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決定

防人之心不可無,朱怡成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虎軀一震對方納頭就拜的場面,除非他的實力能夠達到和大清王朝直接抗衡的地步。早在請寧波六大商家吃飯之前,朱怡成就清楚這些人是不那麼好相於的,就算他拿出十萬分的誠意,對方也不可能憑着幾句話就投靠於他。

如果能夠直接用強,朱怡成也不會花這麼多心思。畢竟這些商家不是普通人,用強非但起不到效果,還會導致一些意外發生。仔細考慮之後,朱怡成才決定採取先禮後兵的策略——先請他們吃飯,然後在飯桌上表明自己的態度,至於對方最終會怎麼選擇,那就看對方怎麼想了。

“只有趙濟世一家?”對於董大山的回報朱怡成並不意外,想了想後問。

“暫時就他一家,不過洪爺您放心,其餘幾家都有人暗中盯着,一旦有舉動絕對逃不過我們的耳目。”

微微點頭,朱怡成考慮了一會兒道:“暫時不要去動趙國元,盯着他看看他去碼頭找誰,等他回去後就把接頭的人給我悄悄拿下!”

“明白了,我這就去安排。”董大山應了一聲,轉身急急離去。

當趙國元帶着趙濟世的書信前去碼頭的同時,其餘五家的當家人並未休息,各自在家中考慮着朱怡成和他們說的那筆買賣。

商人是逐利的,但商人的逐利也要考慮風險,這點葉國基說的很是明白,歸根結底還是朱怡成的實力並沒有達到這些商人敢於投資的地步。可眼前他們這些人都在朱怡成的手裡捏着,雖然宴會上朱怡成和顏悅色,說話也好商好量的樣子,可別忘了他可是打下寧波城的大反賊。如果直接拒絕的話,誰都不清楚朱怡成會不會當場翻臉,思來想去,大多數人都選擇了穩妥的方案,那就是暫時拖一段時間再說。

對於朱怡成提出的三點,前兩點各家配合沒太大問題,無論是穩定寧波市場還是向外購糧,這些事都是正常商業手段,就算是做了想來清廷也挑不出毛病。要知道他們這些人不僅是商人,同樣也是寧波當地人,在這種情況下能爲寧波當地百姓做點事,任何一個當政者爲考慮民心都不會秋後算帳。

關鍵就是第三點,這也是他們糾結的主要原因,因爲一旦答應下來就等於和朱怡成捆綁在一起了,如果過不了多久朱怡成兵敗,那麼僅憑這條無論是誰就是個滿門抄斬的結果。

這個賭注太大了,賭輸的概率也佔了大多數,誰敢冒如此風險呢?

可唯獨有一人思來想去越想越動心,這人就是宴會後和衆人一起離開的王樊。王家和包家還有趙家主要做的是航運,但在這三家中王家的力量並不算強。包家是擁有船隻最多的,北洋航線主要捏在包家的手裡,至於趙家麼,除了在北洋航線上分了一杯羹外,還擁有南下的臺灣航線和南洋航線,其實力並不比包家小多少,何況趙家還搭上了閩浙總督的線,在這方面更不是王家能比的。

王家的地位在三家中最爲尷尬,向北有包家的壟斷,向南又有趙家在前,王家夾在中間,如不是靠着當年前一代家主的影響力,恐怕早就被擠出三大家了。

一直以來,王樊總在琢磨着如此打開局面,重振王家在商界,尤其是航運的地位。如果長期這麼下去,那麼王家的沒落是註定的。在這種情況下,王樊怎能不憂心忡忡?

所以,朱怡成的提議說出口後,在場最爲動心的就是王樊了,只不過他並沒有表示出來,把心思深深藏在心底,裝着和旁人無異。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王家和其餘幾家不同,雖然從表面上來看,王家作爲寧波的六大家之一都是寧波的商業大家,可實際上王家祖上是幹過海盜的。明中期,倭寇襲擊東南沿海,浙江更是重災區,那時候的倭寇說是日本的浪人,可實際上其中中國人居多,很多人都是沿海地區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跟隨着倭寇幹這種沒本錢的買賣。

王家先祖曾經就是倭寇中一員,只不過運氣比較好,當戚家軍崛起時,王家的先祖就離開了倭寇隊伍,跑到了舟山羣島當了個漁民,之後又入夥當了海盜,還混成了一個小頭目,幾代傳下來,直到明末時期跟隨當時的頭領被朝廷招安。

清軍入關後,活躍在東南沿海的海盜集團基本散的散,被收編的收編,或者跟隨鄭成功去了臺灣。而那時候王樊的爺爺卻留在了浙江,靠着當海盜時賺的銀子搖身一變成了地主同時做起了買賣。

就這樣,安安穩穩發展幾十年,王家洗白了身份成了寧波六大商家之一,可誰都不清楚王家先祖居然還有這樣的身份,正是因爲這種身份使得王樊從骨子裡從來就有一種先天的慾望着不安的因素,這同樣是他對朱怡成的建議動心的另一個原因。

當夜,王樊根本沒睡,躺在牀上翻來覆去想着,等到第二天天亮,紅着眼的王樊總算下定了決心,這才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第二日下午,朱怡成突然接到消息,說是王樊來訪求見。對於王樊的突然求見他心中有些期盼,當即就讓人把他給帶了進來。

“小人見過洪爺!”見了朱怡成,王樊一改之前的態度,二話不說先給朱怡成磕了個頭。

“王老闆何必行此大禮,快快請起!”

“謝洪爺……。”等王樊從地上爬起來,朱怡成問道:“王老闆今天求見於我有何事?”

“不瞞洪爺,王某今日來找您爲的是您昨日說的那件事。”王樊直截了當地說道,既然已經下了決心,王樊也不藏着掖着,當即就表示想和朱怡成談那筆買賣的合作。

聽完王樊的話,朱怡成心中是又驚又喜,同時也疑惑道:“王老闆能答應合作,這當然是件好事,不過我想問問,王老闆爲什麼會這麼想?”

“呵呵,古之呂不韋見異人,歸家與其父說:‘耕田可獲利幾倍呢?’其父說:‘十倍。’呂不韋又問:‘販賣珠玉,或獲利幾倍呢?’其父說:‘百倍。’呂不韋又問:‘立一個國家的君主,可獲利幾倍呢?’其父說:‘無數。’呂不韋說:‘如今努力耕田勞作,還不能做到豐衣足食;若是擁君建國則可澤被後世。我決定去做這筆買賣。’”說完,王樊笑了笑道:“如此,我也決定去做這筆買賣!”

第九十三章 接二連三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五百九十章 爲了部落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武聖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稱臣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轉移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一件大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變第七百章 改變時代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六百二十八章 邯鄲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將截流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三光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未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八百二十章 潰敗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故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嘴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過猶不及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九百九十七章 帝王不需仁德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坑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五百九十七章 塵埃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三十一章 對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三百一十二章 派系第一千二十一章 安心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九百八十四章 沙皇彼得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凝固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遠離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六十三章 下桐廬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三百四十一章 順者昌逆者亡(求票!)第六百九十六章 掘墓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人口人口2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明新政5第四百九十九章 望海城第七十七章 一鍋粥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兩地總督第六十五章 套路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六百零五章 殺孽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決心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九百六十八章 章函之勸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零八章 秋風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
第九十三章 接二連三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五百九十章 爲了部落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武聖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稱臣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轉移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一件大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變第七百章 改變時代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六百二十八章 邯鄲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將截流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三光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未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八百二十章 潰敗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故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嘴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過猶不及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九百九十七章 帝王不需仁德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坑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五百九十七章 塵埃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三十一章 對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三百一十二章 派系第一千二十一章 安心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九百八十四章 沙皇彼得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凝固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遠離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六十三章 下桐廬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三百四十一章 順者昌逆者亡(求票!)第六百九十六章 掘墓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人口人口2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明新政5第四百九十九章 望海城第七十七章 一鍋粥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兩地總督第六十五章 套路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六百零五章 殺孽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決心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九百六十八章 章函之勸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零八章 秋風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