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目標德里

馬齊老了,原本馬齊的年齡就不小了,這些年隨着清廷起起落落,馬齊跟隨清廷從中原到西安,再從西安至蘭州,接着又到了西域,而現在再從西域來到印度這個地方。

作爲大清的忠臣和重臣,馬齊可以說是整個清廷碩果僅存的老臣了,早在康熙時期他就是上書房大臣,而之後又經歷了建興、雍正兩朝,如今坐在皇帝寶座上的已是康德。

爲了大清,馬齊可以說是付出了一切,爲了大清基業嘔心瀝血一點都不爲過。直到現在,馬齊依舊是上書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保和殿大學士、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此外他的爵位也從二等伯晉升爲一等候,可以說位極人臣。

風霜在馬齊的臉上留下了溝壑,頭髮更早已花白,就連整個人動作也有些顫顫巍巍。

“皇上!武禮父子擅動刀兵,現場死傷無數,此事如不平息恐怕生事端,尤其是如今我大清立足未穩之時,皇上當以萬民爲重,爭取民心,以固基業啊!”

坐在墩子上,馬齊一臉憂慮地說道,巴德夏希清真寺事件傳來後,馬齊得知大驚,不顧自己的身子骨執行入宮求見康德。

新的盛京皇宮是之前莫臥兒帝國的舊宮所在,雖然如今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已不在此,但這座宮殿卻保存完好,所以拿下盛京後康德直接就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皇宮。

坐在上位,康德傾聽着馬齊的話,邊聽還邊微微點頭,似乎對馬齊的觀點表示認可。

“馬相,依你看,此事如何處置?”等馬齊嘮嘮叨叨說完,康德和顏悅色問道。

馬齊擡眼道:“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治天下當以仁政,武禮父子濫殺無辜,挑起禍亂,動搖我大清根基……。”

“不至於,不至於。”康德插話笑道:“武禮父子還是做事用心之人,再說此事也不能全怪在他們頭上,朕聽說是先動手的可是那些大頭巾,後來死傷者多也是他們自己踐踏所至。”

“皇上!”馬齊猛然擡頭,以同年齡不相符的銳利目光向康德望去,同時低沉的聲音響起:“皇上別忘了此地不是中土而是天竺,天竺子民信教者衆多,如此事不能壓制下去的話,一旦各地鬧起來恐怕惹來大禍!武禮父子有功,這點奴才不否認,但功是功,過就是過!皇上!爲我大清基業着想,還請皇上三思啊!”

康德沒有說話,默默坐着思索着,過了好一會兒嘆了口氣:“馬相的意思朕明白了,此事容朕想想如何?”

馬齊心中嘆了一聲,他知道要處置武禮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武禮的身份不一般,再加上從西域一路而來,武禮立下了不少功勞,今天他來找康德主要是想讓康德儘快出手安撫此事,避免各地發生暴亂。

馬齊很清楚這些教衆的狂熱,一旦這事鬧大了那麼剛剛站穩的地盤弄不好就會亂起來,眼下大清正準備南下用兵,後方絕對不能亂,孰輕孰重顯而易見。

不過康德既然這麼說了,馬齊也不好多說什麼,作爲老臣康德尊重他是一回事,可是倚老賣老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且馬齊這個人不善言辭,沒有急智,如果今天是張廷玉在的話,或許話語中會更委婉些,也能拿出一個更好的提議和方案來。

想到張廷玉,馬齊的心裡就是無比惆悵,這位大清的棟樑和重臣實在是可惜了,如果不是當年的那些事張廷玉怎麼會以身來證清白呢?如果張廷玉現在還活着的話,以他的能力和手段遠超馬齊。

同馬齊說了會兒話,見馬齊有些精力不濟康德讓身邊的太監攙扶馬齊出宮離去,等馬齊走後,在殿後轉出了一個人,徑直走到馬齊剛坐過的墩子坐下。

“皇上,此事您如何處置?”淳親王笑問。

康德笑了笑,搖搖頭道:“馬齊老了……。”

“是呀,馬齊老了……。”淳親王順着康德的口吻嘆了口氣。

其實馬齊所說的並非沒有錯,當年在中原的時候大清就是這麼做的,對內實施仁政,安撫民心,拉攏地方。畢竟滿人在中原是少數民族,以少數統治多數,僅僅靠武力是不行的,打天下的法子不能用來治天下,這個道理馬齊明白,康德和淳親王也明白。

不過話又說回來,大清在中原這麼做了其結果又是如何呢?到頭來還不是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被趕了出去,最終淪落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在印度,從一開始康德就仔細考慮過了,當年君臨中原的那一套在印度實施並沒有太大意義,一來是滿清的人口基礎所限制,二來也是因爲印度這個地方的人和漢人的不同。

從人口而言,印度的人口不比中原少,可從這些人的個性和習慣來說,他們遠不如漢人,其骨子裡的奴性幾乎是以生俱來的。

這點康德比馬齊看得更爲清楚,這也是他在印度直接用八旗的方式來統治的原因。

既然定下了統治基礎,那麼對於違背統治或者說和八旗方式妨礙的一切就阻擾的問題了,尤其是那些信綠教的大頭巾,在西域的時候康德等人就明白這些人是什麼貨色了,一旦任其不管的話,對於大清在印度的統治不是一件好事。

武禮父子的手段雖然激烈了些,也稍過了些,可從出發點是好的,這結果也是康德樂於看見的,但在馬齊看來卻是十惡不赦的行爲,兩者的觀點從一開始就不在一條線上,如何能取得一致呢?

“撤去阿舒爾的職務,令其發往十哥那邊軍前效力。至於武禮,教子不嚴,罰俸一年!”

康德想了想,開口這麼說道。話音剛落,淳親王就笑了起來,拱手大讚皇上英明。

阿舒爾撤職,再讓他去郭親王軍中效力,這看來是處罰,其實卻是給了他一個立戰功的機會。眼下郭親王正在準備南下,以清軍的實力打贏南邊的阿三不是什麼難事,只要在軍中立了功,不僅能官復原職,弄不好還會由此晉升。

至於武禮的處罰更是不痛不癢,直接罰俸一年?要知道拿下盛京後滿清上下人人撈了不少好處,武禮也不例外,他一年的俸祿纔多少?難道現在武禮還要靠這個俸祿來過日子不成?

“好了,這個事就這麼辦吧。”康德一句話把這事怎麼處理給定了下來,如果不是礙於馬齊的面子,他也許根本不會去處置武禮父子。

說完後,康德轉而就說起了南邊的戰事,他告訴淳親王自己準備親自帶兵南下,所以盛京這邊暫時由淳親王代他處理政務,這一次南下清軍要下一盤大棋子,東邊的隆科多和南邊的郭親王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康德御駕親征,打算直接一戰滅掉南邊的莫臥兒帝國,吞併其領土。

如能做到,那麼大清就能徹底佔據這片富饒的土地,從而再一次煥發新生。

永業十九年十一月,清廷分三路大軍攻擊莫臥兒帝國。

其中東路是隆科多的部隊,由尼泊爾出兵向西南進軍。西路是郭親王率領的部隊從盛京西南向東南迂迴,直插莫臥兒帝國的腹地。

至於中路是康德親領的部隊,這支軍隊集結了清軍最精銳的部隊,部隊包括騎兵、步兵和大量純火器部隊,此外還有數萬新組建的印度八旗軍隊,雖然印度八旗軍隊戰鬥力遠不如清軍,可人數不少,再加上印度人打順風仗還是馬馬虎虎的,所以康德這一次直接就把印度八旗給拉了出來。

康德的主要目標不是別處,是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德里,三路大軍總人數超過了二十萬,勢不可擋直撲而來,當得知此事後,莫臥兒帝國皇帝穆罕默德.沙驚恐萬分,一時不知如何應對纔好。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七百三十四章 捐棄前嫌第七百三十二章 衆商雲集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九百二十六章 舉薦第九百三十一章 打破規矩第五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二十六章 老八的焦慮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硬態度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四十一章 戰略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九百三十章 親情第七十五章 以真亂假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七百三十二章 衆商雲集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九百五十三章 黑臉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樊的苦惱第一百四十四章 敗敵(補更)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六十五章 套路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離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名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哥哥給你指條道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福建關家第八百零八章 地動山搖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果蔬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九百五十二章 突破關中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破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亂語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十八章 反正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欺騙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四百零六章 幻想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叔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八百四十章 無聊的老馬第五百九十章 爲了部落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五十五章 關外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一千九十六章 一封信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約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七百三十四章 捐棄前嫌第七百三十二章 衆商雲集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九百二十六章 舉薦第九百三十一章 打破規矩第五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二十六章 老八的焦慮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硬態度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四十一章 戰略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九百三十章 親情第七十五章 以真亂假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七百三十二章 衆商雲集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九百五十三章 黑臉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樊的苦惱第一百四十四章 敗敵(補更)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六十五章 套路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離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名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哥哥給你指條道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福建關家第八百零八章 地動山搖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果蔬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九百五十二章 突破關中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破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亂語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十八章 反正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欺騙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四百零六章 幻想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叔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八百四十章 無聊的老馬第五百九十章 爲了部落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五十五章 關外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一千九十六章 一封信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約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