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

南京皇宮,偏殿。

朱怡成沒想到打直隸的進展居然如此之快,當初林建章上折提出他的戰術時,朱怡成並沒過多考慮就同意了。對於手下的將領,朱怡成在使用過程中並沒太多限制,他是皇帝,不是在前線喊打喊衝的將軍,何況朱怡成很有自知之明,對於大方向的把握他還行,可要論帶兵打仗,他的手藝遠不如這些將領。

如今形勢一片大好,朱怡成可不會像委員長那般愛好直接插手具體指揮,雖然他們發急了都會罵幾句娘西匹,但差別還是有的。

門頭溝一戰,明軍一舉殲滅了直隸清軍主力,隨後一路南下直接打到了邢臺。但隨着戰線拉長,明軍兵力不足的弱點很快就暴露了出來,眼下林建章已暫時止步邢臺,並向南京發來軍報,要求南方明軍快速北上,在中原合兵。

“林建章的軍報各位看過了?你們說說各自的想法吧。”朱怡成對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幾位軍機大臣道。

廖煥之作爲首席軍機並未先開口,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他對面的董大山。畢竟,兵部是董大山執掌,而且作爲陸軍統帥,董大山在此事最有發言權。

董大山略一遲疑開口道:“說起此事,關鍵還是兵力問題,眼下我軍在北方的兵力總計八萬餘人,從總兵力來看似乎不少,但實際能用的兵力並不多。”

衆人微微點頭,董大山說的沒錯,雖然明軍在北方有八萬多人的總兵力,但除去駐守古北口、天津衛和北京城各處的兵力外,還有擺在滄州以北的一萬多人,這些兵力加起來就已經接近五萬人。

這五萬人中,還包括了之前古北口易幟的三萬清軍,所以明軍在直隸真正能動用的兵力滿打滿算不到四萬,也就是林建章所指揮的新軍主力。

上面那五萬人是絕對不能動的,尤其是滄州以北的那一萬多人,明軍需要靠這支部隊暫時壓制住山東的清軍。至於各地的防禦,尤其是北京城和古北口等地,這些兵力也必須保持,另外不要忘記,門頭溝一戰後,俘虜清軍高達四萬有餘,這些俘虜也需派兵看守。

此外,林建章一路南下,攻城掠地,所佔的州縣也需各派兵員駐紮。就算調派的不是新軍,只是普通陸軍,這一個縣城至少擺上幾百人,十個縣城就是幾千人的規模,再加上戰場不斷拉長,又需保證後勤要道,更需要動用不少兵力進行維護。

其實,關於兵力問題明軍一直在想辦法解決,海軍那邊自拿下天津衛後就沒中斷過向北方運輸兵力。可是,整個天下到處都是戰場,尤其是湖北、湖南等地用兵,明軍在這兩省投入了大量軍力,再加上明軍控制區域的各處兵力駐紮等,這幾十萬人撒下去根本就不夠用。

而且誰都沒想到林建章會在門頭溝打瞭如此一個勝仗,這仗雖然一舉殲滅了清軍大量有生力量,但同樣也打亂了明軍在江南的佈置。

按照之前總參謀部的計劃,林建章在北方動手同時,明軍會對揚州等地展開協助攻擊,以牽制江北的清軍爲北方戰場減輕壓力,同時調動清軍力量使林建章能更好地展開戰略部署。

但誰想到,林建章贏得如此乾淨利落,眼下北方的明軍長驅直入,但南方的明軍現在還沒來得及調整過來。按照目前的局面,明軍必須馬上調整戰術,改由湖北北上,過長江直接攻進河南,隨後向黃河一線進軍,然後同林建章部在開封合兵,打通南北要道。

這樣一來,明軍必須調集十五萬以上大軍才勉強夠用,而且考慮到隆科多這個老對手現在就在河南,爲保證一舉成功,如能增兵至二十萬就更有把握。

當董大山的口中說出這二十萬的數字時,在場衆人倒吸了一口冷氣。倒不是大明沒有這二十萬大軍,眼下大明各處總兵力已超過了五十萬,從這數字來看,拿出二十萬似乎是沒問題。

但這不是如此算的,之前說過,整個大明各省和各處州縣都需一定數量的部隊駐紮,尤其是同清軍交戰區域。僅僅這些兵力駐紮就需三十多萬人,再加上大明剛拿下湖北和湖南兩省,維持兩省穩定和防止清軍反撲,必須要有重兵駐守。

眼下,滿打滿算也只有楊勖那邊可以抽調二萬人,再加上黃朝雲部可抽調的六萬多人,這加起來也不過八萬人而已。距離董大山所要求的二十萬數字還相差懸殊,就算以最低十五萬來計那還幾乎差了一半。

“需這麼多?難道就不能少些?”王樊臉色有些難看,這一增兵都是花錢如流水,之前北京城打拍賣使得緊巴巴的財政剛緩和了沒多久,如今就算增兵七萬人,這就是幾百上千萬的支出啊!

“王大人,這可是國戰!”董大山不悅道,暗罵王樊滿腦子全鑽錢眼子裡去了,如今大明佔了上風,只要打通南北,這滿清的命就去了大半,光復神州大業就在眼前,此時還在乎一些錢麼?

被董大山如此一說,王樊臉色頓時漲得通紅:“董帥,您這算是什麼話?國家大事,我王某難道不知輕重麼?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總得容我籌劃一下吧?”

“這我不管,眼下機會已擺在眼前,增兵是勢在必行,而且必須快!”董大山斬釘截鐵道:“一旦不盡快打通南北,等清軍緩過氣來就麻煩了。這大軍在外征戰,每日耗費極大,總不能讓林建章一直在邢臺等着吧。”

“你這話分明就是不講理……。”王樊沒想到董大山這麼不給自己面子,頓時有些發急了,正要開口反駁,邊上廖煥之咳嗽了一下,接過話道:“董帥的心情老夫理解,不過王大人這些年一直操勞國事,維持戶部有目共睹,的確也不容易,大家都是爲了皇爺,爲了我大明江山,同僚之間無需如此。”

說着,廖煥之向朱怡成拱拱手道:“皇爺,臣以爲董帥的要求並不過分,但戶部的情況也不能不考慮。再者,如今增兵也沒這麼快,雖說我大明的兵制不同以往各朝,但要快速集結兵力也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廖煥之說的沒錯,朱怡成在幾年前就開始着手改制兵制,同時建立了最初的預備役制度,爲的就是能在必要時快速形成有效的增兵。但這種制度剛推行不久,並未全部完善,而且加上時間又短,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增加如此兵員的確是個問題。

何況,這些兵員集結後也需一段時間訓練才能上戰場,所以真正能使用的還是現在大明在役的部隊。

“廖愛卿有何謀劃?”廖煥之是什麼人朱怡成再清楚不過,別看廖煥之當初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知縣,但這些年來廖煥之在首席軍機位上坐的穩穩當當,不僅做事慎密,而且頗有能力。

廖煥之笑道:“臣並無謀劃,只不過有些少許見解而已,皇爺,容臣先問董帥幾個問題可否?”

見他這副模樣,朱怡成不置可否,點了點頭。

“董帥,如今我大明在湖北、湖南兩省可用兵力共有多少?”

“十七萬左右,其中湖北九萬,湖南八萬,如加上投誠的清軍大概一共在二十萬上下。”對此,董大山想都不想脫口而出。

廖煥之點點頭,繼續問道:“如果老夫沒記錯的話,湖北九萬人是黃朝雲部吧?至於湖南的八萬兵馬是楊勖部?”

“沒錯,的確如此。”董大山點點頭道。

廖煥之撫着須道:“如果說調動黃朝雲部九萬人全部北上,然後楊勖的八萬人分出一半,再加上我大明由江西、浙江還有安慶各地另抽調二萬人,如此不就是有十五大軍了麼?”

“不可!”廖煥之話音剛落,董大山頓時反對道:“黃朝雲部的九萬人需駐紮湖北,以防襄陽之敵,此外高進部依舊在湖北和湖南之境,如這九萬人全部抽調,一旦有變我大明拿什麼來抵擋?另外廖大人更不要忘記,廣西還有清軍在,如今廣西清軍兵力已近十萬,另外清廷已讓廣西趙弘燦統領三省,楊勖部不僅要控制湖南和廣東一線,更要以防趙弘燦隨時反撲,如何能抽調這麼多?我剛纔所說數字已是考慮用降兵和增兵替補之數,一旦主力全部抽走,難道兩省之地就不要了麼?”

十七萬主力,一下子抽調十三萬,剩餘的四萬主力要守住兩個大省,雖然手中還有三萬投降的清軍勉強可用,但這也太冒險了。董大山無論如何都不會這麼幹,一旦這些兵力抽走,清軍或者高進突然攻擊兩省,大明拿什麼去擋?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湖北還是湖南,這兩省大明才控制不久,無論是地方還是周邊局勢都不穩,沒有重兵駐紮壓制的話,什麼情況都可能出現,董大山是絕對不會冒如此大風險的。

就連朱怡成也對此皺起了眉頭,在看他看來這廖煥之簡直就是紙上談兵,打通南北固然重要,可湖北湖南兩省是關係到大明控制南方的重要地區,絕對不允許出任何問題。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謝列霍夫要塞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一十一章 豪氣萬丈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霸之變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武毅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三百四十一章 順者昌逆者亡(求票!)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人口人口2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一千七十九章 史貽直的怒火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七百六十章 重視第四百二十六章 老八的焦慮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新明新政第五十四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小朝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四百零一章 興奮的錦衣衛指揮使第一千九十六章 一封信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二章 出兵第十四章 監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頭的買賣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答應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騎兵出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密室之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五百四十五章 誤國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十六年的太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五百一十章 一團亂麻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老臣出山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四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八十章 強心劑第八十四章 問話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安定軍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前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建興之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驚天之雷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2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第八百一十一章 瘋狂的決定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第七軍第六章 驚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書人選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小鬼拍門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謝列霍夫要塞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一十一章 豪氣萬丈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霸之變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武毅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三百四十一章 順者昌逆者亡(求票!)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人口人口2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一千七十九章 史貽直的怒火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七百六十章 重視第四百二十六章 老八的焦慮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新明新政第五十四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小朝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四百零一章 興奮的錦衣衛指揮使第一千九十六章 一封信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二章 出兵第十四章 監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頭的買賣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答應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騎兵出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密室之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五百四十五章 誤國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十六年的太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五百一十章 一團亂麻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老臣出山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四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八十章 強心劑第八十四章 問話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安定軍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前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建興之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驚天之雷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2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第八百一十一章 瘋狂的決定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第七軍第六章 驚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書人選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小鬼拍門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