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

夜已深了,乾清宮內卻依舊燈火通明。

康熙就着燈光在一份奏摺上用硃筆批了幾個字,然後合上放到一旁。

康熙年少即位,自除鰲拜後掌控朝政大權,康熙少年到青年時期是異常勤政的,直至中年後隨着國家穩定這才漸漸從繁忙的理政工作中脫身,除了一些緊要大事外,一般的事直接交由上書房大臣處理,作爲皇帝的康熙只是進行最後把關而已。

但自康熙四十七年起,隨着各地叛亂四起,他這種“無爲而治”的日子就到頭了,尤其是這兩年,南京的朱怡成實力越來越強,再加上河南祝建才和四川王致清割據一方,康熙更是心急如焚。

多次平叛卻未得效果,尤其是朱怡成,在接連拿下半個江蘇,整個浙江、福建和臺灣後,如今又把目光盯上了廣東,同時還把觸手伸到了安徽,使得康熙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揉了揉額頭,長時間的批閱工作讓康熙只覺得兩眼發花腦袋略有發暈,看着案上高高堆起的奏摺,他的心中不僅焦慮萬分,同時也生出一股無力。

“取參茶來!”

話音剛落,早就在旁侯着的太監連忙端來一盞參茶,擺在桌上後一聲不吭地退了下去。

之前,康熙是從來不喝這玩意的,夜中勞累最多也就是喝杯**而已。參茶,這東西雖然提神效果顯著,但長喝卻沒什麼好處,康熙對醫懂得一二,當然知道這個道理。

但最近這些日子,康熙卻讓下面備起了參茶,之前曾有在康熙身邊服侍多年的太監爲他身體考慮特意勸了一句,誰想卻被雷霆大怒的康熙讓人拖下去給打了個半死,隨後發配到了浣衣局,自此以後哪個還再敢多說半句話?

喝了口參茶,稍稍休息了一下,康熙感覺精神好了些,這纔拿在未看完的奏摺繼續看,可他看了沒幾眼,臉色頓時難看之極,就連拿奏摺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這些混帳!爾敢如此!”

康熙抑制不住心中的憤怒,把手中的奏摺直接丟了出去,站起身來,他臉潮紅,極速在殿中篤步。瞧着康熙如此,站在殿旁的太監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只怕自己不小心惹鬧了康熙就此丟了小命。

“來人啊!讓馬齊遞牌子進宮見朕!”

走了十幾步,康熙終於強壓住怒火,大聲喝了一句。

“皇上……馬大人如今被貶職在家閉門思過……。”

一個太監硬着頭皮輕聲提醒了一句,這才使康熙猛然想起就在一個多月前他已經撤了馬齊所有職務,把這位上書房大臣之首趕回家閉門思過去了。

之前太子被廢,馬齊等人極力推薦八阿哥爲太子,誰想這件事惹得康熙大怒,不僅爲此事嚴厲訓斥了八阿哥,就連馬齊也遭了殃。不僅馬齊因爲此事丟了所有官職被打發回家閉門思過,就連馬齊的兄弟馬武、李榮寶等人也受了牽連,一併被革職。

也許是因爲國事家事事事不順心的原因,康熙如今疑心極重,廢太子後根本不相信任何人,就連自己的那些兒子全都懷疑別有用心。此時,朝中推薦八阿哥的聲音越大,就越發引起康熙懷疑,尤其是馬齊這樣的重臣更讓康熙感到了自己皇權的威脅。

接下來,《清宮密聞錄》一事爆發,更讓康熙忍無可忍,就此把馬齊這隻足夠份量的“雞”拿出來殺,以震懾羣臣。

馬齊因罪丟官罷職,朝中惶恐一片,誰還敢再提儲君之事?但同樣因爲馬齊的原因,其他上書房大臣個個心有餘悸,做事瞻前顧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生怕惹禍上身。所以,這朝政的壓力越發壓在康熙身上,使得康熙不僅壓力越大,同樣也越發煩躁。

張了張口,康熙剛想說什麼,卻沒說,他想了想後道:“讓阿靈阿遞牌子進宮。”

太監應了一聲,連忙小跑着出去傳令,等了大約一個時辰,上書房大臣、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阿靈阿匆忙趕來。

進了殿中,阿靈阿利索地打着馬蹄袖給康熙請安,等他磕完頭,康熙這才讓他平身。

“阿靈阿,你先瞧瞧這份摺子。”沉着臉的康熙把剛纔丟在地上的那奏摺讓太監給阿靈阿遞去,阿靈阿連忙接過,當即就着燈光仔細看了起來。

看了沒幾眼,阿靈阿頓時臉色大變,跪就向康熙請罪。

“你是理藩院尚書,又是上書房大臣,此事在你管轄之內,依你看如何處置?”康熙冷冰冰地問道。

此時此刻,阿靈阿是滿頭大汗,心中把兩廣總督趙弘燦給罵了個半死,這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啊!

誰能想到趙弘燦如此大膽,居然未經朝廷同意私下和澳門的葡萄牙人接觸,甚至還私下籤訂了一份協議。這份協議中除了讓葡萄牙人出兵提供三百萬兩軍費,居然還答應對方全面開放大清的市場,允許葡萄牙商人在大清的自由行商要求,同意葡萄牙人在大清內地開設商行和駐商辦公場所,葡萄牙人行商稅費等同清廷商人,不得有其他稅額增加,葡萄牙人有權在清廷所在各大城市開設官方專駐機構,另外清廷爲感謝澳門方面必須要把香山縣一地交由澳門方面來統治……。

這些條款簡直是駭人聽聞,自大清立國以來從所未有如此事,一個兩廣總督膽敢瞞着朝廷做出這樣的事來,這趙弘燦究竟想幹什麼?

阿靈阿不是蠢人,他轉念之間就隱隱約約猜到了趙弘燦的真正打算,何況他也清楚現在南京的朱怡成正在舉兵攻打廣東,爲了確保廣東不落於敵手,趙弘燦估計是打算用這種條件拉攏葡萄牙人聯手對付明軍。

可問題在於他這樣做是十足的欺君之罪,作爲地方總督居然瞞着朝廷做出如此事來,這哪裡把康熙和大清放在眼裡?如果其他地方效仿趙弘燦,那大清的威嚴何在?康熙的臉面何存?

何況,之前趙弘燦擅自撤兵廣州,導致閩浙總督年羹堯兵敗身亡已惹得康熙大怒。雖說年羹堯連戰連敗,在他手上直接丟了閩浙兩省,可不管怎麼樣年羹堯是康熙親自任命的閩浙總督,要處置他自然由康熙親自處置,趙弘燦擅自揣測聖意,自作主張,不僅至使年羹堯兵敗而死,而且還丟失了年羹堯的幾萬精銳,更是廣東戰局火上加油。

如不是考慮到廣東如今局勢原因,以康熙的脾氣早就下旨把趙弘燦鎖拿至京了,哪裡還容得下他如此逍遙?而現在,又冒出了這樣駭人聽聞的事,簡直不可想象。

“奴才以爲,趙弘燦欺君罔上,擅與澳門西夷私下定約,其行簡直駭人聽聞,罪不容誅,奴才請皇上立即下旨,鎖拿趙弘燦入京問罪……。”

阿靈阿毫不遲疑地回道,他其實也知道這時候問罪趙弘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如今廣東大戰在即,從京城到廣東一來一去起碼兩三個月,到時候廣東究竟如何還不得知。再說了,這件事趙弘燦有問題,廣州將軍管源忠也逃脫不了干係,甚至連兩廣提督藍理也牽連在內,一旦深究下去,兩廣上下倒黴的是一大批。

如果在平常也就算了,可要知道現在朱怡成正在舉兵攻打廣東啊,一旦把這些人全給拿了,這廣東如何守?誰去守?

不過政治正確是第一位,阿靈阿必須要表明這個態度,更不能有半句爲趙弘燦說情的話,要不然自己將第一個倒黴。別忘了,他阿靈阿不僅是上書房大臣,更是理藩院尚書。

聽了阿靈阿這番話,康熙的臉色緩和了些,不過怒氣由存。

“此事自開朝以來從所未聞,趙弘燦膽大妄爲,其心可誅。”

康熙的這句話把趙弘燦直接打下了地獄,無論廣東是否能守的住,趙弘燦這人算是完了,弄不好還會牽連一大批人倒黴。

但康熙也不是傻瓜,他冷靜下來後也清楚這時候不是處置趙弘燦的時候,一旦要處置他的消息傳到廣東,誰能保證趙弘燦不會直接投敵?

所以,康熙想了想後又道:“阿靈阿!”

“奴才在!”

“你派人儘快去趟澳門,朕許你臨機處事之權。”

阿靈阿先是一愣,緊接着馬上就反應過來了。康熙讓自己這樣安排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處理趙弘燦和葡萄牙人那份協議的手尾。如今葡萄牙人和南京方面的水師再南海打得兩敗俱傷,葡萄牙人一定會要求大清履行協議內容,但這絕是不可能的,作爲皇帝,尤其是康熙這樣的皇帝,如何會被臣子所威脅和擺佈?所以如何處理這件事必須要快,而且不能因爲這件事損害到大清的體面和威嚴。

此外,派人去澳門還有另一件事,那就是就近處置趙弘燦。無論廣東之戰如何結果,等廣東戰事一停,只要趙弘燦還活着,康熙絕饒不了他。

阿靈阿心中暗暗叫苦,這可不是一個好差事,不過他在康熙面前又不能不答應,只能大聲領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旗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絕不姑息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決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六百二十一章 謙虛的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一千六十二章 黃剃頭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半島海戰(完)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八百零五章 火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四百二十七章 過往雲煙第三十九章 杭州大戰5第一百零八章 秋風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一千七十九章 史貽直的怒火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雪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折翼的夢想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緬甸亂局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七十八章 安排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三十六章 杭州大戰2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一百八十五章 故人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激動的女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舉拿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六百一十八章 多管齊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拆分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包家第七百八十八章 過河拆橋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里駒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佔據第七百五十六章 前夜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五百八十九章 騎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二百二十七章 動搖第五百二十六章 謠言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強硬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五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一千一十八章 六部改制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五十七章 領軍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太難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搖曳的身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四百四十八章 三塊骨頭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九百零二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二章 出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旗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絕不姑息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決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六百二十一章 謙虛的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一千六十二章 黃剃頭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半島海戰(完)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八百零五章 火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四百二十七章 過往雲煙第三十九章 杭州大戰5第一百零八章 秋風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一千七十九章 史貽直的怒火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雪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折翼的夢想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緬甸亂局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七十八章 安排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三十六章 杭州大戰2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一百八十五章 故人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激動的女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舉拿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六百一十八章 多管齊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拆分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包家第七百八十八章 過河拆橋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里駒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佔據第七百五十六章 前夜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五百八十九章 騎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二百二十七章 動搖第五百二十六章 謠言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強硬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五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一千一十八章 六部改制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五十七章 領軍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太難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搖曳的身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四百四十八章 三塊骨頭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九百零二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二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