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

此外,總參謀部原本屬於五軍都督府,朱怡成準備把總參謀部連同五軍都督府進行重設。

按照明制,五軍都督府分爲前、後、左、右、中五個都督府,按照五府結構分設,分別管理京師和天下各衛所軍隊,從品級上同兵部相等,規定五軍都督府對軍隊無調遣權,其調遣之權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軍隊中雖有任免、升調、訓練之權,但不統兵。每逢戰事,由皇帝臨時委派專人擔任總兵官,統率衛所部隊出征,戰事結束,總兵歸還將印,軍隊歸還衛所。

從這點就能看出,朱元璋當年設置五軍都督府是按照當初反元時的大都督府結構基礎再加上宋時的樞密院來進行的,同時避免兵部過於染指軍權,從而把日常軍隊的管理、統兵等職權直接交由五軍都督府,可同時又限制調遣權歸皇帝直接掌管,從而確保皇帝對軍隊的掌控。

不得不說,朱元璋的這種設置有獨到之處,而且在前明早期起到了極好的效果。但由於土木堡之變後,前明勳貴集團在土木堡幾乎被一掃而空,從而使得文官掌握的兵部權利大增。

英宗之後,五軍都督府的地位開始逐步下降,等到前明中後期,勳貴在朝中已徹底失去了同文官抗衡的能力,五軍都督府也就此成了擺設。

但對於朱怡成來講,朱元璋設置的這套機制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而且朱怡成同當年的朱元璋一樣,爲了防止未來文官獨大,從大明覆國起就重新建立了新的封爵制度,以其來形成勳貴集團來牽制文官集團。

至於在軍隊方面,朱怡成在南京時就增設總參謀部,以確定五軍都督府對於軍事的權利,而之後又在五軍都督府內部劃分五軍都督的職權,把原來按五府分設的結構調整爲按軍種和所職進行。

現在大明的五軍都督府名義上掛着羊頭,實際卻是賣着狗肉。

其中中軍都督府實際上就是京營或者說中央衛戎部隊總司令部。前軍都督府已成爲陸軍總部,後軍都督府爲海軍總部,左軍都督府統管預備役,右軍都督府爲總後勤部。

這五部,再加上總參謀部,連同六部之一的兵部,從而形成大明現在的軍事結構,由皇帝朱怡成全權掌控。此外,地方上再劃分軍區,以分設總鎮,確保大明軍權的控制。

而這一次軍機處調整,朱怡成不僅要增設鐵道部和商部,同時還要重新確認總參謀部和五軍都督府的職權。對於這個調整,其實在返都北京時朱怡成就在一直考慮的了。

此外,宣傳部朱怡成暫時維持現狀不動,但禮部這一塊朱怡成卻要再動上一動。

其實在滿清時期,滿清爲了處理民族和藩國機制,已增設了理藩院,理藩院主官同爲尚書等同六部,由此來看,滿清六部其實並非六部,而是七部,而且理藩院的建立的確爲處理這些事務解決了不少問題。

對此,朱怡成準備從禮部和鴻臚寺中的職權中劃出部分,增設外交部,以替代滿清的理藩院職權。但相比理藩院,外交部的職責卻要重了許多,要知道滿清的理藩院僅僅只是處理邊緣民族地區和周邊藩國事宜,而如今大明除了這些外,更多了還有同天下各國之間的交往。

隨着大明邁向世界的腳步越來越快,如今大明已開始同西方各國有了密切接觸。其中英國、葡萄牙兩國早就同大明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甚至還分派了公使,設置了公使館。

除去這兩國外,荷蘭也已提出同大明建立正常外交關係,並且得到了大明的同意,在京師的公使館也在修建之中,等到荷蘭公使由歐洲抵達京師,那麼荷蘭就是續英國和葡萄牙王國同大明正式建交的第三國。

之外,之前來聯絡的羅剎國,甚至包括已在新明進行接觸的西班牙王國,說不定很快就連法蘭西帝國也會向大明提出這樣的要求。除去這些國家,歐洲還有瑞典、普魯士、奧地利、丹麥等國,甚至還有橫跨亞歐非大陸的奧斯曼帝國等等。

大明走向世界,必然會和同這些國家進行接觸和來往,所以設置專門的外交部已迫在眉睫。

這樣一來,在朱怡成的構思下,接下來大明的中樞機構爲皇帝—軍機處—原六部機構再加鐵道部、商部、外交部三部。此外總參謀部連同五軍都督府重新確立,改前軍都督府爲衛戎總司令部,後軍都督府爲海軍總部,左軍都督府統管預備役,右軍都督府爲總後勤部。

這個動作看起來似乎挺大,可實際上朱怡成真正改動的也只有鐵道部、商部和外交部這三個新設而已。而在這三部中,前兩者同工部有着極大關聯,所以朱怡成這纔會提前同蔣瑾告知,並希望作爲工部尚書的他以準軍機大臣的身份主動上書,提出方案。

至於外交部,這倒是簡單。畢竟滿清時期朝廷就有理藩院,而大明現在增設外交部也是順理成章。而總參謀部和五軍都督府,這關於軍隊方面,作爲皇帝的朱怡成自然可以一言絕之,再說在經過幾年的準備,眼下僅僅只是改個名稱而已,一切等於水到渠成。

聽完了朱怡成所講,蔣瑾心中倒有幾分震驚,他沒想到朱怡成心中早就有了如此大範圍的調整,而且對於朱怡成爲什麼對他說這些自然心裡也很清楚。

蔣瑾不是傻瓜,何況他又是馬上入軍機的人,無論是鐵道部還是商部的設置,對於原本就是掌握工部的他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一旦這兩部設立成功,蔣瑾在軍機處的話語權就大大增加。

按照軍機處的前後規則,等廖煥之等人退下後,軍機處資格最老的就是史貽直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史貽直就將取代廖煥之爲首席軍機。

而按照朝中資歷,蔣瑾對於史貽直是不滿的,畢竟當年他未能入軍機就有着很大情緒,而如今雖然如願,可是還要被史貽直壓上一個頭,這在心高氣傲的蔣瑾看來依舊不甘。

可一旦能夠直接影響三部,再加上他蔣瑾在朝中的威望,就算到時候史貽直是首席軍機又如何?他蔣瑾依舊可以在軍機處內部取得比史貽直更大的話語權,所謂的首席軍機僅僅只是個名義罷了,想到這蔣瑾心頭頓時一片火熱。

最後的結果正如朱怡成預料的那樣,望着蔣瑾帶着喜色離去,朱怡成的嘴角同樣露出了笑容,隨後讓小江子去請廖煥之過來,他要見一下這位勞苦功高即將退出軍機的重臣。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十的憤怒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李衛述職4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恩第九百二十八章 後宮之主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七百八十六章 耐心等待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四百零三章 北方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江水滔滔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微疾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八百五十一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七百七十一章 時也運也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暴力機構第一百五十四章 澎湖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四百二十四章 其徐如林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決意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變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五百四十章 軍團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帥才?蠢才?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西班牙人在行動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八百九十七章 如沐春風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門第八百六十二章 同知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格局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五十三章 背靠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下之大第三百六十一章 退意第八百四十章 無聊的老馬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求親第一千二十一章 安心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嗚嗚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擊奉化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十七章 城變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2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十章 改變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離開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反常的舉動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五百零二章 見聞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七百七十三章 柔佛第三百六十八章 試航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聖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軍報(求票!)第一百九十二章 丟出城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十的憤怒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李衛述職4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恩第九百二十八章 後宮之主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七百八十六章 耐心等待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四百零三章 北方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江水滔滔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微疾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八百五十一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七百七十一章 時也運也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暴力機構第一百五十四章 澎湖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四百二十四章 其徐如林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決意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變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五百四十章 軍團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帥才?蠢才?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西班牙人在行動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八百九十七章 如沐春風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門第八百六十二章 同知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格局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五十三章 背靠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下之大第三百六十一章 退意第八百四十章 無聊的老馬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求親第一千二十一章 安心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嗚嗚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擊奉化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十七章 城變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2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十章 改變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離開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反常的舉動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五百零二章 見聞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七百七十三章 柔佛第三百六十八章 試航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聖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軍報(求票!)第一百九十二章 丟出城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