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

“住口!”四阿哥怒喝一聲。

“奴才該死,奴才該死……。”蘇培盛嚇得魂不附體,趴在那邊大氣都不敢出。

這些謠言和童謠,分明就是有人指示散佈,其罪魁禍首十有八九是南邊的大明。關於大明錦衣衛的無孔不入,四阿哥早就有所瞭解,而清廷對此也是防範甚深,可一直又無可奈何。

“五城兵馬司的人呢?難道他們就放縱如此麼?”

“回……回主子的話,這些東西來無影去無蹤,五城兵馬司的人也無可奈何,就算抓到了一二人等,多半也是無知百姓小兒。”蘇培盛小心翼翼地答道。

“哼!分明就是五城兵馬司的人做事不用心,如能下狠手,如何能有這些謠言四起?”四阿哥冷哼一聲,神色中滿是惱怒。

蘇培盛什麼都不敢說,只是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過了許久,四阿哥才讓蘇培盛起來,他心裡也清楚蘇培盛並無不是,只不過這些謠言必須儘快解決。這防民之口甚以防川,如不遏制這些謠言,一旦傳播至廣那是不得了的小事。

五城兵馬司是擔心抓不到指使者反而把事鬧大,所以束手束腳,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他們也不想想,大明能搞出這麼一套來,難道僅僅是用小兒之口編造謠言這麼簡單麼?

別忘了,明末之時,李自成號稱闖王,在天下傳播“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夠有闖王。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正是這首童謠當年四處流傳,從而使得大明朝失去了最後一份人心,也令天下百姓最終心歸李闖,使得李自成最終打進北京城,坐了龍廷。

如果不是後來李自成被勝利矇蔽了雙眼,倒行逆施,逼着吳三桂投了大清話,也許這天下早就姓李了。哪裡還有後來大清入關,席捲中原的結果?

如今南邊勢力越來越大,清廷內部又不穩,康熙、太子、滿清王公貴族甚至漢員都各不同心,爭奪不休。大明錦衣衛無孔不入,趁此機會大肆散步謠言,其心可誅!

四阿哥雖不準備介入康熙和太子之爭,以避免捲入旋渦,可在這種情況下他也無法袖手旁觀,得知此事後他哪裡還坐得住,當即連夜入宮求見康熙。

翌日,京城五城兵馬司大肆搜捕城中,對於城中各處散佈謠言者一下子就抓了上百人,其中老老少少都有,年長不去說,僅幼童就有好幾十個。至於這些人中是否有錦衣衛埋藏在京中的探子,清廷也不去管他,在康熙的聖旨下把這些人直接拉到菜市口全部問斬。

當日,菜市口大批兵馬出動,上百人浩浩蕩蕩地被押解至此,在京中百姓觀看下逐一問斬。

這一殺,就是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可憐那些無辜百姓,尤其是還不懂事的那些幼童,在喊冤和哭嚎聲中如雞崽般直接被人拖出來,隨後由儈子手當頭就是一刀砍掉了腦袋。

這場面,直叫令京中色變,人心惶惶,圍觀的百姓神色更是悲切不忍,可又無可奈何。

殺了這上百人後,京中果然謠言頓時平息,至少再也沒有任何人膽敢在公衆場合議論,就算那些自譽一身傲骨的讀書人,在酒樓聚會也只談花月不論國事,生怕一旦說漏了嘴被有心人聽去,給打成亂黨稀裡糊塗掉了腦袋。

表面上清廷以此嚴厲無情的辦法快速平息了此事,可實際上卻令對清廷不滿的火種暗暗燃燒起來。

原本,自江南丟失後,北方的賦稅就一年要比一年重,各地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就連京中百姓也對此不滿。而清廷除了加重賦稅外卻一直拿不出緩和矛盾的辦法來,使得百姓心中有所怨恨,至於那些謠言,雖說有錦衣衛被背後推波助瀾,但尋常百姓充其量只是藉此發發牢騷罷了,更不用說那些什麼都不懂的孩子。

現在清廷直接血腥手段以殺制謠,表面看來效果顯著,但卻埋下了怨恨的禍根。這些枉死的冤魂直接激起了人們心中的反感,對於清廷統治的習慣已經漸漸變成了仇恨。就連北京城中的滿人對此不滿的也不在少數,要知道被砍頭的人中可不全是漢人,普通滿人也在其中,甚至還有一些滿人家的孩子在內。

此事過後,康熙一直吹噓的所謂仁政明君徹底破產,倒是太子八阿哥在此事上表現出同康熙不同的態度,甚至在朝堂中直言不諱,指出如此所爲實非明君之舉也。

爲此,大怒的康熙嚴令訓斥太子,最後朝堂不歡而散。可就算八阿哥如此挽回,所失去的民心也不可能全部歸來了,失去的終究會失去。

消息傳到南京,朱怡成聽完了張冉彙報,長嘆一聲“上帝欲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的話。

雖然這句話出自何方,朱怡成口中所謂的上帝似乎是歐洲那邊的神,但張冉卻覺得這句話的確是有道理。

對於錦衣衛,朱怡成私下做了獎勵,表彰張冉等人在北京搞出的這番動靜,同時要求錦衣衛再接再厲,想辦法進一步挑動清廷內部和民間的對立。

同時,朱怡成讓汪景祺的宣傳部由此事爲藍本,儘快編造出幾個故事來,同時加大南北各地的宣傳,讓天下人都看看清廷的真正嘴臉。

不僅如此,朱怡成還以大明皇帝之尊親自在宮中爲那些冤死的人祈福唸經,消息傳開後,大明控制區域人人唾罵清廷倒行逆施,殘害無辜百姓。就連清廷控制區中,得知這事後百姓們雖不敢當衆討論,卻在私下對於清廷和康熙無比失望。

再加上朱怡成親自爲普通百姓,更是遠在北京的這些冤魂祈福唸經,更進一步豎立起了他一代明君的形象,使得人心所向,萬衆歸心。

第一百七十六章 穩固(繼續求票!)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二百零四章 猛衝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招攬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登大位(九月第一日求票!)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東平定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十的憤怒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一千三十一章 半島亂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二百四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六百三十七章 嚴查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君恩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六百九十三章 用將第二百四十二章 輕取蒼溪第四百六十四章 暴怒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西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一百二十三章 身份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二百一十三章 喝多就了幹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康德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八百三十四章 撥亂反正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狐狸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風箏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五百二十章 遙遠的親戚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教導第八百七十八章 請罪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一千九十四章 羽鳥島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七百九十二章 意外的衝突第十四章 監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宮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四百二十六章 老八的焦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棄遼第七百三十一章 聰明人的對話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六百零五章 殺孽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三百二十六章 龍泉士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戶部困局第六百三十一章 守備之職第七百九十三章 轉移目標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六百二十五章 欲蓋彌彰第九百零三章 節點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仿製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
第一百七十六章 穩固(繼續求票!)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二百零四章 猛衝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招攬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登大位(九月第一日求票!)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東平定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十的憤怒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一千三十一章 半島亂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二百四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六百三十七章 嚴查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君恩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六百九十三章 用將第二百四十二章 輕取蒼溪第四百六十四章 暴怒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西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一百二十三章 身份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二百一十三章 喝多就了幹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康德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八百三十四章 撥亂反正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狐狸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風箏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五百二十章 遙遠的親戚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教導第八百七十八章 請罪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一千九十四章 羽鳥島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七百九十二章 意外的衝突第十四章 監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宮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四百二十六章 老八的焦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棄遼第七百三十一章 聰明人的對話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六百零五章 殺孽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三百二十六章 龍泉士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戶部困局第六百三十一章 守備之職第七百九十三章 轉移目標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六百二十五章 欲蓋彌彰第九百零三章 節點第一千五十三章 東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仿製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