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

周忠良和鮑堅前後這麼一跑,九江早就人心惶惶,再加上九江鎮的主力全部被鮑堅帶走,留在城中的只是老弱病殘和一些衙役,雖然九江知府有心守城,但靠這些人又如何能守?

僅堅持了半個時辰,城頭的守軍就在明軍炮火下一轟而潰,各自撒腳丫子跑的人影都不見了,只有那位可憐的知府大人帶着幾個家人和十來個衙役堅持沒跑,但當明軍登上城頭時,這些人一個照面就全垮了,知府死戰不退,手中的寶劍劈砍沒幾下就斷成兩截,披頭散髮的他絕望地直接從城牆跳了下去,就此殉了大清。

拿下九江,出乎意料之快,不僅朱一貴沒料到,就連還在安慶的黃朝雲也沒想到。至於南京的朱怡成就更意外了,在所有人看來,九江是江西大城,地處緊要,僅全城就有數十萬人口,再加上九江鎮直接駐守九江,想打下九江起碼也得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如果九江守軍堅守不出,殊死抵抗的話,弄不好得打個一兩個月。

但現在從出兵到拿下九江,前後只有三日,而且其中兩日還是行軍過程。如此快的速度,簡直令人難以想象。

按照之前的計劃,是東南並進,合擊江西,可現在楊勖纔剛剛離開南京南下不久,算算日子恐怕還未到廣東,但九江卻已拿下。這一下子就把原來的計劃給打亂了,總參謀部急忙做出緊急方案,經朱怡成同意後發八百里加急至廣東,提前由廣東出兵江西。

同時,黃朝雲部快速由安慶而出,除留下二萬部隊駐守安慶,以防清軍由鳳陽南下外,其餘主力同朱一貴部儘快匯合,速度掃平九江周邊區域,隨後擺出一副北攻的架勢逼迫湖北清軍調動兵力。

“這個周忠良,還真是人才!”朱怡成看着軍報,忍不住笑了起來。

說周忠良是人才不假,他當初能在袁奇部如魚得水,甚至佔了高位,還是有些小聰明的,但此人心計太重,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愛耍小聰明,同時還特別怕死。

當年,朱怡成原本是打算拉攏周忠良同袁奇搞平衡,但周忠良轉眼間就把朱怡成給賣了,轉身直接投靠了袁奇。關鍵在於他師爺當的太久,格局太小,眼光又不怎麼樣,這才眼看着績優股白白在手中溜走,從而跟着袁奇淪落地方。

話又說回來,假如他一直對袁奇忠心耿耿也就算了,如果當年沒有背叛袁奇,如今的周忠良依舊會在袁奇部逍遙自在,以袁奇的爲人,雖然有些心狠手辣,但對於自己人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跟隨自己的那些老兄弟,袁奇可堪稱義。

誰想到,周忠良爲了榮華富貴直接出賣了袁奇,這一下名聲直接在義軍中臭了,而今又爲了自保弄了這麼一出,堂堂江西布政使居然在戰前提前跑出九江,打着幌子巡視地方去了。

周忠良這麼做看似聰明,實際上就是愚蠢之極,如果他在九江堅守些日子再跑,至少也能在官面上過得去。可恰恰因爲他怕死,這樣一跑非但起不到任何效果,就連清廷那邊都無法立足,如今周忠良等於是一條落水狗,處境就連鮑堅都不如,畢竟鮑堅手中還有兵,有兵就有權,但他周忠良又有什麼呢?

丟下江西的戰報,朱怡成笑着搖了搖頭,江西的局勢是一片大好,拿下江西看來遠比廣東更容易些。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早些出兵江西,也不用耽擱到現在這時候了。

暫時放下江西的事,朱怡成仔細看着另一份由錦衣衛送來的報告,這份報告中的內容並不是別的,正是北邊的康熙策封太子之事。

讓朱怡成有些意外,康熙居然封了八阿哥爲太子,這可是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看來由於自己的原因,歷史改變了許多,這位在清史上赫赫有名,卻以悲劇落幕的八賢王居然成了太子,實在有些令人不可思議。

仔細看着內容,朱怡成又有些若有所思,根據錦衣衛的探子打聽得來的消息,康熙之所以策封八阿哥爲太子是因爲滿清王公的逼迫,從而被迫無奈。從這點來看,滿清內部已不再是鐵板一塊,而且隨着全國局勢的不斷變化,康熙對於大清的控制也不如以往那麼強了,作爲由部落演變而來的滿清王朝,從先天就有着不足,尤其是滿清舊勢力的龐大導致這件事的根源所至。再加上江南大變,各處義軍四起,滿清上下已有不少人對康熙產生不滿,所以開始以這種方式試圖挑戰皇權。

在這種情況下,兩者取其輕,康熙只能以策封太子的方式緩和矛盾,但朱怡成同樣察覺出,這把火既然燒了起來,那麼就不是容易熄滅的,無論是滿清貴族還是康熙本人,甚至剛剛登上太子之位的八阿哥,這些人爲了各自的利益和權利,必有一番明爭暗鬥。

若有所思的朱怡成凝神想了想,讓人去召汪景祺過來。

汪景祺靠着一本《清宮密聞錄》揚名天下,更因此功勞被朱怡成任命爲宣傳部的負責人,雖說這個宣傳部不同於六部,只不過是算禮部之下的一個衙門,但之後朱怡成幾次提升汪景祺的官位,如今汪景祺是也禮部右侍郎,堂堂從二品的高官了。

自汪景祺搗鼓出《清宮密聞錄》後,又接連不斷弄出了幾本書,都是披露清廷內幕,或者攻擊清廷上至皇帝,下至各旗老爺的玩意,這些東西雖說沒有《清宮密聞錄》那麼影響力,再加上康熙在清廷控制區內嚴查這類書籍,所以成效並不太好。

爲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和寵信,汪景祺一直也沒閒着,總是絞盡腦汁在琢磨如何再能在朱怡成面前顯露自己的才華。當得知朱怡成召見自己的時候,汪景祺第一時間就趕到了宮中,見到朱怡成就山呼萬歲,磕頭問安。

“行了,別給朕來這麼一套,朕又不是康熙。”朱怡成對於汪景祺這人知之甚深,實際上汪景祺不是一個太過貪戀權勢的人,作爲文人的他更重視的是讓人看重,尤其是皇帝的看重。

這點,倒是和鄔思道有些相似,但汪景祺的性格更爲跳脫,再加上他骨子裡還有一種文人天然的刻薄,對於他認可的人可以是忠心耿耿,但對於他看不起的人卻是極盡諷刺嘲弄,這也是他能夠擔任這職務的主要原因。

聽得朱怡成如此笑罵,汪景祺也不慌張,大大咧咧地從地上爬了起來,一本正經說着皇爺乃天下英主,如此明主自然是千載難遇,自己作爲臣子能在皇爺面前請安是他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不管別人如何,反正他汪景祺是發自內心出自肺腑的。

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明新政5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罪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九百六十八章 章函之勸第二百五十七章 引狼入室第七百一十章 好奴才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硬態度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京(求票)第四十章 杭州大戰6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追責?第六百一十一章 退意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九百四十四章 相邀第二百八十一章 到京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五百四十七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詹姆斯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殊榮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時光如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幸災樂禍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六百二十章 出賣利益第七百零二章 勸諫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里駒第六百零四章 大亂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登大位(九月第一日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七百三十一章 聰明人的對話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煙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小喬治第三百零三章 南陽朝會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五百九十六章 復仇的呼嘯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董大山的計劃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窮途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七百九十三章 轉移目標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八百三十章 海外捷報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守愚第二百二十四章 搖曳的身影第七百六十一章 後院失火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西或北第九百七十二章 提議緩和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第一千二十章 十大公爵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上金陵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大明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一百八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歡而散(求票!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2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四百六十章 外王內聖第四百六十二章 衡臣第一千八十三章老孫的決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緬甸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康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一百九十章 養廉(加更求票!)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歸明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四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
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明新政5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罪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九百六十八章 章函之勸第二百五十七章 引狼入室第七百一十章 好奴才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硬態度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京(求票)第四十章 杭州大戰6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追責?第六百一十一章 退意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九百四十四章 相邀第二百八十一章 到京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五百四十七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詹姆斯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殊榮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時光如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幸災樂禍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六百二十章 出賣利益第七百零二章 勸諫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里駒第六百零四章 大亂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登大位(九月第一日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七百三十一章 聰明人的對話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煙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小喬治第三百零三章 南陽朝會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五百九十六章 復仇的呼嘯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董大山的計劃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窮途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七百九十三章 轉移目標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八百三十章 海外捷報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守愚第二百二十四章 搖曳的身影第七百六十一章 後院失火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西或北第九百七十二章 提議緩和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第一千二十章 十大公爵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上金陵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大明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一百八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歡而散(求票!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2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四百六十章 外王內聖第四百六十二章 衡臣第一千八十三章老孫的決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緬甸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康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一百九十章 養廉(加更求票!)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歸明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四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