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趙國長城

武烈侯拿出的策略看上去是一次性解決中原危機,尤其把中原災難轉嫁於河北的做法明顯可以改善中原的困局,但這一策略風險太大,一旦秦軍未能在河北戰場打破僵局,大秦極有可能丟掉中原。河北沒有拿到,中原又丟了,這個損失咸陽無法承受,所以中樞經過反覆商議,就是不敢拿出決策。

丞相隗狀和王綰對此非常慎重,此策失敗,倒下的不僅是武烈侯,武烈侯背後的勢力都將遭遇重挫,尤其老秦人和熊氏外戚,必定首當其衝。

隗狀和王綰因此勸諫秦王政,從大一統的長遠利益出發,大秦必須確保中原,所以還是考慮撤離河北戰場,全力救助中原爲上策。此仗打了快半年了,趙齊燕三國損耗慘重,尤其趙國,奄奄一息,傾覆在即,即便給它一年時間,邯鄲也恢復不了元氣。以隗狀和王綰的預測,這場席捲大河南北的大饑荒至少要延續兩年左右的時間,時間拖得越長對趙國越不利,所以只待大秦穩定了中原,隨即可以再攻河北,那時必定可以一鼓而下,如此大秦可用最少代價贏取最大戰果。

隗狀和王綰的建議在中樞佔據了上風,但秦王政和關東人卻不能接受。

現在撤離河北戰場,這一仗算是無功而返,但顯然爲下一次攻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再加上席捲大河南北的大災難,秦王政和關東人可以找到充足的理由推卸此仗失利的責任。然而,假如形勢如此發展,他們打擊武烈侯的目的就無法實現,相反,武烈侯到了中原就迫使咸陽宮做出了撤離河北戰場的決策,這令咸陽宮顏面大失,讓秦王政和中樞的威信遭到重創。等到武烈侯緩解了中原危機,穩定了中原局勢,武烈侯的威望就更高了,咸陽宮豈肯做這種搬石頭砸自己腳的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既然如此,把武烈侯調到中原幹什麼?拱手送給他一個大功勞?

秦王政和關東人反覆權衡之後,最終一咬牙,決定寧願丟掉中原,也要打倒武烈侯。

假如按照隗狀和王綰的建議,那麼武烈侯在這次決策之爭中等於重挫了咸陽的威信,接着他又拿到穩定中原的功勞,其後他還要拿到吞併趙國的功勞。一兩年之後,武烈侯及老秦人等勢力功勳蓋世,實力暴漲,必然會對咸陽宮造成重大威脅。到了那個時候,咸陽宮就很難與武烈侯抗衡了,一旦武烈侯及其所屬勢力控制了朝政,必然會以他們的利益需求來修改國策,咸陽宮不僅被動,而且王權會受到嚴重掣肘,至於中央集權的設想,基本上可以永久擱置了。

這關係到大秦的未來,國祚的存亡,相比起來,丟掉中原一塊國土算什麼?

“如果武烈侯攻克了漳水長城,包圍了邯鄲,打破了河北戰場上的僵局,我們怎麼辦?”

太尉尉僚提出了一個讓衆人都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假如武烈侯取得了河北大戰的勝利,那對咸陽宮來說就是一場災難,一場後果遠遠超過大饑荒的災難。

武烈侯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攻克了邯鄲,滅亡了趙國,可謂功高蓋世,咸陽宮拿什麼去抗衡武烈侯?

當年昭襄王與武安君白起矛盾激烈,兩者公開相鬥。武安君控制了軍隊,邯鄲大戰一打就是兩年,這對大秦國力的消耗可想而知,但昭襄王在政治上決不屈服,毅然殺了武安君,而付出的代價就是大秦終止了統一步伐,大秦國力倒退,在其後的三十年裡一蹶不振,直到武烈侯崛起,纔在中原戰場上打開了局面,取得了突破,一掃三十年來的頹勢。

今日河北一戰假如武烈侯打贏了,大秦將再度重演君臣對峙一幕,昭襄王和武安君打得兩敗俱傷的悲劇必將在秦王政和武烈侯之間重演。

歷史何其的相似。

宮內的老太后死了,熊氏外戚被趕出了咸陽,大王依靠關東人獨攬權柄,但大王未能控制軍隊,大王和以老秦人爲首的軍中統率們形成對峙局面,而代表老秦人利益的武烈侯向咸陽宮提出了分封的要求。當然,武烈侯和當年的武安君一樣,沒有公開要求分封,但迫使咸陽宮修改國策以分封功臣的願望是一致的。

分封諸侯違背了國策,但功勳蓋世的文臣武將們面對統一大勢,誰不想乘機攫取足夠的權力和財富?

德高望重的昭襄王付出了慘重代價誅殺了功高蓋世的武安君白起,贏得了這一場事關大秦存亡的政治鬥爭。今天的秦王政距離“德高望重”很遠,他的“文治武功”與他的先祖昭襄王有天壤之別,而武烈侯的戰績雖然不能和武安君白起相比,但一旦拿下河北,武烈侯的戰績也極其顯赫了,這種情況下,秦王政在與武烈侯的對抗中,就沒有他先祖昭襄王曾經擁有的巨大優勢了,所以,他的政治上的“敗北”是可以預見的。

蒙嘉、馮劫等人面面相覷,在這個問題上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武烈侯屢創奇蹟,誰敢說這次他就不會再創奇蹟?

秦王政想了很久,問尉僚道,“在你看來,武烈侯的勝算有多大?”

“我們之所以對河北大戰失去信心,是因爲我們沒辦法救助中原災民,而等到大河封凍,河北災民大量涌入中原,中原局勢陷入大混亂之後,中原旦夕不保。基於這種分析,我們認爲河北大戰已經沒有取勝的希望了。現在武烈侯把中原災民帶到河北戰場,利用中原災民擴建軍隊攻打邯鄲,此策不但可以有效緩解中原危局,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阻止河北災民涌入中原,因爲我們攻得越猛,趙人死得越多,河北災民就必然要更多地補充到戰場上,最終也就沒有多少人渡河南下逃荒了。”

“大饑荒導致我們在的河北戰場上難以爲繼,導致我們的中原岌岌可危,但武烈侯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把中原災民整編爲軍隊投入河北戰場作戰,轉眼就把劣勢轉化爲了優勢,一舉扭轉了中原和河北的困難局面。”尉僚撫須輕嘆,目露欽佩之色,“武烈侯既然能在短短時間內扭轉危局,當然也有辦法攻克邯鄲,所以在我看來,武烈侯至少有五成的勝算。”

秦王政臉色微變,蒙嘉和馮劫更是暗自驚駭,沉默不語。

“太尉可有對策?”蒙嘉問道。

“此仗如果打輸了,我們當然可以輕鬆自如地掌控大局,但此仗給武烈侯打贏了,武烈侯的功勳和威望自不必說,而咸陽的威信必遭重挫,這是我們最不願看到的事。”尉僚擡頭望向秦王政,鄭重說道,“所以,臣的建議是,新年之後,大王便擇機趕赴中原,始終牢牢控制大局。”

“御駕親征?”蒙嘉吃驚地問道。

尉僚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御駕親征。此仗假如打輸了,大王親臨中原,可以激勵將士們的士氣,可以指揮將士們不惜代價守住中原。反之,假如此仗打贏了,大王親臨前線,不但可以激勵士氣,還可以拿到滅趙的功勳,狠狠壓制武烈侯。”

秦王政和蒙嘉、馮劫相視無語。

這不就是“打劫”嗎?武烈侯辛辛苦苦圍住了邯鄲,勝利的果實唾手可得,突然,秦王政到了,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果實摘走了。這事做得不地道,但舍此以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秦王政考慮良久,斷然揮手,“準了。”

在秦王政的強勢壓制下,丞相隗狀和王綰等大臣最終未能阻止秦王政的決定,武烈侯的攻擊策略獲得了中樞的認可。

秦王政隨即下令,命令武烈侯即刻擴軍攻打邯鄲,巴蜀和東南的糧草武器全部轉送中原。

秦王政又急告北部軍統率王翦,命令他築壘死守,牢牢牽制李牧和趙軍主力,以策應武烈侯在漳水長城一線的攻擊。

很快,武烈侯再奏咸陽,懇請秦王政調集北疆軍一部火速南下上黨,出壺關,從滏口陘方向越過太行山,直殺邯鄲城。

滏口陘距離邯鄲不過兩百餘里。當初馮氏率上黨郡投靠趙國,隨後便爆發了秦趙長平大戰,趙國就是從滏口陘向上黨運送糧草輜重。其後趙國在滏口陘修築了關隘,因爲地勢險要,秦軍一直未能突破此處。

秦王政再次採納了武烈侯的建議。他已經決定御駕親征,當然沒有必要阻擾武烈侯的攻擊之策。現在形勢變了,凡武烈侯所需要的,咸陽都無條件支持。秦王政決心已下,不惜代價也要拿下趙國,否則他功勳不足,威望不足,未來何以駕馭天下?

秦王政下令,羌廆率三萬北疆軍火速南下上黨,從滏口陘方向攻擊邯鄲,與北線王翦、南線武烈侯形成三路夾擊之勢。

大河南北,大雪紛飛。

武烈侯和公子扶蘇率十三萬中原主力渡河北上,直殺漳水河。

與此同時,巴蜀、東南的糧草輜重轉送中原,白馬大營的三十五萬新軍全部配備了武器,而幾十萬老弱婦孺做爲大軍的民夫,在死神來臨之前終於得到了救助,他們的生命被武烈侯從死神的手裡奪了回來。

武烈侯命令桓齮、司馬鋅統率新軍於新年之後渡河北上進入戰場,剛剛從江南趕來的魏起等護軍府官員則全權負責組織幾十萬老弱婦孺爲大軍運送糧草輜重。

秦軍南線大軍於漳水河一線佈陣。

南部軍統率行轅位於漳水河北岸五里外的武城。這座城池實際上就是進出長城和漳水河的要隘,秦趙兩軍爲爭奪武城曾數次拼殺,秦軍屢屢攻克武城,卻屢屢受阻於長城。眼見邯鄲城就在百里之外,卻可望而不可及,徒呼奈何。

楊端和、王賁帶着各軍統率出迎三十里。聽說武烈侯重返中原後,衆將都已經在期待這一天了,如今看到武烈侯帶着五十萬大軍北上,當真是又驚又喜。無疑,有戰無不克的武烈侯,有近六十萬大軍,邯鄲城可以說是囊中之物了。

進了行轅,楊端和、王賁向武烈侯稟報軍情。

今夏楊端和、王賁、辛勝、馮毋擇、章邯等人率七萬大軍北上攻擊,激戰數月,卻一直受阻於漳水河,寸步難行。最近兩個月,戍守長城的趙軍統率趙蔥,齊人顏聚展開了兇猛反擊,與秦軍血戰武城。趙軍損失慘重,但秦軍也爲此付出了近萬人的代價。

“進入隆冬之後,漳水河封凍,形勢轉而對我有利。”楊端和指着地圖對衆人說道,“漳水河封凍,冰面堅硬,漳水河隨即不再成爲阻礙,我攻城大兵可以直接推到長城腳下展開攻擊。”接着楊端和把大軍的大兵數量,各軍所屬位置以及攻城部署做了詳細解說。

“目前長城守軍雖然數量衆多,但缺乏糧食、武器和防寒衣物,戰鬥力銳減。”楊端和笑道,“以我現有兵力,強行攻城損失肯定很大,但武烈侯今天帶來了十三萬大軍,新年後兩位大上造還要帶三十五萬大軍趕到戰場,不出意外的話,半個月之後,我們就可以越過長城,包圍邯鄲。”

寶鼎笑笑,轉頭望向公子扶蘇,“你是大軍統率,你看看這一仗怎麼打?”

大帳內霎時安靜下來,衆將的目光齊齊望向了公子扶蘇。

寶鼎這句話提醒了衆將,公子扶蘇地位特殊,此仗過後,公子扶蘇肯定要封君,也極有可能在武烈侯的幫助下問鼎儲君。一旦公子扶蘇做了大秦的儲君,那在坐諸將的未來就和這位年輕儲君緊密聯繫到了一起。

公子扶蘇的神色十分緊張。雖然在這之前武烈侯已經做了詳細交待,但此地就是戰場,他的話一言九鼎,直接決定了戰鬥的勝負,決定了他自己和大秦未來的命運,所以他沒有理由不緊張。

寶鼎衝着他微微一笑,目露鼓勵之色。

公子扶蘇站了起來,深深吸了一口氣,大聲說道,“大饑荒正在大河南北蔓延,這一形勢對敵我雙方都不利,但相比起來,我大秦形勢更爲嚴峻,因爲我們的對手不僅僅是趙國,還包括齊楚燕三國。此次中原集結全部力量北上,其目的就是畢其功於一役,失敗在此一舉。”

公子扶蘇隨即把中土大勢和中原面臨的深重危機做了一番解說。中原秦軍這次是破釜沉舟了,置之死地而後生,贏了就此奠定統一大業,將士們加爵升官,輸了可能會丟掉中原,遭遇重創。

公子扶蘇的緊張情緒漸漸消散,一股指點江山的豪邁之情逐漸展露。寶鼎望着眼前這位慷慨激昂的少年,心裡很有一股成就感,此仗過後,就把他推上儲君之位,大秦的歷史終究還是在自己的手中一點點地改變了。

“時間是重中之重。”公子扶蘇最後說道,“攻克長城包圍邯鄲並不難,難的是攻克邯鄲。長平大戰後,我幾十萬秦軍南北夾擊邯鄲,前後鏖戰了兩年多的時間,但最終功虧一簣,大秦因此遭受重挫,直到今天才再一次逼近邯鄲。但此次形勢對我非常不利,如果我們像上次邯鄲大戰一樣,久攻不克,其結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們不但要在半個月內包圍邯鄲,還要在未來兩個月內攻克邯鄲。也就是說,在春耕之前,我們必須拿下邯鄲,否則,我們就沒辦法組織人力進行春耕。沒有春耕,我們就沒有秋糧。沒有秋糧,大饑荒必定要延續到下一年。可以想像一下,連續兩年的大饑荒將造成何種可怕的後果。”

公子扶蘇漲紅着臉,用力揮動手臂,“從明天開始,我們就展開攻擊,展開最猛烈的攻擊,拿下長城,直殺邯鄲。”

衆將轟然應諾。

大雪停了,但大戰爆發了,將近二十萬秦軍向長城發動了猛烈攻擊。

寶鼎身先士卒,親自帶着黑鷹銳士衝殺在最前線。

武烈侯武技高超,代北的驚天一刺一直是將士們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這次親眼看到武烈侯衝上長城,與敵人浴血廝殺,秦軍將士們的熱血沸騰了,在震耳欲聾的鼓號聲裡,一批批悍卒前赴後繼,像潮水一般衝向城牆。

趙軍誓死捍衛長城,與秦軍以命搏命,戰況極其慘烈。

新年就在驚天動地的廝殺中,在鮮血四射的搏鬥中悄然度過。

新年過後,桓齮和司馬鋅兩位老將軍帶着三十五萬新軍進入了戰場。

趙人望着城外黑壓壓的秦軍戰陣,徹底絕望了。

這一天的戰鬥秦軍佔據了絕對上風,但趙人還是依靠自己的勇敢頑強地堅持了下來。

入暮時分,秦軍撤出戰場,準備明天的決戰。不出意外的話,明天大軍就可以攻克長城了。

行轅裡,公子扶蘇和公子嬰衝進了帥帳。

寶鼎赤着上身站在大帳中間,兩位墨家醫匠正在給他清洗身上的傷口,丟棄在地上的盔甲和戰袍上沾滿了血跡,濃烈的血腥味瀰漫在冰冷的軍帳裡。

“叔父……”兩位少年停下腳步,躬身施禮。對這位叔父,兩人崇拜到了極致,恨不得一夜長大,也跟在叔父後面衝鋒陷陣,浴血殺敵。

寶鼎微微皺眉,問道,“何事匆忙?”

“叔父,對面來人了。”公子扶蘇興奮地說道,“趙人堅持不住,要投降了。”

“信使在哪?”

“在行轅外面。”公子嬰說道,“他自稱是叔父的故交,堅持要拜見叔父。”

“叫他來見我。”寶鼎冷笑道,“他今天才跑來見我,我倒想聽聽他給我什麼條件。”

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33章 大秦相國是誰?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391章 到江南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10章 你只要殺死一個人第1章 李牧?荊軻?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78章 無間道第444章 大家都是“寇”第260章 攻楚?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43章 魏人張耳第62章 老將王翦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290章 開鑿一條大渠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405章 歸來第208章 出武關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176章 相信我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307章 趙國長城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1章 李牧?荊軻?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222章 百鍊成鋼第227章 三個貴胄第297章 史祿其人第232章 鳥獸散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423章 新變化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176章 相信我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88章 麃公危矣第316章 神仙家第74章 昂昂虎烈第429章 痛苦抉擇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67章 川主李冰第256章 回家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365章 守內?守外?第162章 謀劃第48章 大秦噩夢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95章 殺敵去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226章 出發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97章 開府第304章 此分封非彼分封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53章 這年代太難混了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324章 斡旋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246章 天災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326章 教訓我家小子第112章 看門去了
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33章 大秦相國是誰?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391章 到江南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10章 你只要殺死一個人第1章 李牧?荊軻?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78章 無間道第444章 大家都是“寇”第260章 攻楚?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43章 魏人張耳第62章 老將王翦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290章 開鑿一條大渠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405章 歸來第208章 出武關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176章 相信我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307章 趙國長城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1章 李牧?荊軻?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222章 百鍊成鋼第227章 三個貴胄第297章 史祿其人第232章 鳥獸散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423章 新變化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176章 相信我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88章 麃公危矣第316章 神仙家第74章 昂昂虎烈第429章 痛苦抉擇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67章 川主李冰第256章 回家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365章 守內?守外?第162章 謀劃第48章 大秦噩夢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95章 殺敵去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226章 出發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97章 開府第304章 此分封非彼分封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53章 這年代太難混了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324章 斡旋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246章 天災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326章 教訓我家小子第112章 看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