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

“好!”

朱怡成撫掌大笑,雖說他知道董大山必然不會駁自己的意思,但董大山如此爽利卻讓他很是高興。

對於董大山的安排朱怡成早就想好了,嶽鍾琪和林建章在西域,楊勖在北邊,馬功成現在在軍機處,王東在新明。

至於其他將領,能打仗的不是沒有,現在的大明能征善戰的將領不少,可是有資歷並能夠獨當一面的真正帥才卻是不多,而這些帥才中董大山可以說是佼佼者。

這樣一員老帥,在這種時候把他放在一旁養老實在是可惜的,現在正是用人之時,朱怡成需要董大山這樣老帥爲國出力,而且思來想去也就是董大山最爲合適。

當朱怡成說出對董大山的安排後,董大山先是一愣,隨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原本董大山以爲朱怡成會讓去西域協助嶽鍾琪和林建章作戰,又或者返回遼東,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朱怡成會讓他去呂宋。

但仔細一想,朱怡成這樣的安排並不是心血來潮,呂宋作爲大明海外領地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軍事重要性而言都是極其要緊的。

眼下,西方各國採取了針對大明的舉動,如果局勢繼續惡化下去,等到真的撕破臉皮的時候,那麼大明就會面對來自各方的攻擊。

呂宋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呂宋位於南海,向北就是臺海,西邊是南亞各國,向南是南陸,南海艦隊在呂宋擁有主要基地,隨着南海的控制範圍擴大,南海艦隊的母港現已移至呂宋,作爲防禦本土的重要屏障。

此外,呂宋還駐紮大明陸軍一部,這部陸軍隨時可以投放在南海各處進行作戰,故此呂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把董大山派去呂宋,是讓他統帥呂宋的南海艦隊和陸軍各部,作爲防範和有可能發生的戰事。

以董大山的能力,坐鎮呂宋是最合適不過的,董大山仔細琢磨後就明白了朱怡成這麼做的意圖。

“臣聽說呂宋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甚是嚮往,卻一直未有機會一睹,皇爺如此安排臣,臣自然是求之不得。”董大山笑着說道。

朱怡成聞之也大笑起來,隨後同董大山細聊了下南海之事,並對一些事宜做出指示。

臨近午間,董大山離開了皇宮,相比早上入宮的時候,出宮時的董大山顯得神采飛揚。

作爲一個軍人,一個征戰沙場的統帥,董大山當然更願意再一次回到自己應該在的位置上,而現在朱怡成再一次給了他機會,這如何不讓他心中高興呢?

第二日,消息就傳開了,朱怡成任命董大山爲大明呂宋提督(司令),不僅掌控呂宋和南海各地的陸軍各部,並且還有臨陣直接指揮南海艦隊的權利。

如果是別人的話,作爲一個陸軍將領直接插手海軍的事務必然會引起海軍方面強烈反彈。現在的大明陸海軍已是涇渭分明,隨着海軍的不斷強大,海軍部和陸軍部私下的較勁可不少,一些海軍將領看不上陸軍將領,而陸軍將領也瞧不上海軍將領比比皆是。

可董大山是什麼人?要知道董大山可是大明覆興以來的軍中巨頭,要以資格而言他是最老的,早在朱怡成在杭州戰場逃離的時候董大山就跟在身邊了,跟隨朱怡成南征北戰,立功無數。

就算是海軍方面公認的大佬,之前的海軍統帥,如今的新明總督王東,在最初也不過是董大山手下的兵,所以這個位置誰坐都不會服氣,也就是董大山坐在這個位置上,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都沒二話。

安排董大山去呂宋,朱怡成的目的是要加強對南海的控制,以防備站端開啓。

有了董大山在呂宋盯着,朱怡成是絕對放心的,而且董大山在呂宋掌握陸海兩軍指揮權,一旦西方各國在南海挑起爭端,那麼董大山根本就不需要得到京師的回覆,直接就能火速做出反應。

這點,是朱怡成特意授予董大山的權利,放眼整個大明恐怕也就是董大山這麼獨一份了。從這點來看,就能看出朱怡成對董大山的重視。

董大山坐鎮南海,西北和遼東也早就有安排,就算在蒙古朱怡成也派出了一師兵力進入蒙古,表面上是協助鄂爾泰防禦科爾沁殘部的騷擾,對其部進行圍剿,但實際上大明也打着趁此機會把勢力進一步深入蒙古的主意。

除此之外,四川、雲南等地大明也在調兵遣將,一旦準噶爾汗國和拉藏汗同滿清聯手,那麼大明就能從這兩個方向分別進攻。

當然朱怡成心裡也明白,軍事手段只不過是一種辦法而已,卻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現在的大明不僅要面對同滿清的最終之戰,更要面對西方各國私下聯盟針對大明的舉動,此外還要防備準噶爾汗國、拉藏汗、科爾沁殘部、緬甸地方力量等各方面的聯手反撲。

一味的軍事行動並不能解決問題,要想解決問題關鍵還在於政治。有句話說的好,軍事是政治的延續,但同樣軍事也是政治的保證。

御前會議依舊陸續召開,大明外鬆內緊,從皇帝到軍機大臣,再到各部堂官,無不爲面臨的局勢想着辦法。

會議陸續召開期間,在朱怡成的授意下大明召見了各國公使,對於一些小國,比如葡萄牙等國家進行分化拉攏,利用貿易手段和軍事壓力意圖讓他們選擇站隊。

而對於一些大國,比如法蘭西、西班牙等國,朱怡成同樣採取外交手段進行接觸,同對方暢想未來,大談特談世界和平這些空話,此外在貿易方面和經濟、軍事等方面也伸出了橄欖枝,就算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大明也可以通過這些會談摸一摸對方的底。

而像英國這種原本和大明比較友好,而且屬於貿易伙伴的國家,大明自然更要拉攏一番,給予一定許諾,同時希望其能在西方各國中給予周旋幫助等等。

同西方國家如此,對於準噶爾汗國和拉藏汗,大明也進行了接觸,向對方闡述大明的西域之戰其目的是要徹底消滅滿清,並沒有針對準噶爾汗國和拉藏汗的想法。

這個理由對方信不信沒關係,反正大明派去的人說的連自己都信了,同時還帶去了許多禮物,這些禮物除金銀珠寶外,還有大明各地的特產等等,當禮物奉上的時候,無論是準噶爾汗國的貴族又或者拉藏汗的王公,瞧着堆成小山一般的好東西眼睛都發直了。

第一千二十六章 誘惑第六百五十九章 福州之變第一千二十八章 兄弟爭寵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氣象(求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七百一十四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一千九十七章 外交和人口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比中的意外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七百四十五章 入宮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五百三十三章 終生無望第四百四十九章 拒絕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三百五十七章 父子兄弟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四十七章 夜戰陳家鎮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煙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八百六十七章 三光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亂臣賊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如沐春風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九百零三章 節點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絕不姑息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術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五百七十二章 謝千戶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三百六十六章 後宮有請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氣象(求票!)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二百九十七章 澳門之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反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將截流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七百零三章 一點就通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接風酒第八百零四章 魔高一丈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九百八十九章 聽之任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八十章 提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七百二十六章 千年王八萬年龜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三十八章 杭州大戰4第二百三十八章 騎兵南下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六百一十五章 收拾心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立功心切第三百六十二章 白蓮易主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七百九十章 南海稽查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歸明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六百二十五章 欲蓋彌彰第五百五十四章 離心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省心的傢伙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風箏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宴會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將至
第一千二十六章 誘惑第六百五十九章 福州之變第一千二十八章 兄弟爭寵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氣象(求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七百一十四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一千九十七章 外交和人口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比中的意外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七百四十五章 入宮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五百三十三章 終生無望第四百四十九章 拒絕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三百五十七章 父子兄弟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四十七章 夜戰陳家鎮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煙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八百六十七章 三光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亂臣賊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如沐春風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九百零三章 節點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絕不姑息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術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五百七十二章 謝千戶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三百六十六章 後宮有請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氣象(求票!)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二百九十七章 澳門之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反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將截流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七百零三章 一點就通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接風酒第八百零四章 魔高一丈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九百八十九章 聽之任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八十章 提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七百二十六章 千年王八萬年龜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三十八章 杭州大戰4第二百三十八章 騎兵南下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六百一十五章 收拾心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立功心切第三百六十二章 白蓮易主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七百九十章 南海稽查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歸明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六百二十五章 欲蓋彌彰第五百五十四章 離心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省心的傢伙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風箏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宴會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