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

歷朝歷代有當朝只修前朝史的規矩,也就是說一個王朝修史修的是前一個王朝的歷史,自己王朝歷史是不修的。這樣的做法也就是功過由後人評說出發,以免在修史中因爲立場的原因導致修出來的史書有所偏差。

二十三史(原本歷史上的明史是康熙派張廷玉修的,不過還沒修完大明就復興了,自然也就沒了明史),皆是如此,可在後世的二十四史中,唯獨明史絕不可信,因爲滿清是異族入侵中原坐了天下,可相比元朝,滿清卻在修史中動了不少手腳,喪心病狂胡亂編造謊言,拼命抹黑前明諸帝,無恥到了極點。

宋、遼、金,這三本史書爲元朝所修,主修人爲當時元朝丞相脫脫。可相比滿清,元朝雖也是異族入主中原,但在修史過程中卻遠比滿清來得實在,其修的曆書基本實事求是,這是被後人所認可的。

按理說,朱怡成作爲如今的大明皇帝是不應該去修明史的,可是朱怡成的大明和前明有所不同,雖然如今的大明從法理上繼承了前明法統,而且朱怡成還是崇禎帝的重孫,可謂一脈相承。

但是現在的大明覆興卻又不是前明的直接延續,前明亡有幾種說法,無論是崇禎之死而亡,又或者吳三桂絞殺永曆帝而亡,還是滿清攻破臺灣,明鄭被滅而亡。但無論如何,在朱怡成起兵之前,前明已經徹徹底底的亡了,要以最長時間來算,前明亡已有近百年。

朱怡成的大明是在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來的,縱觀歷史,也只有王莽新朝後的光武帝劉秀可以媲美。可相比東漢延續西漢,前明的滅亡到大明的復興其中間隔時間更長些。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朱怡成才考慮修前明史,而且這樣的做法並非沒有先例,東漢時期班固修漢書就是這樣,所以漢朝的史書分爲漢書和後漢書,以區分西漢和東漢兩朝歷史。

原本朱怡成覺得修前明史應該不算難,畢竟前明滅亡到現在也不過近百年時間,相比後世研究明史的時間遠短了許多。可朱怡成怎麼都沒想到,他小看了滿清的齷齪,短短不到百年的時間,滿清就已經私下銷燬、篡改了大量有關資料,這使得王文清在修史過程中遇到了極大困難。

“此事的確有些麻煩……。”朱怡成放下手中的資料嘆了口氣問:“宮中老檔想來廷鑑都已仔細查閱過了,不知廷鑑對此事有無解決問題的辦法。”

王文清來找朱怡成當然不是僅僅訴苦和痛罵滿清的,問題擺在那邊,怎麼解決纔是關鍵。

當即王文清道:“陛下,臣以爲如今僅靠宮中老檔已是不成了,老檔多有殘缺,被滿清銷燬和篡改嚴重,依臣來看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收集流失在民間的各類書籍、文檔和資料等,以此同宮中殘留的老檔對應整理,隨後再依此爲據參考。”

說到這,王文清又遲疑道:“不過陛下,這樣做也有弊處。首先民間的各類書籍、文檔、資料包括記錄等等並不屬於官方記錄,其中恐有不少繆誤。此外,這些東西大多僅只能參考,卻無法作爲實憑。還有收集這些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

朱怡成微微點頭,王文清說的沒錯,相比宮中的正式檔案,這些民間的資料、書籍、文檔不僅收集難度大,而且其可信度也是一個問題。

但不管怎麼樣,這些工作是必須要做的,在目前情況下王文清也只能從這方面下手,從而進行修史的工作。

“如從民間收集這些,廷鑑覺得需多少時日?”

王文清想了想道:“這個臣覺得起碼兩三年的時間吧,此外民間留存的這些大多被留存人作爲珍物,想讓他們白白獻出恐有些難度。”

“這無妨。”朱怡成一擺手道:“朕可下一道旨,讓各省州府協助處理此事,凡是有獻出這些者朝廷直接出錢收購,並適當給予獎勵。至於這需要多少錢,又如何獎勵,就由廷鑑來定就是,到時候再報於朕如何?”

此話一出,王文清頓時大喜,其實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收集這些,王文清雖是翰林院學士,其職清高,但手中卻無什麼實權,而且這樣操作不是一個翰林院能夠完成的,沒有地方州府的配合他根本就做不了。

再加上就如王文清所言,這些東西在民間藏書者手裡都是寶貝,根本不可能外借,王文清自己就是讀書人,家中藏書不少,如何不明白這些人的想法?

想要把這些東西從民間讀書人甚至大族手裡弄出了,沒有皇帝的旨意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就算有了皇帝的旨意,還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要不然同樣也沒辦法。

所謂的代價無非就是錢和一些利益了,雖然金錢不是萬能的,可金錢卻能解決許多問題,現在有了朱怡成的背書,那麼王文清心裡也就有了不少把握。

王文清喜滋滋地告辭離開,不出三日他就寫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遞交給了朱怡成,王文清的計劃書中耗資不少,僅僅是收集這些東西粗略支出就是一大筆金額。

這些資金需求僅只是初期,按照王文清的說法,等全面徵收展開後,也許資金的支出恐怕還要多上不少。

除此之外,對於一些獎勵,王文清提出可以用獻書重要性和多寡貢獻來進行劃分,甚至可以給予民爵的待遇。對此,朱怡成仔細琢磨後最終同意了王文清的計劃,不過對於費用支出朱怡成考慮再三並沒讓戶部撥款,而是採取皇家撥款的方式,在朱怡成看來由戶部撥款做這件事恐怕朝中會有阻力,同時資金使用監督什麼也不便利,倒不如直接由皇家進行撥款操作。

這些書籍、檔案、資料到時候會藏於大內,作爲皇家藏品流傳後代,這也是朱怡成的一個私下打算。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風箏第一千二十四章 差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硬態度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方的朋友第九百二十八章 後宮之主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巡查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五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六章 驚變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新法蘭西總督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三百五十七章 父子兄弟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一千八十九章 人生豪邁第八百一十五章 潛入第一千二十一章 安心第八百八十九章 度無量第七百四十二章 遠來的軍報第八百五十六章 來不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六百六十四章 殺氣騰騰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七百六十章 重視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少將軍第六百一十六章 跳眼皮第一千六十五章 甩鍋?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明威嚴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擊奉化第三十八章 杭州大戰4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六百八十四章 博果鐸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三十一章 對戰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恩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亂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十六年的太子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拒絕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一千五十七章 武英殿議遼東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騎兵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一百五十三章 授旗第八百八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三百八十七章 勝利的信念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離開第二百一十章 恩怨勾銷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悔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明新政第一千八十三章老孫的決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合適人選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武毅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抗還是合作第九百一十五章 任命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風箏第一千二十四章 差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硬態度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方的朋友第九百二十八章 後宮之主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巡查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五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六章 驚變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新法蘭西總督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三百五十七章 父子兄弟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一千八十九章 人生豪邁第八百一十五章 潛入第一千二十一章 安心第八百八十九章 度無量第七百四十二章 遠來的軍報第八百五十六章 來不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六百六十四章 殺氣騰騰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七百六十章 重視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少將軍第六百一十六章 跳眼皮第一千六十五章 甩鍋?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明威嚴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擊奉化第三十八章 杭州大戰4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六百八十四章 博果鐸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三十一章 對戰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恩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亂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十六年的太子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拒絕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一千五十七章 武英殿議遼東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騎兵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一百五十三章 授旗第八百八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三百八十七章 勝利的信念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離開第二百一十章 恩怨勾銷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悔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明新政第一千八十三章老孫的決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合適人選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武毅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抗還是合作第九百一十五章 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