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

張昭幾年前還是上虞城的普通兵丁,每日裡跟着隊正周阿根在上虞城門收收入城錢,空閒時曬曬太陽和兄弟們吹吹牛皮,日子雖然過的清苦,卻也逍遙。

上虞被袁奇帶兵攻破後,僥倖逃得活命的張昭就此裹入了義軍,隨後跟着袁奇參加了各場戰役,在杭州大戰後同王東一起逃脫,轉而投入了朱怡成部下直至今日。

這些年,張昭累功也從一個大頭兵逐漸升到了守備一職,這在軍中算得上中層軍官了,再加上張昭年輕,作戰勇猛,人又較爲聰明,又屬於軍中老人,所以在崇明組建新軍的時候被兵部挑中,調至新軍任職。

對於崇明新軍的組建,張昭還是有所耳聞的,不管怎麼說他的官職雖不高,可畢竟是軍中老人,和幾位領兵大將當年都是一個鍋裡掄勺的,打聽一些消息還是沒有問題。

據說,這支部隊是皇帝朱怡成一手打造的精銳之軍,甚至軍中還有御林軍之稱,能從普通駐防部隊調至這任職,對於張昭來講的確是件好事,只要在這做好了,日後入了皇爺的法眼,說不定飛黃騰達就在眼前。

半年前,當張昭來到崇明島,正式成爲這支新軍一員後,張昭這才明白它和其他軍隊的不同。

相比現在的大明軍隊,這支軍隊從組建模式和裝備完全不同。首先,這支部隊的規模很大,雖然兵制改革後,朱怡成確定了在軍中實施總兵制和提督制,按照兵部的計劃,未來一鎮總兵統協二萬至二萬五千人,但實際上現在大多明軍一鎮只在二萬人左右,有些少的連二萬都不到。

加上隨軍民夫,勉強可超過二萬之數,其中真正的戰兵一般只佔了十之七八而已。而這支新軍整編人數是滿員二萬五千人,更重要的是這二萬五千人全都是戰兵,如果再加後勤和隨軍民夫,其人數恐怕要至三萬上下。

當然了,如今崇明新軍的全員還未到位,現在整軍只在一萬八千人左右,但這已經超過了不少各鎮之軍。

另外,新軍的編制也比之前各軍的編制更爲嚴密,按照兵部的兵制改革,全軍上下實施了實銜和虛銜並重的方式,按兵部方面的解釋,就是軍銜制。爲區別軍銜,調任的各將領重新授銜授職,比如張昭,實職爲守備,軍銜授承信校尉,在軍服上以兩顆銀星爲標註,看上去一目瞭然。

除此而外,全軍還以戚家軍的結構進行組建,並在其基礎上稍作改變。戚家軍的軍隊結構是以伍、隊、哨(旗)、司、局、營、部組成,在前後期略有變化,比如說局、營、部這些大編制在初期戚家軍是沒有的,而是在後來才逐漸設立,所以崇明新軍在其基礎上保留了最基本的伍、隊、哨、營着四個構成,然後在其上又設置了團、師、軍三階,各階軍事主官統一稱“長”,同實職類同,但僅限於新軍內部。

這種方式,也是朱怡成用來打造新式軍隊的一個試點。從這七階來看,幾乎相等於近代軍隊組成結構了。其中伍是最基礎機構,顧名思義一般以五人組成,而隊就等同於後世的排,哨爲連,營團等同後世相等,張昭身爲守備,又授承信校尉,是一團之長,其部約四千人左右,三團爲一師,二師爲一軍,再加一個炮團,全軍二萬五千人。

整支部隊的火器比例高得驚人,除去新軍中每團中各有一營暫時保留冷兵器外,其餘全部由火器組成。普通戰兵均持有火槍,而且這些火槍已從最初的火銃逐漸更換了最新研製出來的帶有膛線的隧發槍,這種槍在後世也被稱爲來福槍或者來複槍。

這種火槍精度高,射程遠,威力大。相比現在明軍所裝備的火銃而言強大許多,可這種槍也有着它的缺點,主要是因爲其膛線構造,彈子裝填比較麻煩,裝填時需用工具進行輔助,所以其射速要低於目前的火銃。

不過在經過一系列調整,並且對裝填和彈子的改造後,實施了定裝彈和基礎裝填步驟,其射速已提高不少,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裝填和發射速度差不多能和目前火銃相等。

根據小道消息,大明皇家科學研究所那邊已經在想辦法研製後裝步槍了,如果這種步槍能製造出來,那麼困擾新軍的火槍裝填速度就將徹底解決,但這種武器什麼時候能夠研製出來,這就不是張昭能知道的了。

除了火槍外,軍中還裝備了類似於萬人敵的手持火雷,只不過這種東西在實用中效果不怎麼樣,一開始是用薄鑄鐵做的外殼,可十回有八九回不是炸不響要麼就是炸了沒效果。而後來改成了特殊陶瓷做的外殼,這一下倒是能炸響了,可因爲材料不易運輸,而且威力也不怎麼樣,所以軍中很少使用,只留了一下作爲儲備而已。

在火槍之外,變化最大的就是火炮了。大明的冶煉工藝提升之後,新軍的火炮完全取代了原來的火炮。

新式的佛朗機炮已成了各連的基礎配備,每連都擁有四至五門佛朗機炮作爲炮火支援,而在團一級中,除佛朗機炮外,還有十二門野戰炮,按照送炮的人解釋,這種炮叫六斤炮,因爲這種炮有固定炮車,移動方便,炮火威力也不小,所以新軍士兵大多把這種炮叫做“小六子”,十二門小六子一字排開,打出來的炮彈足以覆蓋好大一片地區,是團一級的主要火力。

在新軍直屬的炮團中,除了小六子外還有十二斤的大炮,其威力足以攻城,如裝上開花彈,這一炮下去更是驚天動地。這種大炮其實已同後世大名鼎鼎的拿破崙12磅大炮等同,而且從設計和構造上來講也基本相等。

十二斤大炮,在新軍中被稱爲十二爺,由此而來,佛朗機、小六子、十二爺,這三種不同類型、口徑的大炮組成了新軍整體炮火結構,從而徹底取代了目前明軍軍中大炮品種繁多,口徑混亂的情況。

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老師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六十三章 下桐廬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一百八十章 南渡(大家中秋節快樂!求票!)第六百七十一章 進言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術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七百九十章 南海稽查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的決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將至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鄉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一千零五章 金山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步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勸出兵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六百四十三章 相見第一百九十九章 遲幕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作戰參謀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湖北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野女真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五百二十九章 蔣毅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死志第八十一章 資本的猶豫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國家利益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六百二十四章 離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分設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援第三百零九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李衛述職4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九十五章 今夕大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九百七十八章 稱臣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做主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西進之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和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千五十章 定策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氣象(求票!)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粘杆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三百一十三章 戶部困局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
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老師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六十三章 下桐廬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一百八十章 南渡(大家中秋節快樂!求票!)第六百七十一章 進言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術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七百九十章 南海稽查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的決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將至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鄉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一千零五章 金山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步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勸出兵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六百四十三章 相見第一百九十九章 遲幕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作戰參謀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湖北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野女真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五百二十九章 蔣毅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死志第八十一章 資本的猶豫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國家利益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六百二十四章 離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分設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援第三百零九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李衛述職4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九十五章 今夕大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九百七十八章 稱臣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做主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西進之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和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千五十章 定策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氣象(求票!)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粘杆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三百一十三章 戶部困局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