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

楊勖笑着點點頭,隨後坐下問道:“張高薊明日啓程,東美你自己是如何安排的?”

嶽鍾琪微笑道:“這個不急,等他先啓程吧,不過我走後南陽這邊還得請楊帥多多上心纔是。”

“這是自然。”楊勖擺手道:“南陽這邊儘管放心,東美此次南下儘管放心就是。”

“楊帥親自坐鎮,我自然是放心的,只不過此次委屈楊帥了。”

楊勖神色平常擺了擺手,當即同嶽鍾琪交代了一些事,至於嶽鍾琪這邊同樣和楊勖仔細說了之後的安排。

這一次整個部署由嶽鍾琪進行主導,爲了這次謀劃他早就籌備了許久,而這一回貴州之變包括趙弘燦自稱宋王一事給了嶽鍾琪極好的機會,作爲這時代最出色的將領之一,嶽鍾琪知道一旦計劃成功,這將給滿清帶來致命的打擊。

正是因爲如此,當嶽鍾琪把自己的計劃詳細報給了朱怡成和軍機處後,就連朱怡成看過計劃後也有些吃驚,他沒想到嶽鍾琪居然會整出如此大的一個戰略部署,而且對於計劃的細節和預判極其詳細和準確。

雖然這個計劃需要調動的兵力和資源恐怕不亞於中原大戰,但在得到總參謀部的推演結果後,朱怡成最終還是同意了這個計劃的實施,同時給了嶽鍾琪全權實施的權利,並且下旨給軍機處和總參謀部全力配合。

正是因爲如此,大明在中部和西南戰區,這兩大戰區的指揮官因爲這個計劃坐到了一起,這也是楊勖會悄悄出現在南陽的原因。

嶽鍾琪指揮的部隊主要在河南中西部,湖北和湖南各一部。而楊勖的戰區在湖北和湖南的另一部,再加上廣東的一部。

從這點來看,這兩人是面對滿清在西北和西南的主力,大明朝廷對於他們的職權範圍內,雙方原本就有協助作戰的義務。而現在,朱怡成根據嶽鍾琪所提出的方案臨時把這兩個戰區聯合在了一起,並交由嶽鍾琪全面統帥,而原本作爲一方主將的楊勖反而成了嶽鍾琪的副手。

從這點來看,對於楊勖是有些不公平的。要知道在大明軍中楊勖的地位不低,在之前,陸軍中除了董大山、馬功成、莊巖三人外,楊勖的地位甚至可以同新軍最高指揮官林建章等同。

再者,在爲大明效力之前,楊勖就已是一鎮總兵。投靠大明後,楊勖無論是在浙江戰場還是後來的福建、廣東戰役,甚至明軍攻擊湖北、湖南乃至最重要的中原戰場上,他都屢建奇功,可以說是大明軍中有數的名將。

從這點來看,無論從資歷還是戰功來看,相比嶽鍾琪,楊勖毫不遜色,甚至在大明軍中擁有嶽鍾琪無法能比的威望。但這一次楊勖卻成了嶽鍾琪的副手,甚至連他手下的部隊也要聽從嶽鍾琪的命令。

對於這點,原本嶽鍾琪是有着顧慮的,他擔心楊勖會有什麼想法,可沒想到當朝廷的密令下達後,作爲副帥的楊勖絲毫沒有耽擱,反而第一時間就悄悄來到了南陽和嶽鍾琪見面,並表現出作爲一個合格副帥的姿態。

這個結果讓嶽鍾琪無比感慨,同時心中很是感激。尤其是當他和楊勖細談幾次後這才得知,當自己的計劃上報後,朝廷方面曾經徵詢過楊勖的建議,而楊勖在詳細瞭解了計劃內容後毫不遲疑地就答應了下來,至於對他這個副帥的安排也沒有絲毫反對意見。

之後嶽鍾琪才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當年楊勖和自己一樣,當初作爲一鎮總兵的楊勖領命同明軍作戰,由於不聽楊勖的勸告,年羹堯孤軍冒進,最終吃了敗仗,不僅丟了城池還爲了自保把楊勖當成了棄子。

作爲將領,在戰場上勝負也是常事,做了俘虜的楊勖只能暗歎自己倒黴。可誰想到,後來爲了推卸責任,這年羹堯居然把兵敗的責任全部推到了楊勖身上,然後上書清廷給他扣了一頂畏敵如虎,出戰不利導致兵敗的罪名,最終使得楊勖家中被清廷抄家,家裡男子發往關外充軍,而女子被充入教坊司爲奴。

也正是這件事,使得楊勖憤怒之下投了大明,從而成爲了大明的名將。可以說,同嶽鍾琪一樣,楊勖對於滿清有着深仇大恨,再加上兩人相似的經歷和結果,這兩人熟悉後反而比起其他人更能親近一些。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對於楊勖而言什麼功勞在他看來並不算什麼,爲家人報仇血恨纔是最重要的。而嶽鍾琪也恰恰是這樣想的,他之所以提出這個計劃,而且還索取軍權,並非有什麼權利慾望,因爲這個計劃僅僅靠他能力根本無法實施,而是必須這樣做。

如果從戰績來看,楊勖足以獨當一面,但要從整個計劃來看,嶽鍾琪纔是真正合適的人選。畢竟嶽鍾琪對於關中、川中的情況遠比楊勖更爲清楚,而且指揮能力也更勝一籌,對於這點楊勖自然也是知道的。

翌日,張高薊領命前往洛陽,嶽鍾琪作爲主帥大張旗鼓地爲他送行。這份軍令着實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些將領甚至覺得在冬季如此出兵實在是不智的行爲,可軍令如山,大家也不敢說什麼。

但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幾天內再也沒有軍令下達,而在第六天後,各級將領突然間接到了命令,當他們先後來到帥府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坐在主位上的不是嶽鍾琪,反而是楊勖的時候,所有人都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而這時候,楊勖這才告知了所有人真相,原來這時候嶽鍾琪已經南下,等攻擊關中的戰鬥開始後,大明在湖南和湖北的部隊就將直接入川作戰,而指揮這場戰役的人就是嶽鍾琪。

當得知這個消息,大家這才恍然大悟,鬧了半天嶽鍾琪是打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打算,甚至謹慎到連自己人都瞞着的地步。

對此,楊勖嚴厲告知衆人,這件事必須嚴格保密,誰都不允許泄露半分。衆人當然知道重要性,自然連聲答應,同時又爲自己無法出戰而感到惋惜。

不過楊勖又告訴他們,南陽之兵並非無所事事,相反是極其重要的。南陽的位置非常關鍵,向北可隨時增援洛陽的部隊,而向南又是嶽鍾琪大軍的後盾,接下來會如何調動南陽之兵,這還得看戰局的進展情況,所以大家不能掉以輕心,加緊訓練和做好準備,一旦命令下達,部隊必須在極短時間內進行調動。

先不說楊勖在南陽的事,也不提嶽鍾琪南下後又如何集結部隊尋機而戰。張高薊連夜趕到洛陽後,接手部隊後立即對部隊的情況進行了瞭解。正如之前嶽鍾琪對他說的那樣,洛陽的部隊已經全部準備就緒,至於輜重也一應俱全。

稍稍休整了幾日,就在楊勖在南陽表露身份的前一日,張高薊領兵自洛陽而出,浩浩蕩蕩地擺開架勢朝着關中方向而去。

幾日後,大軍就到達了三門峽,隨後再往前就是函谷關了,這時候清軍已得知了明軍經洛陽向關中出兵的消息,得知消息的清軍將領頓時大驚失色,一方面連忙準備堅守禦敵,另一方面五百里加急向西安求援。

等清廷接到求援消息後,建興皇帝頓時大驚失色,他怎麼都想不到明軍居然會在這時候對關中發起攻擊。一時間有些驚慌失措的建興皇帝連忙招來手下重臣商議此事,這些人中不僅有上書房的三位大臣,同時還把自己的鐵桿兄弟淳親王也找了過來,仔細想了想後,然後又把直親王也叫來了。

衆人急忙入宮,向建興皇帝請安後,建興皇帝讓衆人入座,隨後就取出了自函谷關發來的急報給衆人看。

衆人看後同時露出了驚愕的表情,其中馬齊第一個焦慮詢問現在函谷關的情況,因爲一旦此關丟失,明軍就能長驅直入關中,不出幾日就能打到西安城下。

“皇上,陝西提督範時捷就在西安,依奴才看,如今應速調範時捷增兵救援,只需牢牢守住此關,明軍雖然勢大卻不爲懼。何況,現在是冬季,冰天雪地明軍在這時出兵,奴才以爲明軍是打算打我等一個措手不及,只需堅守些時日,明軍只要攻不破自然就會退去。”耿額不僅是上書房大臣,更是兵部尚書,對於兵事自然要表明他的態度,當即提議道。

建興皇帝聽他這麼一說心裡稍稍放心,耿額的話有些道理,而且增援是必須要增援的,函谷關是關中的門戶,無論如何都要守住。

當即,建興皇帝同意調範時捷增援函谷關,不過這一次明軍來勢洶洶,根據前線急報明軍出動了十萬兵馬(爲求援誇大其詞),現在關中的兵力全部加起來充其量也就七萬多人,而且這些人中西安必須要留守一萬……不至少兩萬部隊,再加上地方也需要軍隊駐紮,除去駐守在函谷關的幾千人,範時捷能夠增援的兵力不會超過三萬人。

如此大的兵力差距,這讓建興皇帝有些擔心,他怕兵力不足,靠這些人依舊守不住函谷關。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四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作戰參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八百六十六章 兩虎初會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西聚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俄羅斯公使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明新政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恩怨勾銷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潰敗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僵局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一百八十章 南渡(大家中秋節快樂!求票!)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百五十四章 澎湖第一千九十二章 新舊交替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七百二十五章 拉攏各方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康德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六百章 增援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八百一十一章 瘋狂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六十八章 祝帥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品茶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六百五十八章 浪尖上的知府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八百六十一章 雜記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五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答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四百四十四章 爵爺的喜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六百九十二章 爲何問朕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八百六十二章 同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三百一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個戲精第三百三十七章 旭日初昇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三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二章 反賊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四百九十九章 望海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暴力機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木屋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五十九章 伏擊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四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作戰參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八百六十六章 兩虎初會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西聚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俄羅斯公使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明新政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恩怨勾銷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潰敗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僵局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罵娘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一百八十章 南渡(大家中秋節快樂!求票!)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百五十四章 澎湖第一千九十二章 新舊交替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七百二十五章 拉攏各方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康德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六百章 增援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八百一十一章 瘋狂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六十八章 祝帥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品茶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六百五十八章 浪尖上的知府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八百六十一章 雜記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五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答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四百四十四章 爵爺的喜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六百九十二章 爲何問朕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八百六十二章 同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三百一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個戲精第三百三十七章 旭日初昇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三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二章 反賊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四百九十九章 望海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暴力機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木屋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五十九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