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少將軍

嶽升龍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幹了半輩子纔好不容易得了個四川提督的職位,但他剛告老還鄉僅二年多,自己的兒子嶽鍾琪居然從一個遊擊先升參將,後升副將,隨後又變成了總兵。而就在幾日之前,朝廷下旨,升嶽鍾琪爲四川提督,也就是說岳升龍努力了大半輩子的目標在他兒子手裡不到三年時間就完成了。

一個僅僅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居然成了軍中大員。要知道提督可是從一品官位,節制一省軍務,可稱得上是封疆大吏,這令岳升龍驚喜之餘又不免得暗暗擔心。

岳家世代將門,子繼父職,對於當父親的當然高興。但如今不同往日,這天下已是多事之秋,嶽鍾琪如此年輕得居高位,雖說有他赫赫戰功所至,但同樣也顯出了現在朝廷無人可用的尷尬。

作爲老將,對於清廷的軍力和各將領是非常清楚的,當年那一班能打的將領大多都已去世,就算還活着的也同他這樣已經告老還鄉了。如今清廷的優秀軍事將領正處在青黃不接的情況,面對四起的烽火,朝廷除了寥寥幾人外根本就找不出大將來。

所以,這也是嶽鍾琪在平定四川所立下大功後,清廷破格提拔的原因。對於這情況,嶽升龍是看得明明白白,爲此他特意從老家甘肅入川,找到剛剛拿下重慶的嶽鍾琪。

“父親遠道而來,一路勞累,還是……。”聽聞嶽升龍來了,嶽鍾琪急忙出府迎接,把父親扶着進府落座後,先是恭恭敬敬地磕頭問安,隨後想讓父親先歇息下來,等養好精神再說。

不等他把話說完,嶽升龍就擺手道:“爲父戎馬一生,這身子骨沒有你想象的那麼不堪,其他的事暫且放在一邊,我兒!來來,陪爲父說會兒話。”

嶽鍾琪知道自己的父親脾氣,再看看嶽升龍的精神的確不錯,既然父親有事要同自己說,嶽鍾琪當即答應,隨後畢恭畢敬地在下首坐好。

先是打量了一下坐在自己面前的嶽鍾琪,嶽升龍微微點頭,撫着須嘆道:“三載未見,我兒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不錯!的確不錯!沒有負了我岳家的名聲。”

“這都是父親教導有方,如不是父親從小教導,孩兒也無今日之成就。”嶽鍾琪認真答道。

嶽升龍哈哈一笑:“教導只是一面,如你無天賦也是不能成事的。好了好了,如今你也是當提督的人了,用不着在爲父面前如此拘束。”

聽了這話,嶽鍾琪也笑了,雖然他已位具一品,但在父親面前依舊還是當年的樣子,面對嶽升龍,嶽鍾琪沒了在軍中的那種勇猛決斷,同平常的年輕人面對自己從小就嚴厲的長輩沒什麼兩樣。

嶽升龍同嶽鍾琪說着話,幾句後問起了他在四川的戰事。對於嶽鍾琪從廣元出兵,隨後截斷四川東西要道,然後先取成都,後攻重慶,這些情況嶽升龍是知道的,但也僅僅只限知道這些而已,對於具體的細節,比如說出廣元后如何佈置,截斷四川東西要道後又如何調集的兵力,西攻成都時又如何防範川中反賊反撲,打重慶的細節又是怎麼樣等等。

作爲一個老將軍,雖已退休不再上戰場,但對於這些卻有着濃厚興趣。嶽鍾琪自然心裡也非常清楚,當即一五一十地細細向父親道來,講述的非常詳細,說到細處,他還特意取來地圖,指點着地圖上的位置解釋自己當時的想法和決斷,還有白蓮教在川中的反應等等。

這一說就是好幾個時辰,一直從午後講到傍晚。嶽升龍原本就是四川提督,對於川中地形、人文異常熟悉,耳中聽着嶽鍾琪的講解,同樣在思索着自己如果在那種情況下會如何決策,當細細聽完一切後,嶽升龍心中極是高興,因爲他現在可以肯定,嶽鍾琪平定四川並非是運氣,而是憑着他真正的實力。

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原本在來之前,嶽升龍就擔心嶽鍾琪少年氣盛,二十出頭的小夥子立下如此大功,更被朝廷如此重用,一旦迷失了自己,那麼其結果可想而知。

此外,嶽鍾琪平定四川,究竟是靠自己的本事還是運氣,這嶽升龍也必須要搞清楚。爲將者,絕對不能心浮氣燥,更不能過於狂妄自傲。諸葛一生唯謹慎,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當父親的當然希望兒子有出息,但同樣也擔心嶽鍾琪失了本心。

而現在,在細細聽過嶽鍾琪的講述,並且瞭解了他當時的所有決斷和用兵時,嶽升龍這顆心才徹底放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欣慰。

“好!吾兒真乃我岳家千里駒也!”老懷大慰的嶽升龍撫須大笑,連連點頭。

“這都是父親的教誨,孩兒只是謹記而已。”

含着笑點點頭,看着在自己面前的兒子,嶽升龍心中極是高興,但同樣也特意敲打道:“你有今日,爲父極爲高興。但你也需要知道,川中反賊雖然勢大,但實際上你入川之前王致清已帶主力東進,從這點上拿下四川雖有你用兵得當,戰術巧妙之功,但也有幾分運氣。而朝廷此次對你多有嘉獎,憑其一功就得居提督之位,你可知爲何?”

“這個……。”嶽鍾琪恭恭敬敬道:“此事孩兒也曾細想過,朝廷以提督之職授孩兒之功,無非有其三。”

“哦,那你說說。”

嶽鍾琪道:“川中叛亂聲勢浩大,朝廷在短短時間內就丟了全川,可以說是震動天下。而今江南半壁由僞明把持,祝建才部又在河南等地屢未剿滅,如再此下去,恐怕天下不穩。孩兒帶兵收復四川,不僅振奮人心,更是朝廷穩住陣腳,隨後因爲四川之失,逼迫王致清、祝建才兩部在河南決戰,從而奪回河南一地。爲此,朝廷爲天下人心之慮,更爲激勵三軍士氣,這才重封孩兒。”

“嗯,此一你想的沒錯,的確如此。”嶽升龍點頭道:“這是大勢,川中收復,朝廷穩固,厚封有功之臣也是理所當然的,何況皇上英明神武,不會不考慮這些。那麼,其二呢?”

“其二就是朝中戰將如今青黃不接,堪能獨當一面的老將幾已凋零,皇上雖然英明神武,但手中卻無可用大將,其他的不說,僅僅如今中原一地,隆科多大人親自統領三軍就能看出,而依孩兒來看,隆大人在河南雖打得頗有章法,但實際上隆大人用兵卻有極大缺陷,如是孩兒……。”

“接下來的就不用說了。”不等嶽鍾琪繼續往下講,嶽升龍就直接打斷了他的話。作爲有名的老將,嶽升龍如何不知道嶽鍾琪想說些什麼,實際上在他心裡也是如此看的,隆科多雖然地位很高,帶兵也有些能力,可他並非是一員名將,充其量只是一個良將而已。

名將和良將的區別是很大的,前者天馬行空,能在敵人出奇不意的情況下以最小代價取得最大勝利。而後者只是按部就班,穩紮穩打。

以清廷在河南的兵力和部署,如果是嶽鍾琪帶兵的話,根本就不會讓王致清和祝建才同清軍對峙如此長的時間,更不會讓他們輕易從河南逃入湖北,從而把戰火燒到了湖北一地。

在嶽升龍看來,隆科多在河南一仗打的實在不怎麼樣,表面上看似大勝,實際上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如今湖北的戰場上更是錯綜複雜,一旦明軍拿下了江西全境,直接再入湖北的話,恐怕隆科多之前所功將前功盡棄。

但這些話也只能心裡想想,說是絕對不能直接說出口的。而且嶽鍾琪現在還年輕,有得居高位,朝中眼紅的人可是不少,一旦被人知曉,暗中參他一本,那麼對於嶽鍾琪來講可不是什麼好事。

“爲將者,需慎之又慎,同樣做官也是如此。”嶽升龍如此提醒了一句,嶽鍾琪猛然醒悟過來,知道自己剛纔說錯了話,頓時臉露愧色。

“好了,還有其三,你也一起講講。”見嶽鍾琪聽明白了自己的話,嶽升龍也不再多提,直接又問道。

嶽鍾琪這才道:“回父親,孩兒覺得其三實際上同孩兒說的其二有些關聯,如今湖北、江西兩省正在激戰,四川現已收復,接下來只需地方治理即可。朝廷現缺少領兵大將,急需有人帶兵入湖北增援隆大人。再者,南京那邊這些年越發坐大,如不再遏制的話,恐怕無法收拾。依孩兒看,皇上現在面對這情況有些着急了,打算借四川、河南兩地大勝之威集合軍力同反賊在湖北決戰。”

“決戰?”嶽升龍沉思片刻,問道:“以我兒看來,如在湖北決戰可有把握?”

嶽鍾琪道:“如僅是王致清、祝建才和高進三部,以孩兒看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但關鍵不在於此,而在於金陵那邊。實際上,孩兒更覺得湖北決戰並非上策,以目前局勢來看,倒不如直接在鳳陽向南攻,先行收復安慶爲好。只要拿下安慶,一來可直接威脅金陵,二來也能切斷入江西的反賊要道,只要這事成了,湖北之戰憑隆大人的軍力就能解決,何需讓反賊牽着鼻子走呢?”

嶽鍾琪的這番話讓嶽升龍若有所思,過了良久他長嘆一聲,正要說什麼的時候,突然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轉眼間一人匆忙跑了進來,說是有聖旨到了。

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八百四十四章 年幼的太子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三百五十七章 父子兄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三百二十七章 明算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二百一十四章 造反嘍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方的朋友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灰姑娘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大明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之策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九百四十二章 如芒刺背第八百六十三章 初到此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九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無總督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對策第八百一十章 巨大的勝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七百五十五章 來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七百四十六章 問斥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鄉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千六十三章 東山君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九十一章 疑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第五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六百五十九章 福州之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八百一十五章 潛入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大意了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擊奉化第八百六十一章 雜記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一百四十七章 誓言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六百六十八章 井市傳聞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一千八十章 議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半島海戰1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俄羅斯公使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九百二十六章 舉薦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上金陵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狼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三百一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勸出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二百八十四章 野望
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八百四十四章 年幼的太子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三百五十七章 父子兄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三百二十七章 明算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二百一十四章 造反嘍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方的朋友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灰姑娘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大明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之策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九百四十二章 如芒刺背第八百六十三章 初到此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九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無總督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對策第八百一十章 巨大的勝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七百五十五章 來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七百四十六章 問斥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鄉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千六十三章 東山君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九十一章 疑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第五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六百五十九章 福州之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八百一十五章 潛入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大意了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擊奉化第八百六十一章 雜記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一百四十七章 誓言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六百六十八章 井市傳聞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一千八十章 議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半島海戰1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俄羅斯公使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九百二十六章 舉薦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上金陵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狼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三百一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勸出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二百八十四章 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