軍的整編,綠營的整編還算順利,對於這樣的整編早在寧波時期明軍就有了經驗,只要按照之前的模式進行即可。不過八旗方面有些麻煩,實際上幾場大戰之後,真正的八旗兵俘虜人數並不多,就像朱怡成同鄔思道所說的那樣僅只有三千一百多人,八旗進行整編這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情況,所以這三千一百多八旗兵依舊和八旗的三萬家眷老少婦孺都安置在南京城南被特意劃歸出來的區域。

不過,這些人實在是太多,管理起來有不小難度,再加上八旗對明軍的極度仇視,也給管理上帶來了極大不安定因素。

“城南有又人企圖鬧事?”看着剛送來的報告,朱怡成皺眉問。

“回監國,這些八旗韃子實在是太多了,臣下這些人是根本就看不過來啊。”此次被封賞升官的指揮使黃朝雲不安地回答道,城南八旗集中營由黃朝雲負責管理,但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八旗韃子是多了些,以他一千多人的兵力要管轄三萬多人的集中營,更重要的是這些還是極度敵視明軍的八旗韃子的確有些難度。

僅僅一個多月,集中營那邊就多次有人鬧事,如果不是黃朝雲帶兵強壓了下去,說不鬧的更兇。

“哼!這些傢伙簡直是敬酒不吃想吃罰酒啊!”朱怡成冷哼一聲,這些八旗在自己手上,他倒沒有直接把他們全部砍掉腦袋的想法,朱怡成又不是殺人如麻的屠夫,何況如今局勢這些八旗也算是人質,有這麼多的人質在手朱怡成還是有其他想法的,不過這不能代表他就能容忍這些八旗韃子在集中營內鬧事甚至企圖逃跑。

“把領頭的全部給孤找出來,狠狠地殺上一批!”朱怡成帶着冰冷的聲音說道。

聽到此言,黃朝雲頓時大喜,連忙領命,不過他又告訴朱怡成這集中營內人太多長久下去可不行,別說其他的,僅僅一日耗費糧食就是天文數字,要知道現在雖然浙江全部入明軍之手,可由於之前的糧荒許多地方還在缺糧,寧波方面正日夜不斷地想辦法從南洋等地運糧過來進行救濟呢,這些八旗韃子居然白白吃明軍的糧,。

點點頭,朱怡成也覺得如此白養着這幫人有些虧了,他想了想,突然想到後世的馬鞍山也就是現在的太平府那邊的礦山已經尋到,隨着寧波那邊的鍊鋼技術突飛猛進,礦石需求量大增,工部已上報要求儘快開挖礦山以滿足要求。

朱怡成頓時露出了笑容:“你回去後就把營中八旗青壯給我挑出來,然後把這些人全送去太平府那邊,這些八旗子弟入關以來不思生產,一向以吸食我漢人民脂民膏而存,正好,那邊的礦上現在缺人,讓他們去那邊好好勞動,好好改造。”

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二十七章 激戰縣衙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一千六十九章 反應第七百三十三章 周家的目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準備動手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七百零七章 父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文明的一大步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論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二百二十章 福建初定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章 朱一貴的猜測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五百二十章 遙遠的親戚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三十九章 杭州大戰5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對立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四百零六章 幻想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無奈的馬齊(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二百零六章 拉開戰幕第二百七十五章 列陣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窮途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戰艦上的公主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土包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一千九十章 望海歡迎你第四百一十五章 城門和炮臺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打不打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八百六十三章 初到此地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哥哥給你指條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八百三十七章 財富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打成一片第九百四十二章 如芒刺背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野蠻打擊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四百二十四章 其徐如林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三百七十七章 戰術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希望越大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五百零二章 見聞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董大山的計劃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十的憤怒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一千六十八章 祝帥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三百八十三章 火器新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增援的困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老八的焦慮第一千四十七章 軍職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
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二十七章 激戰縣衙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一千六十九章 反應第七百三十三章 周家的目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準備動手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七百零七章 父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文明的一大步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論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二百二十章 福建初定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章 朱一貴的猜測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五百二十章 遙遠的親戚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三十九章 杭州大戰5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對立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四百零六章 幻想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無奈的馬齊(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二百零六章 拉開戰幕第二百七十五章 列陣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窮途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戰艦上的公主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土包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一千九十章 望海歡迎你第四百一十五章 城門和炮臺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打不打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八百六十三章 初到此地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哥哥給你指條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八百三十七章 財富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打成一片第九百四十二章 如芒刺背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野蠻打擊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四百二十四章 其徐如林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三百七十七章 戰術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希望越大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五百零二章 見聞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董大山的計劃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十的憤怒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一千六十八章 祝帥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三百八十三章 火器新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增援的困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老八的焦慮第一千四十七章 軍職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