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

“皇上……十三阿哥昨夜去了四阿哥府上,今日九阿哥十阿哥去了東宮,十四阿哥去了兵部和戶部外一直呆在府裡……。”

乾清宮,一個太監低聲說道,康熙微閉着眼聽着,聽完他也沒說什麼,只是揮揮手,太監連忙應了一聲,倒退着離去。

康熙如今越發見老了,歲月已經刻下了濃濃痕跡,一張麻臉在昏暗的殿中看上去是又暗又黃,如不是身穿龍袍,就如同一個民間將朽的老者一般。

但他的雙眼依舊明亮,也只有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那雙銳利的目光才能告訴衆人,他還是之前那位皇帝,那位掌握着億兆生民,千萬沃土的大清皇朝最高統治者。

剛纔,太監的話讓他稍有心安,這些日子,焦慮無時無刻纏繞着康熙,當了五十多年的皇帝,康熙從來沒有像如今這樣真正感覺到孤家寡人的寂寞,而伴隨着寂寞的又是對權利的熱衷和忐忑。

一直以來,整個大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康熙也認爲他能夠把這種掌控一直延續到自己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可是現在,雖然表面上依舊如此,但康熙卻清楚的知道,這種掌控的力度已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弱了。

自幾年前,江南叛亂開始,原本以爲能儘快平定的叛亂非但沒有平息,反而越演越烈,如今江南半壁已落入賊子手中,朝廷官兵盡力圍剿卻力不從心。而在朝中,隨着風雲變幻,一直自傲的康熙也不得不對現實妥協,把自己並不喜歡的兒子送上了太子之位,同時還得和自己不齊心的滿清王公貴族爭鬥。

這種事,如果在幾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可現在卻偏偏就發生了。這令康熙在無奈中又有着憤怒和怨恨,在他看來,這都是對自己至高無上權利的挑戰。

對此,康熙從來沒有屈服過,作爲皇帝的他如何能夠屈服臣子?那怕就是自己的兒子也是不行的!

這一次,康熙借力打力,把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放出去,其意就要想要挑起皇儲之爭,然後再漁翁得利。

從目前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作爲皇帝,同時也作爲一個父親,康熙對自己幾個兒子知之甚深,可以說康熙的所有兒子沒一個是省油的燈,無論是文采出衆,同讀書人走的極近的老三,還是表面忠厚暗地裡陰險狡詐的老四,或者說被稱爲賢王能力卓越的老八,還是多才多藝的老九,看似莽草包一般的老十,還有兄弟性格肖似都愛兵的老十三和老十四……。

這幾個兒子都不是尋常人,尤其是如今的太子老八更是出類拔萃,其智謀,能力可以說首屈一指。可偏偏康熙就是不喜歡他,他當太子,在康熙看來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恥辱。而現在,隨着時間的推移,康熙雖不喜八阿哥,但也不得不承認八阿哥的能力,在太子這個位置上,他做的比之前的太子要強得多。

如今,八阿哥的太子之位已漸穩,這更讓康熙心中尤爲不安。此次康熙順水推舟,把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放出去,並且擺出一副父子情深,大力重用的姿態,其目的就是要讓這兩位阿哥有一種錯覺,而這個錯覺就是皇儲之位。

康熙善辨人心,他非常明白權利的誘惑對於一個皇子意味着什麼。只要這兩位阿哥起了爭儲之意,那麼原本死氣沉沉的皇位爭奪就將再起波瀾。只要達到這個目的,作爲皇帝的康熙就能在其中獲利,從而漸漸把原本失去的部分權利用其他方式拿回來。

至於那些滿清王公貴族,所謂的議政王制度,別看現在依舊鬧的厲害,可實際上在八阿哥登上太子之位後就逐漸變得雷聲大雨點小了。八阿哥也不是傻瓜,作爲太子他當然清楚皇權的重要性,康熙也是利用這點勉強聯手壓制住了這些聲音,使得皇權鞏固。

只要拿回全部權利,康熙相信這些聲音翻不起大浪,這些人充其量就是跳樑小醜罷了。而眼下最關鍵的還是南邊的戰事,只要南邊能夠贏得戰爭,這大清王朝依舊是自己說了算。

但這戰爭真的能贏麼?假如在兩年前,康熙是不會懷疑這個問題,可現在康熙自己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放兩位阿哥出去,固然是有他自己的打算,可同樣也是對於戰事有所不安所採取的措施。河南一地,隆科多雖然贏了,卻沒贏得徹底,無論是王致清還是祝建才最終還是被他們逃了出去。

眼下,湖北大戰,隆科多始終沒有打開局面,而在江西,局勢更是危急。康熙鞭長莫及,對此也沒太多的辦法,他只能期望隆科多再給予自己驚喜,如果能在湖北贏得明軍,那麼就能穩住戰局。

至於在江北,康熙設置江北提督和江北大營,其目的就是爲了保證後手。一旦湖北有變,江北那邊至少可保。

說句實話,在康熙心中,隱隱約約已有了同明軍劃江而治的想法,但這只是一個想法,目前還未到那種時候。至少,如今大清還是最爲強大的,除非江西、湖北甚至湖南三省全部丟失,那麼康熙纔會出此下策。

更重要的是,劃江而治這種意見康熙作爲皇帝是絕對不可能自己提出來的,要提也只有下面的奴才來提,作爲主子的康熙如何能做這種事?奴才爲主子分憂,成事了是主子英明,壞了事是奴才死罪,這不就是當奴才的本分麼?

“皇上,張廷玉張大人來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太監的聲音響起,把康熙從思緒中拉到現實。

“讓他進來。”

轉眼,張廷玉入了宮門,到了康熙面前打着馬蹄袖給康熙問安。

“起來吧。”康熙平淡地說道。

張廷玉是上書房大臣,而且自馬齊和阿靈阿前後離開上書房後,原本排名靠後的張廷玉就成了首席大臣。雖然後來馬齊回到了上書房,但康熙卻沒把首席大臣的位置還給馬齊,而馬齊也當作不知,安安穩穩地當起了張廷玉的副手。

其實從能力來講,張廷玉的能力比馬齊強得多,只可惜張廷玉是漢人,但他常在康熙身邊,當了多年康熙的“私人秘書”,這份信任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張廷玉謝恩後起身,微低着頭垂手站在康熙面前。

“差事都安排好了?”康熙問道。

“回皇上,都已安排妥當了,三日後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就可啓程,還請皇上放心。”

“嗯,你張衡臣辦事朕還是放心的。”康熙點點頭道:“前些時候嶽鍾琪上的摺子你也看了,對此有何想法呀?”

聽到這話,張廷玉心裡打了個突,嶽鍾琪上的密摺康熙的確是給自己看了,這密摺裡說的是漕運總督赫壽和淮安知府文棟二人的事,朝中誰都沒想到,此二人會如此大膽,不僅貪墨巨大,還私下購入百萬僞明債券,更該死的是這二人還和僞明那邊有暗中勾結,利用漕運衙門和地方關係走私獲利。

這摺子到現在已過去好幾天了,當初康熙也沒說什麼,更沒問起什麼,張廷玉只覺得這事就如此過去了,或者說康熙私下另外有了處置。誰想到今天康熙突然間又提出這事,張廷玉心中有些惶恐。

暗暗一咬牙,張廷玉頓時道:“此二人枉顧君恩,貪墨、通敵,罪不容誅!依臣之見,當抄家問斬!”

“哦,衡臣真是如此以爲?”

張廷玉連忙下跪,磕頭道:“臣認爲僅殺其二人不足以警示天下,如此大案非二人能爲,定有其同黨,臣懇請皇上徹查此案,一併拿獲,從重處置!”

康熙眯着眼看着張廷玉,張廷玉雖然趴在地上,但他感受到康熙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掃過,一顆心懸在半空。

似乎過了許久,可實際上僅僅只有片刻,只聽得康熙長嘆一聲道:“好了好了,你起來吧。此事朕自有決斷,這件事你就不要再管了,也無需讓他人知曉,明白麼?”

聽到這話,張廷玉的心才落了下來,他猜的沒錯,康熙是早就有所打算,只不過用這種方式考驗並提醒自己罷了,虧得自己沒有絲毫遲疑,要不然康熙定會有什麼想法。

磕頭謝恩,張廷玉這才從地上爬了起來,這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內衣已全溼了。

作爲康熙的近臣,又是上書房首席大臣,張廷玉清楚的知道如今的康熙和以前的康熙不一樣了。

以前,康熙雖然高高在上,但往往對於臣子都是一副仁和的模樣,有時候還會和臣子間開些小玩笑。但這幾年來,康熙變得越來越陰沉,也越來越多疑,尤其是對於漢臣更是防備有加,而近些日子來,因爲滿清王公貴族鬧議政王制度,又使得康熙對滿人也開始不滿起來。

平常問答之間,康熙時不時會出言試探,如不小心說錯了話,康熙雖然不會當面懲罰,但卻再也不會重用,甚至還會找個由頭事後奪去官職,打發了事。

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東行震撼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二十八章 進爵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升帳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武聖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目標德里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五百七十四章 控制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五章 我真傻,真的!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九十八章 開府第三百四十章 抱大腿第八百三十章 海外捷報第八百四十四章 年幼的太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五章 我真傻,真的!第一千零三章 君問臣第六百二十五章 欲蓋彌彰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九百五十七章 夕陽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四章 交接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萬里來訊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三百零七章 大清藥丸?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狼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用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謀劃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六章 驚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密室之謀第六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人的困局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邸報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進和南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澳門之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遠離第五百七十四章 控制第十章 改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敵指揮第三百六十一章 退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瘋狂的瘋狗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五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答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戰第五十七章 領軍
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東行震撼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二十八章 進爵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升帳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武聖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目標德里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五百七十四章 控制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五章 我真傻,真的!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九十八章 開府第三百四十章 抱大腿第八百三十章 海外捷報第八百四十四章 年幼的太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五章 我真傻,真的!第一千零三章 君問臣第六百二十五章 欲蓋彌彰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九百五十七章 夕陽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四章 交接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萬里來訊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三百零七章 大清藥丸?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狼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用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謀劃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六章 驚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密室之謀第六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人的困局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邸報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進和南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澳門之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遠離第五百七十四章 控制第十章 改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敵指揮第三百六十一章 退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瘋狂的瘋狗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五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答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戰第五十七章 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