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

東拉西扯了一會兒,茶也品的差不多了,朱怡成這才把話題轉到了正事方面。

“鄔先生,朕心中有一事想請教先生。”

“請教一說臣實在不敢當,皇爺如有事直接問臣就是了,臣保證言無不盡。”

點點頭,朱怡成說道:“自洪武先帝開國以來,我大明延續二百七十六載,其間雖有國難,但如今我大明已復。朕年少登位,江山殘破,神州未復,每日裡戰戰兢兢,爲大明江山操心勞累,不敢有半分懈怠,卻又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心改變,心裡卻一直覺得我大明制度似乎未有完善的地方。”

說到這,朱怡成看了鄔思道一眼,見他神色平常,又道:“洪武時期,先帝效仿前朝甚至中書省,行宰相制,隨後洪武先帝又除去中書省並廢相,攬大權於皇帝一人。成祖時期,我大明開始設立內閣制,後又因內閣權勢過大,又加設司禮監爲牽制,而此制度一直延續至國難。朕登位後,雖在朝中設了六部,卻未設中書省,從這點來看倒是類同於洪武先帝,但朕心裡非常清楚,朕之才能遠不如洪武先帝,更做不到面面俱到,如今尚還勉強可行,可一旦我大明拿下廣東,再西擊江西,甚至北伐中原的話,如此天下萬里江山億兆百姓難道靠朕一人能忙得過來?所以朕一直都在想,是否仿效成祖先帝,另行制度?”

頓了頓,朱怡成又看了鄔思道一眼,似乎想從他的神情中瞧出些什麼來,不過鄔思道卻依舊神色平常,似乎沒有任何反應。

朱怡成喝了口茶,放下茶盞後又道:“先生你也清楚,我大明如今在宮中雖用太監,卻不同先前各朝,如不是必要的話,這些人朕根本就不想用。但如實施內閣制,必然就將建司禮監。而且這種制度表面看似平衡,卻又有着先天不足,想來鄔先生也清楚。爲此,朕是左右爲難,一時難以決斷,不知先生是否可解朕之疑惑的建議否?還請先生儘管直言。”

此時,鄔思道神色開始有了些變化,朱怡成的意思他完全聽明白了,但這個回答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朱怡成既想用內閣來分擔他的工作,卻又不願意把手中的皇權交出去,這種兩全其美的辦法實在是有些爲難人了。在鄔思道的心裡,他是贊成皇權之上的,這是鄔思道的性格和理想所至,鄔思道這人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野心,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要讓世人看到他的才華,並有一個隨之展示的舞臺。

所以,當初朱怡成任命鄔思道的時候,他非但沒有覺得給自己的官位低了,反而推辭了所任命的官位,在他看來當官不如當皇帝身邊的謀士,用皇帝的權利來展現自己的才華。

從這點來看,鄔思道倒有些像明成祖時代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對於普通人夢寐以求的人間富貴根本不屑一顧,輔助人君登上大位,並開創一個新時代,一展自己抱負這纔是他真正所希望的東西。

鄔思道和朱怡成初見的時候,朱怡成還僅僅只是一個大都督,並未表露自己的身份,而現在他卻已是九五之尊了,這些日子,可以說朱怡成是在鄔思道的注視下飛快成長起來的。

今天,朱怡成使出帝王手段,以懲戒張冉爲由不僅輕而易舉化解了他的尷尬,相反還使得臣子對他敬畏有加,進一步牢牢掌控大權。這點,鄔思道比任何人都清楚,而之後朱怡成又把他請到這裡,直言不諱地點明之前的事,又顯得坦然大氣,不得不讓鄔思道感慨如今的朱怡成已有了十足的帝王風範。

朱怡成的成長,讓鄔思道感慨之餘又不由得爲之驕傲,更加重了他內心中輔助朱怡成成就真正王霸基業的信念。對於這點,朱怡成其實也清楚,正因爲他清楚鄔思道和朝廷中其他官員的不同,這纔會以半師半友之禮相待,並說這樣的話。

“皇爺明見!”鄔思道思索片刻道:“內閣制雖有好處,但決不可取!我大明曆朝,除洪武先帝和成祖外,有拓疆開界,賓服四夷之壯舉,但成祖之後,皇爺可見那位先帝做到這些呢?其原因無非就如皇爺所說,內閣分了皇權,導致皇權旁落,皇帝再也無所作爲。再加上司禮監同內閣爭奪,形成皇帝、內閣、司禮監三者相互牽制,導致內耗不斷,最終因黨爭和流寇四起至使國難發生,前車之鑑就在眼前,故內閣制絕不可行!”

朱怡成沒想到鄔思道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直指內閣制的弊端,同時表現出他絕對站在皇權一邊的態度,這令朱怡成心中大喜,自己請鄔思道過來前雖已有些把握,覺得鄔思道應該會站在他這邊,可沒想他的態度如此堅決。

“先生說的極是!這也是朕一直所顧慮的,內閣制雖好,卻內耗嚴重,而且長久以往更容易形成黨爭。”

“沒錯。”鄔思道點頭道:“其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清廷如今就未完全用內閣制,只建立內閣但又同時使用上書房大臣制度以替代內閣。兩者從結構上類似,但其權利卻大不相同,皇爺或可採取這種制度稍稍變通施行。”

“這個不瞞先生,朕也考慮過,不過清廷的上書房大臣職權也不小,你可別忘了清帝康熙在北征時索額圖之亂,如果不是當初康熙運氣好,差一點兒就身死大漠了。”

“這個……。”對於此事,鄔思道是知道的,康熙北征時期在京的索額圖爲扶持太子登位,直接利用他上書房大臣的權威指示邊關斷掉了大軍軍糧,如果不是康熙在蒙古另有安排和手下費揚古從其他地方緊急調糧,別說打贏這仗了,弄不好全軍覆沒。

鄔思道靜靜細想着,一時間沒了聲音。朱怡成倒也不急,他耐心坐着等着鄔思道,因爲他知道鄔思道一定會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他自己心裡有這個答案,不過這答案由朱怡成講出來不合適,必須要鄔思道來說。

終於,過了許久,鄔思道雙眼頓時一亮,他有了主意。

“皇爺或可設置一個新的參贊機構,把內閣和參贊機構同時並舉,原有內閣的行文、題本等職權繼續歸於內閣。而其他職權歸於新的參贊機構,並且此機構僅只有參贊之權,決定權須皇爺親自處置,這樣一來兩者形成牽制,既不損害皇權,又能解決皇爺所困擾的問題……。”

朱怡成頓時一喜,急忙追問具體的設置,鄔思道邊思索邊解釋着,見他說的緩慢,思路還未全部理順,朱怡成直接讓人拿來紙筆供他使用,鄔思道也不客氣,當即拿着筆在紙上寫寫劃劃,寫一會兒想一會兒,中間又和朱怡成交談幾句,一直弄到天黑這才結束。

最終鄔思道弄出來的這個初稿已有了軍機處的大模樣,他能搞出來這個東西也是正常的,實際歷史上雍正之所以會以軍機處替代上書房和內閣同鄔思道脫不了關係,這玩意本就是他的手筆。

細細看了一遍,雖然還不是很完善,但朱怡成已經很滿意了,笑着連連點頭並讚了三個好字。接着他讓鄔思道這些日子再仔細修繕一下,必須做整體全面,不能有半點疏漏,鄔思道也不推辭,笑着點頭答應了下來。

“這事就麻煩先生了,另外還得請先生給這機構起個名字。”朱怡成笑呵呵地道。

“此機構既然是替皇爺總攬軍機要事,不如就叫軍機處吧。”鄔思道脫口而道。

“軍機處……。”看來這個名字還是沒變啊,不過軍機處這名字的確不錯,反正雍正也不可能用上了,那就自己來用吧,朱怡成頓時表示認可。

說完這事,朱怡成還有一件事要和鄔思道商量,這事就是在澳門的葡萄牙艦隊。

南海海戰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大明從東海艦隊和臺灣艦隊抽調的戰艦會在不日南下,以補充南海艦隊在海戰後遭受的損失,繼續由王東帶領艦隊配合陸軍執行攻擊廣州的戰略目標。

不過,澳門的葡萄牙艦隊依舊還在,他們的力量也依舊強大,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接下來如何對待這支強大的葡萄牙艦隊,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讓王東等到補充艦隊到達後進攻澳門?這不是不可以,可是葡萄牙艦隊雖然戰敗,但對方擁有的戰艦依舊不弱,一旦再開戰勝負難測,不僅會把南海艦隊全部打完,甚至連抽調的戰艦也遭受極大損失。

更重要的是,朱怡成暫時不想打這一仗,不打不代表放過葡萄牙和澳門,只是在未能拿下廣東和恢復海軍元氣的情況下暫時停戰。所以朱怡成必須保證澳門的葡萄牙艦隊不再和大明海軍發生任何衝突,以確保廣東戰場的勝利。至於其他的,等以後再說。

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二百二十八章 密室之謀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小鬼拍門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第一次見面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五百一十四章 死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絕不姑息第六百二十六章 接風酒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七百四十二章 遠來的軍報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一百零六章 兩地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八改良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長期規劃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棋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野女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老師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辭職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董大山的計劃第五十五章 苦惱的變化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三百八十五章 立功心切第四百三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八百九十八章 讚許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六百七十章 鄔思道入宮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擇第十四章 監國第六章 驚變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七百九十三章 轉移目標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七百二十七章 送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別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穩穩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步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六十七章 又打起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雪第三百二十六章 龍泉士子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閒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頓順天第二百三十章 亂上加亂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兩地總督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踏步後退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爭吵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硬態度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九百零九章 長輩前來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九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二百零三章 釣魚
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二百二十八章 密室之謀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小鬼拍門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第一次見面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五百一十四章 死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絕不姑息第六百二十六章 接風酒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七百四十二章 遠來的軍報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一百零六章 兩地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八改良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長期規劃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棋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野女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老師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辭職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董大山的計劃第五十五章 苦惱的變化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三百八十五章 立功心切第四百三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八百九十八章 讚許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六百七十章 鄔思道入宮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擇第十四章 監國第六章 驚變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七百九十三章 轉移目標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七百二十七章 送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別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穩穩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步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六十七章 又打起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雪第三百二十六章 龍泉士子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閒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頓順天第二百三十章 亂上加亂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兩地總督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踏步後退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爭吵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硬態度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九百零九章 長輩前來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九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二百零三章 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