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中原變局

武烈侯僅僅在宛城停留了兩天,當他和武安侯、昌平君、昌文君三人商定了未來一段時間的對策之後,隨即北上大梁。()

武安侯公子騰攜王子公子高趕赴江南,而昌平君則南下坐鎮江陵,昌文君則繼續留在南陽,兼顧中原和東南兩地。

武烈侯公子寶鼎的北上速度相當慢,一天不過走六十里而已。到了舞陽,寶鼎滯留兩天,專門巡視鐵山和冶鐵大作坊,並與先期趕來迎接的張氏、白氏和孔氏等中原巨賈商討中原局勢。

中原局勢已經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隨時都有可能崩潰。隨同武烈侯北上的琴氏、烏氏、卓氏和墨家也紛紛向武烈侯進言,請求武烈侯奏請咸陽,馬上把主力大軍撤出河北戰場,把糧食用於中原救災。中原局勢穩定與否直接關係到這些巨賈們的切身利益,好不容易盼到武烈侯重返中原,當然要不顧一切達成目的。

琴氏如今實力龐大,朝中有丞相隗狀做爲後盾,朝外有武烈侯做支撐,而琴氏的財富無論對隗狀還是對寶鼎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助力,所以琴氏現在牛氣沖天,大匠琴唐甚至直接威脅寶鼎,如果河北大戰再不停止,中原危機必定更趨嚴重,而巨賈們在財富銳減的情況下,不得不斷絕對西南策略的支持。

這些年寶鼎雖然給投靠蓼園的巨賈們贏得了驚人的財富,但同時也把這些財富“搜刮一淨”,甚至把未來的財富收入都給透支使用了。目前這些巨賈們說起來都是富可敵國,但實際上都是“一窮二白”,包括琴氏亦是如此。按照咸陽給他們的優惠政策和武烈侯給予他們的承諾,這些鉅額賒貸都將隨着秦軍吞併趙國而得到補償,然而,天不遂人願,這一場大饑荒給了巨賈們沉重一擊。以目前的局勢發展下去,巨賈們必定損失慘重,血本無歸。

寶鼎對於琴氏的威脅也沒有生氣,一笑置之。琴氏對他的支持可謂不遺餘力,假如賠得一乾二淨,琴氏當真是欲哭無淚,所以他能理解此刻琴氏的惶恐。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寶鼎淡然說道,“兩個月後,我或許可以打破河北戰場上的僵持之局。一旦我南北兩路大軍攻克邯鄲,咸陽給予你們的承諾必定全部兌現。”

這句話讓巨賈們高懸的心總算稍稍放下了一些。雖然如今局勢對大秦非常不利,但武烈侯歷來都是在絕境中創造奇蹟,武烈侯的到來好歹給他們帶來了一線希望,這總比昌平君熊啓帶給他們的絕望要好得多。

離開舞陽後,武烈侯的趕路速度不但沒有加快,反而更慢了。

武烈侯重返中原的消息早已傳遍中原各地,中原上上下下都翹首以待,但武烈侯就是遲遲不至。不過武烈侯在中原威名遠揚,這個消息傳開之後,中原災民的絕望情緒稍稍有所緩解,而乘亂攻打中原的韓魏叛軍們也停止了攻擊步伐,不敢向中原腹地深入,有些叛軍甚至撤回到了邊境地帶。

與此同時,這個消息也傳到了趙齊楚燕四國。

楚國本來還有些想法,想乘着秦國處境艱難自顧不暇之際,暗中支援河北戰場的合縱軍。一些軍中統率甚至還謀劃着在中原大亂之後出兵收復失地。突然聽說武烈侯重返中原,從壽春到淮南前線驟然緊張,先前的那些想法也統統放棄了,老老實實地全力戍守淮南,免得在中原局勢逆轉之後,又遭到武烈侯的打擊。

齊國也是忐忑不安,尤其當初在合縱抗秦一事上持反對意見的國相後勝等保守派大臣,乘機請奏齊王建,趁早斷絕對趙國的援助,集中力量戍守長城,以免遭到武烈侯的攻擊。武烈侯和昌平君完全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對手。昌平君對中原亂局或許束手無策,但武烈侯肯定有辦法。武烈侯就是一個“瘋子”,如果以常理去揣測他,必定會遭到難以想象的打擊。

趙國和燕國則聞到了一股死亡氣息。武烈侯重返中原,秦王政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把武烈侯從江南調回中原,其目的可想而知。武烈侯到了中原,對河北戰場上的秦軍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秦軍的士氣必定因此高漲,接下來的仗更難打了,趙國距離敗亡的日子似乎越來越近。

公子扶蘇和中原的軍政官長們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紛紛趕到潁川相迎。

雙方在潁川首府新鄭相遇。公子扶蘇、公子嬰、碭郡太守公子莊等宗室,老將軍桓齮、司馬鋅,潁川太守隗藏、東郡太守王昕等中原軍政官長們出迎十里之外。

武烈侯也不進城,下令就地紮營。

中原軍政官長們稟報了中原最新局勢和河北戰場上的最新軍情,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岌岌可危。

“新鄭這裡的災民非常多,這是怎麼回事?”寶鼎問道。

“中原受災地區主要集中在大河南北區域,其中又以東郡和碭郡最爲嚴重。”隗藏當即解釋道,“潁川基本上沒有受災,也沒有遭受到戰火的襲擊,所以災民紛紛逃亡到潁川一帶,而新鄭及其周邊地區因此就成了災民們的避難之地。”

“這很危險,很危險。”寶鼎馬上想到了歷史上的新鄭叛亂。

歷史上的新鄭叛亂距離現在還有兩年多的時間,與大饑荒之後的中原局勢有直接關係。這場叛亂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其中就包括昌平君。昌平君是不是因爲新鄭叛亂而罷黜,歷史沒有記載,但那一年發生了三件大事,一是新鄭叛亂,二是昌平君貶謫,三是王翦被解除兵權。結合咸陽政局來分析,不難估猜到,新鄭爆發叛亂肯定是秦王政打擊熊氏的藉口之一。熊氏被趕出咸陽,王翦被解除兵權,外戚和老秦人先後受到重創,秦王政完全可以集權於中央,獨攬權柄。

寶鼎心裡沒來由地涌出一絲寒意。不管是現在還是兩年後,假如新鄭還是爆發叛亂,那此事必定可以成爲秦王政打擊自己的藉口,所以,新鄭這座中原重鎮,無論如何不能出事,否則後果嚴重。

“陶城叛亂是前車之鑑,我們不能不防。”寶鼎看看衆人,嘆道,“陶城叛亂導致昌平君丟掉了丞相一職,假如新鄭也爆發叛亂,那估計我就要去西北牧羊了。”

衆人臉色微變,都沒有說話。咸陽政局的變化讓衆人都意識到武烈侯處境艱難,不管是河北戰敗還是中原大亂,責任的最終承擔者都是武烈侯。

秦王政現在要集權,他已經藉助河北困局和中原危機打倒了昌平君,此刻他把武烈侯調到中原,擺明了就是要藉此機會再把武烈侯打倒。秦王政先是打倒昌平君,再打倒武烈侯,連續擊敗兩個強大的對手,他纔是真正的勝利者,到了那時河北戰敗又如何?中原大亂又如何?對於秦王政來說,這點挫折不算什麼,相比大權獨攬所獲得的利益,這點損失不值一提。

“潁川目前有能力保證災民的生存嗎?”寶鼎問道。

“暫時還能維持。”隗藏苦笑道,“但河北大戰如果繼續下去,再加上隆冬的來臨,我們肯定無能爲力,所以……”他擡頭望着寶鼎,躬身懇求道,“如果武烈侯能想辦法從東南弄一些糧食過來,或許可以幫助災民熬過這個冬天。”

寶鼎搖搖手,“你把事情想得簡單了。大河一旦封凍,我們拿什麼去封鎖大河?那時河北災民必定呼嘯而下,中原受到嚴重衝擊,旦夕不保。”

桓齮和司馬鋅互相看看,兩人均是濃眉緊皺,神色異常冷峻。中原主力都在河北戰場,僅靠十萬地方軍封鎖大河一線,事實上絕無可能。

“武烈侯有何對策?”桓齮問道。

“馬上增兵河北戰場,把中原所有軍隊全部調到漳水河一線,猛攻漳水長城,以最快速度包圍邯鄲。”寶鼎用力一揮手,斷然說道,“不要再想確保中原了,如果我們戰敗於河北,中原必定難存。在中原和河北之間,我們只能選擇河北。拿下河北,則中原不失,反之,拿不下河北,則中原必失。”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不知道你們爲什麼至今拿不出決策,你們到底都在想什麼?”寶鼎的目光從公子扶蘇的臉上轉到一幫軍政官長們的身上,語氣突然嚴厲,“你們既想保住中原,又想拿下河北,患得患失,結果兩者必定皆失。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哪來的河北大捷?”

衆人暗自驚駭,俱是沉默不語。這個道理誰都懂,但這個決心太難下了。不管中原存亡去打河北,一旦無功而返,同樣是兩者皆失。相反,把中原力量一分爲二,一部分打河北,一部分守中原,這樣即便在河北戰場上一無所獲,但最起碼可以守住大半個中原,這等於保住了大家的既得利益。君子要顧其本,守住了本錢才能生存,如果把本錢都賠進去了,那豈不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武烈侯的“瘋狂”在這一刻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樣的決策公子扶蘇不敢下,昌平君熊啓更不敢下,至於中原的軍政官長們,哪敢冒這樣的風險?其實咸陽也是一樣,咸陽在攻擊之初首先想到的就是確保中原,結果導致秦軍現在在河北戰場上進退兩難,咸陽更是被嚴峻的局勢搞得焦頭爛額,一籌莫展。說到底一句話,咸陽也罷,中原也罷,大家都不想丟掉中原,但中原災情嚴重,大饑荒愈演愈烈,如果任由形勢惡化下去,只有放棄攻打河北了。

咸陽宮不願意承擔戰敗河北的責任,於是就想把責任推給昌平君和武烈侯,乘機把這兩個對手打倒。對咸陽宮來說,雖然沒有拿到河北,但打倒了兩個對手,控制了朝政,這也算是一個顯赫戰果。

武烈侯一路上苦思無策,直到到了新鄭,看到漫山遍野的災民,他才突然有了對策。

寶鼎看到衆人沉默不語,於是繼續說道,“目前的局面是一個死局,我們只有抱着放棄中原的決心,才能迅速逆轉局面。”

“此次攻打河北,咸陽的策略是南北夾擊邯鄲。上將軍王翦的北路軍是主力,宜安一線是主攻方向。楊端和和王賁的南路軍在漳水長城一線實施佯攻,以策應宜安戰場。按照這個策略,關中、巴蜀和東南的糧食都必須送到太原,南路軍的糧食則主要由中原供應,東南只供應一小部分以作補充。”

“正是這個策略,導致中原受災後無法及時救災,在災情嚴重後更無法實施賑濟,結果現在爆發了大饑荒,中原上百萬人面臨死亡的威脅。”

“你們向我要糧食,我沒有。我不是神,我沒有點石成金的本事,我變不出糧食,我更不能去‘打劫’東南的糧食,所以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攻打河北的策略,以南路軍爲攻擊主力,以漳水長城爲主攻方向,如此一來,巴蜀和東南的糧食就必須轉送中原,這樣我們就有了足夠的糧食。”

“但這些糧食是用來打仗的,不是用來救濟災民的,假如我們把糧食用來救濟災民,導致河北戰敗,那我們的罪責更嚴重。”

“我們怎麼辦?很簡單,招募災民中的所有青壯,十五歲到六十歲的男丁,全部上河北戰場。”寶鼎冷笑道,“趙國招募災民以擴建軍隊,我們難道就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們也招募災民擴建軍隊,不出意外的話,我們至少可以招募三十萬左右的士卒,再加上中原的十萬常備軍,十萬地方軍,我們就能以五十萬人的軍隊去攻打漳水長城。”

“五十萬大軍能否攻克長城,包圍邯鄲?三十萬災民轉爲軍隊,其他災民爲軍隊運送糧草輜重,我們是不是解決了災民的生存問題?”

大帳內鴉雀無聲,人人目瞪口呆,誰也沒想到武烈侯竟然拿出了這麼個瘋狂的策略,而這個策略偏偏一舉多得,解決了當前所有的難題,唯一的麻煩就是中原的安全怎麼辦?按照武烈侯的這個策略,中原的軍隊、災民都去河北打仗了,中原沒有鎮戍軍隊,豈不把中原拱手送給了齊國和楚國?但再一想,秦軍一旦攻克了邯鄲,滅亡了趙國,近百萬大軍一瀉而下,齊國和楚國還能守住中原?

這就是賭博了。如果秦軍在最短時間內滅了趙國,齊楚兩國當然守不住中原,反之,如果秦軍久攻不下,在邯鄲城下耗盡了力量,那就是最悲慘的結局了。

“叔父,中原丟了怎麼辦?”公子扶蘇忐忑問道。

“現在中原還有什麼?大饑荒爆發,糧食顆粒無收,災民都跟我打仗去了,齊楚兩國即便奪取了中原,拿到的也就是一塊荒蕪之地。”寶鼎不屑地說道,“齊國攻打中原,必然停止支援趙國。趙國缺少齊國的支援,敗亡得更快。我倒是希望齊楚兩國攻打中原,這樣就可以在中原擊敗他們的主力,由此我們可以大大加快統一中土的步伐。”

公子扶蘇神色驚惶,猶豫良久問道,“叔父,父王會不會答應這個策略?”

“咸陽宮還有更好的策略嗎?”寶鼎衝着衆人揮揮手,“馬上按此策略擬定詳細的實施辦法,然後即刻執行。”

或許是武烈侯的威信發揮了作用,也或許是眼前的危機壓得中原的軍政官長們喘不過氣來,除了公子扶蘇外,竟然沒有其他人質疑武烈侯,這個策略就這樣一致通過了。

當天夜裡,軍政官員們經過反覆商討,拿出了具體的實施辦法。

武烈侯下令,急奏咸陽,同時命令軍政官長們以最快速度招募災民組建軍隊,而鎮戍秦楚、秦齊邊境的軍隊則十萬火急趕赴大梁集結。

災民們期待武烈侯拯救他們的生命,武烈侯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幾天之後,武烈侯的命令傳遍新鄭及其周邊地區,青壯入伍,老弱婦孺運送糧草輜重,大家一起渡河北上,到河北殺出一條活路。

災民們沒有選擇,如其坐以待斃,不如去河北打仗。去年武烈侯帶着河北災民南下江南殺出了一條活路,今年武烈侯同樣可以帶着中原災民渡河北上殺出一條活路。只要跟着武烈侯,就有生存的希望。

武烈侯一聲令下,上百萬中原災民跟在他的大旗後面,向大河急速飛奔。

與此同時,中原鎮戍軍隊棄守邊鎮,趕赴大梁集結。

十二月上,武烈侯抵達白馬津,三十五萬新軍在桓齮、司馬鋅和蒙武的統率下,開始分發武器,整軍訓練。這三十五萬人的戰鬥力極其有限,因爲武器暫時不足,至少有一半人的手裡拿的都是木棍。

咸陽遲遲沒有答覆。武烈侯到了中原就逼迫中樞改變河北攻擊策略,這讓中樞措手不及,更令秦王政十分惱火。如果中樞同意武烈侯的奏議,那事實上等於承認自己的攻擊策略錯了,這讓秦王政和中樞無法接受。

幾乎在同一時間,中原局勢的變化傳遞到趙齊楚三國,趙國震駭,齊國和楚國則是驚疑不安,武烈侯竟然置中原安危於不顧北上打河北,目的何在?

第208章 出武關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455章 焚書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268章 救人還是殺人?第307章 趙國長城第405章 歸來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316章 神仙家第183章 初見章邯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245章 操控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14章 再殺一人第3章 自作聰明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383章 底線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371章 絕殺第2章 地下工作者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195章 甘羅的死路第178章 牢籠?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413章 頑固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339章 亡國之痛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316章 神仙家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252章 畏懼第24章 身陷重圍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68章 《呂氏春秋》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350章 威懾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63章 如此大兄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53章 這年代太難混了第131章 泡溫泉第271章 但你得到了我第63章 如此大兄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395章 詭異戰局第336章 恫嚇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10章 你只要殺死一個人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245章 操控第344章 再至代北第280章 公子扶蘇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348章 給我三年時間第55章 琴氏大匠第42章 我沒有家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27章 插翅難飛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360章 傳承第16章 紫銅鑰匙第374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231章 定計第74章 昂昂虎烈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
第208章 出武關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455章 焚書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268章 救人還是殺人?第307章 趙國長城第405章 歸來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316章 神仙家第183章 初見章邯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245章 操控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14章 再殺一人第3章 自作聰明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383章 底線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371章 絕殺第2章 地下工作者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195章 甘羅的死路第178章 牢籠?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413章 頑固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339章 亡國之痛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316章 神仙家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252章 畏懼第24章 身陷重圍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68章 《呂氏春秋》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350章 威懾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63章 如此大兄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53章 這年代太難混了第131章 泡溫泉第271章 但你得到了我第63章 如此大兄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395章 詭異戰局第336章 恫嚇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10章 你只要殺死一個人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245章 操控第344章 再至代北第280章 公子扶蘇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348章 給我三年時間第55章 琴氏大匠第42章 我沒有家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27章 插翅難飛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360章 傳承第16章 紫銅鑰匙第374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231章 定計第74章 昂昂虎烈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