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窮途

蔣瑾終於如願以償,在幾日前史貽直離京,以首席軍機大臣和左都御使的身份替皇帝巡察天下。

這是大明開國以來的頭一回,而且是如此高位的重臣。史貽直不僅依舊擔任中樞要職,更領了欽差的身份,這一次巡察皇帝下令京中各部尤其是吏部全面配合,至於地方就更不說了,以史貽直手中的權利別說知縣知州知府這些官員,就連布政使這樣級別的高管都不在話下,再加上朝中有小道消息說,史貽直此次巡察天下主要就是對地方吏治進行整頓,之前福建案的事過去沒有幾年,如今中樞又大張旗鼓,地方上許多屁股不乾淨的傢伙頓時風聲鶴唳,膽戰心驚。

但外界如何,可作爲得利最大的蔣瑾卻是心中暗喜。要知道史貽直的首席軍機之位任期再過一年多時間就將結束,如今把他派出去巡察地方,等史貽直由地方回到中樞的時候,也就是他正式退出軍機之時。

作爲軍機處地位僅次於史貽直的蔣瑾,如今史貽直出京那麼他雖然名義上還不是首席軍機,但實際上已同首席軍機無疑了。

而事實也是如此,史貽直離京之前,蔣瑾入了一次宮,朱怡成同他說了些話,話中雖然沒有完全點明史貽直安排的用意,但讓他主持軍機處工作的意思卻是顯然的。

出了宮後,蔣瑾心中簡直要放聲大笑,苦苦等待多年的機會終於落到了他的手裡,而從現在開始,他不是首席卻又是首席,等到史貽直正式退出軍機,那麼真正的首席之位就會落到他的身上。

雖然興奮,但蔣瑾卻沒表現出來。畢竟這麼多年蔣瑾變得沉穩了許多,何況在未能真正拿到首席軍機位的現在,蔣瑾還得各方注意,回到軍機處後得知此事的諸人向蔣瑾道賀,蔣瑾卻是謙虛之極,非但沒顯露春風得意的樣子,反而交代大家對於史貽直巡察天下一事中樞必須要極力配合,半分不得馬虎。

這樣的安排,朱怡成也算是煞費苦心。至少明面上沒讓軍機處發生巨大震動,而且又能借此事讓史貽直替大明做點實事。

而在史貽直心裡,領了這個差事後他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去掉了心結,心情舒暢了許多,何況他本就是御使出身,做這些事遠比在軍機處熬着舒坦許多。至於什麼首席軍機之位,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已不再在意了,反而這樣更讓他輕鬆。

就在史貽直出京之時,遠在西南的建昌,誠親王正仔細看着地圖,眉頭緊鎖。

“蘇肯的人來了沒有?”在地圖上看了許久,城親王突然擡頭問了一句。

“回王爺,蘇將軍的人還沒到。”身邊個戈什哈回道。

“去!派人去看看,按時間應該要來了。”誠親王神色有些不悅。

戈什哈連忙應了一聲快步走了出去,接着誠親王又繼續細看地圖,看了會兒後起身凝思。

十多天前,昆明陷落。

其實丟失昆明對於誠親王來講並不意外,早在進入雲南的時候他心裡就清楚雲南是守不住的。

不過作爲滿清的親王,統帥西南清軍的主帥,再如何這雲南也是要守一守,畢竟現在所謂的大清地盤已經不多了,如果丟了雲南等於西南全部丟失,而大明也將徹底收復此地。

在誠親王看來,雲南雖然守不住,可要堅持一年兩年的應該問題不大,因爲雲南無論是地形又或者民族的複雜程度,相比貴州也不多讓。再加上滿清在雲南的軍事力量比貴州更強幾分,所以誠親王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堅守雲南的準備。

但誰想到,他在雲南的佈置雖然給明軍帶來諸多麻煩,也使得明軍在進入雲南後進展並不順利。嶽鍾琪這樣的名將,面對誠親王的佈置也只能採取穩紮穩打和步步爲營的戰術。

這些,更給了要堅守雲南的清軍一些鼓舞,尤其是誠親王。就在兩個多月前,誠親王還覺得雖然明軍拿下了雲南部分土地,可要真正打下雲南卻並非那麼容易。假如自己做的好的話,說不定能夠在雲南和明軍形成對峙,從而守住雲南。

可過不多久,正當誠親王準備着手再行佈置,利用雲南的優勢給明軍一點厲害瞧瞧的時候,誰想雲南的局勢風雲突變,也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沐家後人,在誠親王根本就沒察覺的情況下昆明周邊的各族土司頭人突然倒向大明,從而使得他措手不及,還沒來得及進行的計劃頓時落空。

在雲南一地,誠親王之前之所以能夠勉強擋住明軍攻擊,靠的不僅是他手裡的部隊,關鍵在於雲南的那些土司和頭人。相比貴州,雲南的這種情況更爲複雜,而誠親王也正是利用了這點。

可誰想,明軍那邊莫名其妙冒出了當年沐家後人,而這個沐家後人居然有能力把那些如同散沙一般的地方力量整合在一起,從而棄清投明。

雖這些力量不是全部,僅僅只是一部分,甚至連三分之一都不到。但是其帶來的後果卻是嚴重的,因爲這個改變使得雲南各族不少地方力量從之前的協助滿清變成了袖手旁觀,再加上由於一些人的反水使得清軍之前的優勢反而變成了劣勢,雙方所面臨的問題呈現出倒轉的局面。

由於這情況的發生,明軍的攻勢開始加強,滿清這邊也失去了之前的優勢,在明軍大軍進逼昆明,昆明周邊各處蠢蠢欲動的情況下,誠親王清楚的知道昆明再也守不住了,一旦在繼續死守那邊說不定到時候將連同整個昆明城一起葬送。

在這種情況下,誠親王果斷下令主動撤離昆明。如果是在幾年前,心高氣傲的誠親王或許不會這麼做,但經歷這些年的軍陣磨練,現在的誠親王已不再是當年那位自以爲是的王爺了,原本就在軍事上有所天賦的他已隱隱約約有了名將的眼光。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 看書領現金紅包!

就這樣,趕在明軍包圍昆明前,誠親王領軍直接撤出了昆明城,並且直接向北急退,一口氣退到了建昌。

到了建昌後,誠親王利用地利之便重新設置防線,穩住陣腳。

建昌是雲南重鎮,早在西漢時期就有設縣州治理,前明時期甚至建昌衛,以控制雲南地方,滿清入關後打下雲南,又在建昌設置總鎮府。

後世的建昌歸屬於四川省,但在之前屬於西康和雲南,是西南重要的通道之一。

早在誠親王定下雲南防禦的時候,他就特意留了一個後手,那就是以建昌爲要地保住其退路的安全。

之前誠親王就讓心腹愛將蘇肯領一部分兵力前往建昌,以爲自己將來可能丟失昆明備好退路,同時再以建昌爲基地打通北進的道路。

不得不說,當初誠親王留的這一手還真是留對了,如果不是早早佈置,眼下從昆明撤出來的清軍說不定連去哪裡都不知道,原本就士氣不高的清軍一旦沒了後路,那麼就等於和喪家之犬沒什麼區別,到那時候不用明軍打來,說不定清軍就自行崩潰了。

而現在,雖然吃了敗仗,丟掉了昆明,但至少清軍的主力依舊還在,而建昌也能讓清軍有落腳和喘息之地。

但就算如此誠親王心裡也清楚,建昌可以暫留卻不能久留,連昆明他都守不住,何況是建昌呢?

所以誠親王已經定下決心,着手準備撤離雲南了,而接下來的方向就是北進,由雲南通過建昌一路向北,繞道北上,隨後再想辦法直接向西域前進,最終同在西域的郭親王部匯合。

這條路很難走,更不是容易的。這點誠親王心裡很清楚,但不管如何這或許是他唯一的出路,除非他想葬身雲南,除此之外沒有他法。

“王爺!蘇將軍的人來了!”

正當誠親王心中盤算着接下來的事時,自己派出去打聽的戈什哈匆匆趕來,聞言城親王連忙起身,轉眼間就見一人風塵僕僕地出現在自己眼前。

(求月票!)

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哈密第五百七十六章 危危可及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五百二十章 遙遠的親戚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不一樣的變化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戰(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禮物第五百九十六章 復仇的呼嘯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宮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小朝會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佔據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九百三十章 親情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棋盤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二百二十章 福建初定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去意第四百一十四章 穆忠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入宮第七百零二章 勸諫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爲天下耳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宮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小仁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拆分第九百零三章 節點第一百三十二章 咬住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四百四十四章 爵爺的喜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一千四十六章 錦衣侯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五十四章 來了又走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八百一十五章 潛入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七百三十一章 聰明人的對話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體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書人選第四百五十五章 江夏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比中的意外第一千二百章 上奏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六百二十六章 接風酒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八百六十六章 兩虎初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助攻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九百三十一章 打破規矩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國事如天(求月票!)
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哈密第五百七十六章 危危可及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五百二十章 遙遠的親戚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不一樣的變化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戰(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禮物第五百九十六章 復仇的呼嘯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宮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小朝會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佔據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九百三十章 親情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棋盤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二百二十章 福建初定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去意第四百一十四章 穆忠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入宮第七百零二章 勸諫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爲天下耳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宮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小仁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拆分第九百零三章 節點第一百三十二章 咬住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四百四十四章 爵爺的喜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一千四十六章 錦衣侯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五十四章 來了又走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八百一十五章 潛入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七百三十一章 聰明人的對話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體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書人選第四百五十五章 江夏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比中的意外第一千二百章 上奏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六百二十六章 接風酒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八百六十六章 兩虎初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助攻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九百三十一章 打破規矩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國事如天(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